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
下午吃完饭,李志国就又带着李蕾去学校了。李蕾照了几张二寸的照片,就在校长办公室等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校长就带着李爸回来,看来事情办完了。
校长交代了一些事情,每年要交三百块钱的借读费,就送他们离开了。李蕾感觉这些钱真心不是很多啊!要知道李蕾是农村户口,要是在老家去县里读书都不是这个数,更何况这里是比县里更好的城市呢!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加油!
下午回家就看到徐成带着李旭在屋后的沙堆上玩呢。看到李蕾回来了,就问她考试结果,他们还要过三天才去领成绩单和暑假作业的。得知李蕾考了满分,有点小羡慕呢。不过李旭拉着他玩,不一会儿也就忘记这码事了。
等晚上徐大爷过来问问怎么样了,听说学籍什么的都办好了,终于放下心了。他还打听到校长家和李老师家的住址,都给李爸了。李爸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自己家情况特殊,得好好谢谢人家。这就是人情往来,自此李蕾家大棚蔬菜就又供给了几家人家。虽然没多少钱,也是个心意。
七月份的时候柿子的生长期结束了,李爸李妈就把半大棚的柿子秧拔了,种上了豆角。还把芹菜苗、青椒苗栽下去了(为了赶时间李爸提前育的苗)。
这时候批发蔬菜就不那么好了,很便宜了,因为夏天大多数人家都有种菜,销售量和批发价都很低,黄瓜最低的时候才一毛钱一斤,不过量多,薄利多销了。毕竟流动人口多,没有园子的也多。
但是也就种一茬蔬菜,收入很可观的。李蕾问李爸为什么不种两茬?李爸告诉她,自己家就两个棚,黄瓜生长期还长,若是第二茬种不好,冬天的时候产量低。李蕾这才明白,冬天烧煤保证温度的话成本就太高了。
种完柿子李蕾家也拢了拢账,这两个月卖的黄瓜柿子芹菜的总账。每天都在进账没感觉到,这一算总账下了一跳,除了给徐大嫂两个月四百块,一共收入七千多呢!
拿出三千块钱来,这是欠徐大哥家的;当初建两个大棚,花了将近六千块钱,自己家三千,向徐家借了三千。
“要是不给他们那么多,咱们还能多剩点。”李妈看着手里的三千多净收入。
“就当破财免灾了,这一千多块花的值,要是每天来糟蹋咱们大棚,损失都多大啊!每天还得担惊受怕的,这跟他们打好关系了,虽说花点钱,也省心啊!”
“我就是心疼啊!等会你就把这三千给大哥他们送去吧。他们要是整大棚,就快点。”“行,大哥现在也下班了。一会我去。”
那天晚上李志国夫妻带着孩子到了徐建国家里。他们家人都在看电视呢,夏天热,窗户都开着,因为没有窗纱,还有蚊子呢。
等李志国把钱拿出来的时候,徐建国夫妇先是一惊,然后徐建国就问:“你把钱还给我,你们家能打开点(钱够用)吗?”
李爸笑呵呵的问:“大哥,你猜我们这两个月挣了多少钱?”
“看你把钱还了,两三千?还是三四千?”
李爸低声说,还有些神秘的感觉:“一共进账七千多呢,就是前期投入大,这棚里的菜还能卖两个月呢!”
“这么多啊?真的假的?你们不是还给老疤他们了吗?”
“给他们了,还剩下一些呢,过两天种菜也够了。”
“这就好,那美华你把这钱收起来吧。”方美华把钱接过去,就和李妈在那逗着李旭说话。这时候李爸和徐大爷就说起来大棚的事情,李志国这头一茬菜种的很成功,现在也更有奔头了,说的时候有点意气风发的样子。
“大哥,你家还整不整了?听我说,秋天□□月份的时候不冷不热,建大棚正好。”
“我倒是想整就是这。。。,你看我还上着班,你嫂子自己能行吗?就现在我倒是能请假,可以后呢?”
“大哥,你这就别管了。现在你先把棚支起来,我这都有经验了,我每天都开菜,就帮你盯着,怎么样?”
“这样能行吗?要是实在忙的时候我们家雇人得了。”
“怎么不行,大嫂你说行吧?”
“我还巴不得的呢!我就想整一个,这样我还有事干。我看要是一个放水什么的我都行。实在不行我还有我娘家大哥呢。”
“那大哥你快点联系木头什么的吧,我有经验我帮你好好整整。”
“恩,我放假就去找队长批地去,要不买下来得了。”
“买下来也好,不用租了。那大哥你就把地换到我家大棚旁边得了,这样还近,有啥事大嫂还能叫着我,我晚上看棚的时候顺手就一起了。”
“行,我去活动活动,过两天就请他们吃饭。”
“这就对了。”李爸又和徐大爷谈起来蔬菜经了。他们一边唠嗑一边抽烟,一会儿这屋里就烟雾缭绕了。
李蕾想着要是把地买下来可就妥了,以后要是占地可就有利了,徐成就成小土豪了。
还了钱,李爸李妈也是无债一身轻啊!虽说关系好,可欠人家钱就不舒坦啊!这以后大棚的收入就是纯收入了。
过两天就听李爸说干爸已经把买地合同拿回来了,地就在李蕾家大棚旁边,就两亩地。多的地方干爸打算自己种点黄豆啥的。
不久隔壁徐家就把木材什么的拉回来了,直接拉到了地里。徐家没等到九月份,现在就开始了。七月中旬的时候就动工了,李爸就是那个监工兼技术指导,李妈就跟着徐大娘做饭。
徐成的暑假作业也领回来了,两本十六开数学、语文作业,其他就没什么了。李蕾感叹还是现在好啊!记得后来小学生的课业可是很重的,假期学特长、补习功课,各种英语、奥数的补习班,真是累啊!
李蕾当时家教的一个小朋友,一周就周六周日中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休息,放假了就在补习班中徘徊,每到期末考试的那几天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感冒的时候打针上课,看的李蕾是那个心酸啊!
家里也接到了老家来的电报,上面说7月20号上午的车,晚上十点左右到,让李爸去接站。李妈接到电报开始布置家里,虽然前些日子弄的差不多,可也得再收拾收拾。
这个时候按理是很热了,连这里都二十□□度了,大棚工地上忙的更是热火朝天。20号的时候李妈就买了菜回来。晚上李蕾和李旭实在挺不住了,就睡过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听见家的说话声。
李蕾顺着声音走了过去,李妈在厨房做饭,因为是早上,李爸去街里买了油条,豆腐花,李妈在熬粥。李蕾看到油条,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个时候的油条有点软但很有嚼劲,和后来的油条不一样,很好吃,看看橱柜里还有麻花,看来爸爸早上出去没少买好吃的啊!
在外屋(客厅)炕上爷爷在躺着,奶奶挨着爸爸坐着说着什么,大爷在床上躺着,有点疲倦的样子。现在的爷爷奶□□发还没有全白,看着挺硬朗的(要不也不能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啊),奶奶的眼圈很红,估计是看到小儿子哭的吧。
李蕾走过去,抱着奶奶,跟爷爷他们问好。这个时候李爸去把李旭抱了过来。奶奶看见李蕾和李旭抱着怀里稀罕,爷爷也坐起来逗着弟弟。大爷也说,两年没看到他们两个都变样了。
不一会儿李妈应该是把粥熬好了,就叫大家吃饭,有大酱,黄瓜、白菜、香菜、小葱,油条、豆腐花,还有香肠,估计中午李妈得做顿好的。爷爷奶奶他们昨天晚上休息得晚,吃完饭李爸就让他们再睡一觉,他就和李妈去了大棚。
这天徐家知道李家老家来人,所以李爸李妈早早的就回了家,李妈就开始做午饭。这一个小上午爷爷他们在睡觉,李蕾呢就带着李旭去找徐成玩了,这样正好看家了。
李蕾想着家里的爷爷奶奶就回忆起以前的事了。
李爸是爷爷奶奶最小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时候李蕾的大姑都要结婚了。李爷爷活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那时候卫生条件不好,还夭折了两个孩子,这是李蕾听爸爸说的。前面连着生了三个女儿,李大伯是第一个儿子,所以宠的很厉害,后来又有了李二伯和李爸。
孩子们长大了相继结婚了,李大姑、李三姑和二伯都在河北,老家那边有李二姑、李大伯和李爸。现在李爸又来了这里。做为最小的孩子,当然受宠。
在农村这里基本都是儿子养老人,大伯娘有点泼辣,二伯还远在河北,所以爷爷奶奶眼光很好的选了三儿子养老。老家有一座草房,还有他们的地在那儿。现在的地很少,等到过两年重新分地,那样李蕾全家都会有地了,将近两晌地(20亩)呢。爷爷奶奶在李蕾家养老,他们的地就归他们家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