第40章拉边军做苦力 -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 灯芯道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0章拉边军做苦力

岭南,安王府。

李肃对于京城里发生的事,自然是不知情。

此时他正在议事厅听着手下的汇报。

“这岭南府一下子增加了这么些人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殿下此举真是英明。”

曹有德拍马屁道。

“只是恐怕再过不久,这些移民就要抢着进城了,到时恐怕府城未必能够满足这么多人同时居住。”

曹有德补充道。

“是啊,而且由于最近入学的孩童太多,甚至还有不少大人去听课,导致小学有些拥挤。”

掌管岭南府教育的魏养羡道。

“最近来往我岭南和京城的商贾也越来越多,往往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能入城,这城门虽然已经改造过一次,但还是太拥堵了些。”

“而且很多行商入了城,客栈都住满了,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不得不和伙计挤到一起。”

分管商业的柳邻道。

李肃坐在上首,认真听取着底下人的汇报。

这岭南府的府城当年虽然人口不多,算上城郊也不过五万人口,但也是实打实按照府城的标准建设的,不能算是面积小。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贾和百姓进城,如今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李肃抿了抿嘴,沉吟片刻,站起来走到一幅岭南府地图前。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把府城扩建一下。”

李肃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沿着现在的城墙范围,分别往北、往南,往东再推进两公里,应该就足够了。”

李肃接着说道。

“另外,对府城的布局重新规划一下,此处划为工业区,此处为生活区。

在此处腾出一片地方重新建设学校,要求能够容纳五千人同时入学。”

“该拆迁的拆迁,该补修的补修,该重建的重建,争取这一次把府城建设好……”

李肃一项项安排下来。

看到李肃只不过看了几眼地图,便随手一指将未来的城市规划都说了出来,众人无不叹服。

在座的官员都在岭南府身居高位,眼力自然是有的。

安王看似随手一指,但细细想来,每一处的规划又恰到好处,自有其道理。

完全是综合考量了交通便利和各地的距离,甚至还预留了未来可能的变化。

众人虽然都已经对安王动不动展现的本领司空见惯了,但还是会忍不住想到,莫非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离春耕结束最起码还有半个月,现在我们人手恐怕有些不够。”

曹有德说出了当下的问题。

“嗯,边军不是还有五千人吗?再加上府城的两千卫兵还有安王卫,让他们过来先干着。”

李肃拍板道。

“是!”

曹有德躬身道。

在场的众人任谁都没有觉得安王调动边军来建城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就该如此。

岭南和周围番邦之间的边境有大乾一支五千人的边军把守,归朝廷兵部管辖。

但这支边军自从三年前便是李肃在花钱养着,没有见着朝廷一文钱。

若说三年前是因为地龙翻身,朝廷的银钱无法运送过来还情有可原。

但如今道路已经复通,朝廷那边仿佛已经忘记了这支边军的存在,至今没人过问,李肃就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总得让他们做点什么。

在他想来,估计是自己那个抠门的皇帝老子发现自己很有钱之后,故意把那些拖油瓶甩给了自己。

“就不怕自己造反吗?”李肃想到。

周围的番邦早就和岭南开展了贸易,亲如一家,也没有什么争端冲突,这支边军的存在就让岭南府的众人感觉有种平白糟蹋粮食的感觉。

安王的命令传达到边军大营,主将侯正昌满口答应下来。

这几年他们全靠岭南府养着,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侯正昌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拒绝这种小事。

这三年来,因为开展贸易导致边境安定,边军是无所事事,于是便被侯正昌拿来屯田。

五千人的边军将士硬是开出了六万亩的荒地。

每年光是将粮食卖给岭南府和周边的几个国家,就赚的是盆满钵满。

遥想三年前,朝廷的粮饷有时候一拖欠就能拖半年,士兵都穷得叮当响,侯正昌也是感慨万千。

“多亏了安王殿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