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
不一会,李妈田淑珍看看时间,六点半了,老李怎么还不回来?
“你说你爸这人,这是去哪儿了?这旬矿上是夜班哪,不在家睡觉上谁家了,都要吃饭了还不回来。。。”李蕾听着怎么像‘爸爸去哪儿了’。话说李妈年轻时候有些唠叨啊!
“妈,我也不知道,我醒的时候我爸就没在家。”她也没出去找。
“你爸啊,就把你自己扔家里了,门还不锁,真是的,现在还不回来吃饭。”李蕾听着李妈唠叨,这就是平常夫妻啊!
李妈说着,就洗手炒菜去了,现在夏天,园子里菜还不少。李蕾就在旁边打个下手,墙角里堆的木头子和豆跟儿(黄豆根儿,秋天的时候黄豆收割之后,村民就把黄豆根儿刨出来烧火。),李蕾就递个东西烧个火。
李蕾担心她问多了李妈疑心,就静静的听着李妈唠叨,估计有病了蔫搭搭的不爱说话李妈也没在意。
李蕾也了解了一些现在的情况。李爸现在矿井里采煤,非正式的工人一个月三百多块钱,像隔壁徐大爷一个月将近七百呢。一个月每十天换一个班次上班。每天二十四个小时三班倒,比如李爸他们这个矿井,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三个时间段。一般人都不愿意上夜班,为了公平起见,每批工人每十天换一个时间段上班,李爸现在就是夜班的班次。
所以说李爸今天晚上就得去上班了,李蕾一边听着消息,一边感慨着。
离家为了生活真不容易,李家刚来的时候手里还有些家底,可也不能坐吃山空,本来就是想过来挣钱的,但是刚开始过来没马上去矿井,而是做力工,给人家装车,在这里叫‘轮大板锹’,一天二三十块,但是很累,干活的抢活的还多,不稳定。后来图个稳定就下矿井了,不过李爸似乎想找别的门路挣钱,不想挣的太少。
现在就是这个形式,在家里还没这么多收入,地少,李爸还没有什么手艺。虽说这要出房租,可李爸闲的时候也去做做力工,也有些收入。
他年轻的时候就想出来闯闯,可是奶奶担心李爸扔下他们两个老人不管,哪也不让他去,就是出去了也给骗回来,那个时候李爸在外面工作的很好,奶奶更担心了。李蕾理解不了奶奶的想法,儿子出息不是对老人来说是件好事吗?谁出去都可以,就李爸这个老儿子不行。
所以李爸在结婚前总是出去玩牌,李爸脑子好用还灵活,什么麻将、扑克、牌九,虽说不是大的赌博,也很疯了。当初决定来H市,估计也是李妈想改变家庭现状出的注意,再加上徐大爷和姥爷他们的鼓动。李爸后来回忆说,他也不想在家里蹉跎着,忙时候种地收地猫冬,闲的时候出去玩,就不顾老父母的反对出来了。
到这里李妈应该是最高兴的,远离那些狐朋狗友,丈夫知道顾家了,日子也会慢慢好的。
后来李蕾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回老家了,一直再没过来。
李蕾看着李妈的侧脸,想想这个家过的真不容易,自己对父母亏欠也多。
父母在家庭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供她读书,没指着她飞黄腾达,有个稳定的工作他们就满足了,可惜自己用着他们的血汗钱,没用尽全力读书,没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有个好工作,没孝顺他们,辜负他们的期望。年纪小青春期的时候就被所谓的爱情所困,现在想想都不忍回想。现在重新来过,这页就翻过去,那时候自己太混蛋了。
自从自己上高中住校就很少在家,特别是结婚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对自己不能承欢膝下她很内疚,父母每次想她想孩子只能打个电话。因为公婆不好相处,他们也很少去看她,每每想到这,李蕾感到很心酸。
当初李蕾生孩子住院的时候,婆婆就让于强把李妈叫到了c市照顾李蕾。李妈也是心疼闺女,没说什么就去了,伺候闺女伺候外孙,等到月子要做完的时候,婆婆还找茬把李妈气走了。为了这个李妈再也没登过于家的门,李爸也很少去。
当时李妈为了女儿家庭和谐,按着李蕾不让她闹。可李蕾没忍住啊,这是过河拆桥啊!因为这事,婆媳关系也不好了。
李蕾贪恋的看着年轻的妈妈,眼泪就到了眼圈了。虽说家里两个孩子,自己还是女孩,可是李妈除了溺爱李旭外,还是很疼她的,以前她怎么那么不懂事呢,真是应了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对儿女都是最好的,不会伤害儿女的。‘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都是李蕾生了孩子之后才深刻体会的。
每次回家又走的时候看着爸妈不舍的样子,心里真的太难过了。其实如果弟弟弟妹孝顺些,两个老人也不会那么孤单。在他们心里‘家和万事兴’,可不管怎么让步或者争取,小辈给他们的除了挑剔就是不满意,让老人很灰心,怎么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呢?要了家里的房,还要家里的钱,还要两个老人的养老钱。要知道在农村,除了种地的收入、打工的收入,还要还债,李爸李妈手里怎么还有那么多的钱可以给她?
这回,可不能找那样的儿媳妇了。即使还是找了,父母手里有钱有东西,她再努努力,想对老人不好也要思量思量,况且李爸李妈就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人。
年轻的时候养活老人,照顾年幼多病的孩子,中年的时候供女儿上学,即使再苦再累都没有要女儿放弃走出农村的希望,年老的时候要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等儿子娶了媳妇之后,他们要一边还外债,一边伺候儿子儿媳妇,有了孙子伺候孙子;李爸都五十多岁了还去工地做力工,就是为了他们这个家。
可生活对他们的回报呢?儿女不孝、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李爸后来总会感叹:“我这一辈子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老人和孩子,怎么到头来养了个不孝的儿子?”其实还有对女儿的失望吧。
严重的时候看看孙子都不可以,还要老人一年四季帮着弟媳妇的娘家干活,不去帮忙就找茬起争执。两个老人看着儿子和孙子的份上一直忍让,看得李蕾都要气死了!可她作为出嫁的女儿除了劝劝老人、出出主意还能怎么做?可李蕾出的主意两个老人还舍不得孙子,就是个恶性循环。
再说,往小两口小家里搂钱,也是你自己能赚来啊?为什么一定要弄得公公婆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老人可能也有地方做的不对,毕竟两代人生活习惯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可两家人生活在一起哪里没有磕磕碰碰?针尖儿的事都要斤斤计较,还有怎么愉快的过日子?
居然还挑剔李蕾念书花家里的钱,李蕾上学也没花到你的钱啊!弟弟以前念书不好,供他不读,供李蕾念书他也没意见啊!结婚之后居然听了媳妇的撺掇怨起姐姐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李蕾不能赚大钱给他,可李蕾自从上大学做兼职自己赚钱之后回家不是给他吃的穿的用的几大包的拿?她也没赚大钱的能力啊!这样挑理李爸李妈也很难做,弄得李蕾都不怎么回家了。她那个时候还是有些怨念的,自己的家怎么就回不了?可是老人考虑的就多,李蕾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们添麻烦了。
正想着以前事情的时候,李旭回来了,没等进门就听见他蹬蹬的脚步声,边跑边说,“妈,妈,我饿啦,饭好了没呢?”
李妈一边炒菜一边回道:“马上就好了,你等会啊。”
“姐,你咋别跟我去玩啊,我们去小河里玩水了,可好玩了!”
“等下回我再跟你们去啊!”李蕾看着他的狼狈样说到。即使不管曾经怎么怨他,看到小时候的李旭郁气也没那么重了。不管怎么样,重来一回,还是亲弟弟,他现在还小,还有改变的可能。如果还是以前的样子,父母有她在也不会重蹈覆辙。或许变好了呢?
李妈也看到自己儿子身上衣服的惨状了,紧忙把菜盛了出来,就出去给李小弟洗洗脸换衣服了。李蕾要把炕桌(放在炕上吃饭的小桌子)放好,可惜炕桌有些大,她这身体刚刚病好还有些弱,把桌子放下的时候就压到手了。
这时候李爸就回来了,看到李蕾在炕桌那费劲巴力的抽手出来,还打趣道,“老闺女,不怕桌子给你压到地下啊!”
这桌腿卡人还真疼啊,李蕾捂着手愤愤的想到,真疼。看看老爸,有人关心了,似乎更娇弱了,也不管脆不脆弱了,眼泪流了下来,李妈这个时候牵着李小弟的手进屋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妈努力存稿中,看到点击和收藏更有动力了。每每发文之前改一次稿件,看了n遍之后我都有些。。。标题挺无能的,继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