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东临河
重新走了一遍上山的小道,苏蓝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用小拇指轻轻勾着戚白的小拇指。
刚走上这条山间小道的时候,戚白劝她跟大长老她们一起在山脚下等着就好,但是苏蓝实在不放心大晚上放戚白一只狐上山,虽然这座山本来就是戚小狐狸的家。
戚白劝说无果,就说牵着她们苏老师的手一起走吧,别因为看不清道在山上摔了什么的,手牵着手还能扶着点儿对方。
看着戚白朝自己伸过来的手,苏蓝十分矜持地勾住了一根小拇指。
于是,两个人就变成了一前一后、小拇指勾着小拇指往山上走的姿势。
路过山林间的一棵树的时候,戚白还特地拿手电筒照了一下,并表示:“看,这就是我当年的狐狸窝。”
多年时光过去,狐狸洞里的小狐狸走了,又有其他小动物在这里搭了窝,新来的住户应该是某种小型夜行动物,现在出去觅食了,现在只留下一树洞的储备粮在里头。
路过了初次相遇的地方,戚小狐狸和她们家苏老师都想到了很多的事情,但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只能把话都搁在了心里头。
约摸着又走了五六分钟,戚白依旧没有在这条小道上找到与围巾相同的气味,刚想换一条小道,就接到了大长老打来的电话。
失踪事件的始作俑者可能是找到了,就在泠河镇的那条东泠河里。
戚白两人立刻下山与林中小屋的人会合,却发现只有护林员小哥儿在,连小墨妈李阿姨都不在这里。
小哥儿说:“白奶奶和那位春奶奶先一步去东泠河那边了。”
戚白有点儿担心大长老,就算知道山海衙门来了不少增援的人,也还是想过去看看。
苏蓝看出了她同样在担心着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自己,于是主动表示自己会老老实实留在小屋这里,让她不用时刻挂念着。
“好。”戚白点点头,拿手指在苏蓝的鼻尖儿上碰了碰,“那你等着我,等会我带你一起回家。”
目送着戚白跑离了自己的视野范围,苏蓝在刚才戚白碰过的地方摸了摸。
昨天晚上她碰了碰小狐狸鼻尖儿的事情……好像暴露了?
戚白赶到东泠河的时候,就看见许多人已经围在了河边,穿过了障眼法结界,她来到了大长老身边。
苗佳希和她师姐还在跟山海衙门的员工讲刚才事情的细节,小墨妈则跪在河边、对着自家做的糕点,口中念念有词。
戚白扫了一圈儿,并没有发现春神。
大长老看出她这东张西望是在找谁,于是指了指河面道:“她已经到河里头去了。”
戚白:“???”
春神好歹是春神嘛,就算现在刚刚醒来,也还是有法力在的,在没有用尽全力引导生机的时候,潜入河底的这点儿小法术也还是会的。
于是,春神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在东泠河河底的水神殿。
水神殿放到现在来看,其实有些简陋了,这里看上去就只是一个砖瓦盖起来的小院儿,但因为有水神的神力保护着,这里可以不受河水的侵蚀,至今保存完好。
一条足足有一人高的大鱼从水神殿中游了出来,春神笑呵呵地看着大鱼,打招呼道:“真是好久不见了。”
春神的记忆也在渐渐复苏,她想起来自己是因为耗尽法力倒在了这里,于是就在原地陷入了沉睡。
在这千百年前,有很多和她一样的神祇也都睡了过去。
只是有些和她一样醒来了,有些却在沉睡之中消散,化作了留存在人间大地的灵气。
而春神在陷入沉睡之前,是见过这位东泠河的水神的,毕竟她沉睡的地方距离东泠河也不算远,碰上了这条大鱼,认出了是跟着一样守护人间的神祇,就打了声招呼。
东泠水神,出生于东泠河,得到了大河的认可,是守护这方百姓的神祇。
那时候的东泠水神,还是条成年人一条手臂长的鱼,现在已经长到了这么大,化形后的模样也变得成熟了不少。
认出了春神,大鱼化成人形,就是苗佳希两人见到的那位中年男子的模样。
寒暄几句后,东泠水神恭敬地问:“您是来做什么的?”虽然隐隐有些猜测,但是不听到对方亲口说出来,他还是打算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的。
春神道:“听闻镇上的几个失踪的孩子都在你这儿了,我是来跟你要人的。”
东泠水神装傻:“什么孩子?”
春神笑了笑:“不就在你的水神殿里吗?我已经感觉到其中一个孩子的气息了。”
拿出了从小墨妈那里要来的一缕头发,春神轻轻吹了口气,发丝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面前的那座水神殿。
东泠水神面色一沉:“我把他们留在这里又有何不可,他们都是喝着东泠河的水长大的。”
“可他们不是河中的生灵,早晚有一天也要回到岸上去。”春神微微皱眉,“等你那迷惑人的法术作用过去了,你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自己信仰的神祇给绑架到这里的吗?”
“不可能!”厉声否定过后,东泠水神冷笑道,“他们早就不再信仰我了。”
不等春神说什么,东泠水神又急声道:“他们以后都会是我的神官,我的信徒!他们会重新信仰我,我会给他们想要的一切,到时候他们会自愿留在这里的!”
“你你你,你叫我说什么好!”春神不停地拿拐杖敲着东泠水神的头,一下比一下凶残,刚才慈祥老奶奶的模样就好像是从不存在一般。
东泠水神抱着头连连叫喊:“我怎么了,我不过是想要从前的信众啊!”
“你还有理了是吧?”春神不再用拐杖敲人家脑袋了,她拿拐杖重重地敲打着水神殿的地面,就像是普通家长教育自家小辈儿一般,“我问你,你沉睡之前,看到的最后画面是什么?”
被问到此处,东泠水神也愣住了,毕竟一千多年真的太过久远了。
但是他也没有想多久,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个画面就飞速从他的脑海中闪过。
那是雨水充沛的一年,可就是因为雨水太充沛了,东临河上游发了大洪水,洪水冲垮了上游的村庄,眼瞅着就要到下游来了。
洪水来得又凶又急,根本没有给人多少反应的时间。
那时候,在这里许许多多小村庄,人们消息闭塞,还不知道洪水将至,前一天还在照常生活,后一天就眼睁睁看着大水淹了自己的房屋与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