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倭寇来袭 - 我在古代当大官 - 疏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倭寇来袭

听到倭寇二字,顾谦不禁头皮一炸。

从前世到今生,论他最讨厌的外国人,小日本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倭寇怎么会跑到东乡去的?”清江县虽然临海,但是海岸多礁石,并不是一个利于登陆及生产作业的好地方,否则清江人也不会守着大海不吃海,反而跑到山上挖起银窑来。本地人都不擅长走海边到内陆的路,倭寇是怎么摸进来的?

“小的也不清楚,”顾小九苦着脸道,“薛家是昨天晚上遭劫的,今天一大早才有小厮赶往县衙送信,老爷您看这事该怎么办?”

“昨天晚上就来了?”顾谦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没亲身经历过倭寇之乱,但是从各种史书及后世的抗战资料中,也很轻易就能知道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倭人都是些什么货色。“快,赶快关闭东西北三门,敲锣预警!”

“遵命!”顾小九飞奔着跑了。

因听说东乡遭了倭寇,段文瑞和马县丞也很快赶了过来,虽然东南诸镇的乡民们都恨倭寇入骨,但是因为倭寇武力值高,乡民们一听到倭寇之名,都是既恨又怕。

“大人,卑职愿带人往东乡灭倭!”段文瑞也不客套,上前一步请命。

“你不要急,这事还要从长计议一下。”顾谦心里虽然在冒火,但是也不能不考虑一下现今普通乡民和倭寇之间的武力差距。

“大人莫不是怕了那些贼寇不成?”

“怕?”顾谦冷笑一声,道:“本官恨不得用这些犯边之寇的头颅祭奠那些被他们枉杀的乡民,对一群来我朝袭扰的强盗,本官何怕之有?”

“那您为何不让我出城?”

“我且问你,遇上倭寇的长刀,你有几分胜算?”

“自然是十分。”段文瑞自傲道。

“倭寇都是成群结队的作案,双拳难敌四手,即便你武力高强能灭杀一两个倭寇,可七八个人围攻,你还能全身而退?更何况你那些手下,你不会不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货色吧?难道你以为县衙的差役及巡检司的兵勇能扛得住倭人合力一击?”

段文瑞的脸黑了下来,虽然他没有直接与倭寇对战过,但是也曾听闻倭寇长刀的厉害,那精钢所铸的长刀砍杀本朝官兵所用的佩刀就像切西瓜一样容易,保命的家伙都被人砍了,哪里还有命在?

更何况倭寇们都是亡命之徒,手下从不留活口。穿鞋的怕光脚的,光脚的怕不要命的,就清江这些没见过血的差役兵勇,哪里会是杀人如麻的倭寇的对手。

“那您说怎么办?”段文瑞愤愤道。

“你先选几匹快马,再选几个身手好的兵勇去西北南三乡报警,责令乡民们看守门户,让青壮们组队巡逻,不给那些倭寇以可乘之机。”

“好。”

“南乡北乡素来民风彪悍,一时间还能顶得住,西乡贫瘠,想来也引不起倭寇抢劫的念头,唯独东乡和县城,恐怕会难逃倭寇敌手啊!”东乡已经遭抢了,恐怕那些以打游击为主的倭寇们不会恋战,想来县城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了。

“仅凭几个倭寇,难道还能攻下我偌大的县城不成?”段文瑞不解道。

“紧闭城门,自然让他们奈何不得,可是如果他们不甘心又引来大批人马可如何是好?”

“我带人去宰了他们!”

“不要冲动,对付这几个倭人,本官自有办法,你先让人去往各乡送信,然后再点几个好手,随本官出城。”

“现在城外很危险,您有什么事交代我去办就可以了!”段文瑞可不敢让顾谦出什么岔子,自己一介武夫,死了也就是贱命一条,可顾谦不同,如果没有顾谦坐镇,清江非乱不可。

“快去。”顾谦瞪他一眼。

段文瑞无法,脚步匆匆的去了,守在一旁的顾泰见状,不解道,“大人,倭寇一来,咱们紧闭城门也就是了,总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难道还能攻破城门不成?”

“紧闭城门只能保一时之安,却不是长久之计,”顾谦蹙眉道,“听闻倭寇猖狂,本官却偏不信这个邪,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听见清江二字即闻风丧胆,再不敢来。”

顾泰被顾谦撂的狠话吓懵了,虽然顾谦的态度是好的,但是老爷您是不是忘了,您只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官,你有什么手段能打得倭寇落花流水有来无回呢?

顾泰心里直犯嘀咕,心说自己要不要劝劝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老爷,要知道一旦对上倭寇,那就必须得杀个你死我活,断无第二条路可走啊!

顾泰正为难,却见段文瑞去而复返,跑来找顾谦领任务了。

顾谦下的命令也很奇怪,派段文瑞带人去附近的山上砍竹子,要手臂粗,枝繁叶茂的,又叫张永带他去铁匠铺子打造一种铁刺头,听说是要装在竹子顶端的,更交代顾泰,把巡检司的主官和六房的班头叫过来,在兵勇和差役中挑选身强体壮者集中至县衙大院,以备考核。

这几项命令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段文瑞和张永不敢抗命,满腹疑惑的去了。

倒是顾泰与顾谦相熟,壮着胆子问了一声,“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顾谦微微一笑,正色道,“本官要练兵。”

顾泰:=口=!

虽然不明白顾谦区区一介书生能练出什么兵来,但是好在顾泰等人对顾谦绝对忠诚,即便心里有疑惑,也仍然一丝不苟的完成了任务。

段文瑞带人砍了一大堆竹子回来,老铁匠也按着顾谦的要求打造了几个铁锥头,而被选进院子里等待命令的兵勇们则交头接耳,小声的讨论大人召唤他们前来的用意。

一切准备就绪,顾谦在顾泰和段文瑞的拱卫下,四平八稳地走了过来。

“见过大老爷!”兵勇们参差不齐地喊道。

看到兵勇们散漫的样子,顾谦的脸色沉了下来,“都给我站好了!”

“是!”

“今天招大家来,是为了教大家演习一种阵法,这阵法是本官在京城时向兵部武将所学,专克倭寇!”把京城的牌子亮出来是为了震慑一群清江土著,真正的来源则是顾谦前世研读过抗倭名将戚元敬所著的《纪效新书》,只是现在戚将军还在蓟门戍边呢,他不可能跑到兴化来教导顾知县抗倭,所以顾谦只能无耻的先借用了一下兵部的名头。

至于顾大人一介文官怎么会跑去和武将交往,顾大人只能淡定的表示:忘了。

顾谦并不会带兵,但是有人形杀器段文瑞在场,他只要把抗倭的绝胜阵法鸳鸯阵、及其为适应狭窄地形变换的三才阵等阵法一一为段文瑞讲解清楚,段文瑞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了这套阵法的价值。

本就是在衙门混日子的散兵游勇,要想让他们一夕之间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好在顾谦要求也不高,只要让他们将阵法练熟,在遭遇倭寇时,为段文瑞争得喘息之机即可。

段文瑞自去练兵不提,顾谦回了签押房,并没有闲着,他命令张永带人巡视城防,自己则和马县丞、顾泰等人拿着清江地图,研究起倭寇可能行经的路线,想要尽可能的在清江外围截杀这一队倭寇。

清江县衙里正在紧张的备战,东乡薛家却在门口挂起了白幡。

虽然听说过倭寇的凶名,但是东乡人之前从未见过倭寇,哪里会想到突然之间会遭到一群脑门锃亮脑后梳小辫的日本浪人的围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