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初次朝会
其实按照规矩,武将骑马文官坐轿,只是石磊是武将可李国忠也是文官,而且李国忠还得给这个还没睡醒散发浓郁的起床气的小妹夫普及一下上朝的注意事项,而石磊也因为没睡醒,总想闭着眼睛假寐。选择马车也算是两全了。
其实上朝也不是非要讲究是怎么来的,但是多数人都会遵守这个默认的规矩,因为一般乘坐马车上朝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官里最为有名的孔子世家派遣出来的代表孔友儒孔老大人,这位老大人是当代孔家家主的嫡亲弟弟,说起来跟石磊也算是沾亲带故了,只不过这位孔老大人真不愧是孔子后人,那一身文人的迂腐犹如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能乘坐马车来上朝的人,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而已,还都是文官那边的,因为武将们甭管多大岁数儿,就宋老元帅那样的高龄,还不服老的整天骑着高头大马溜达呢,他们武将是不会乘坐马车的,觉得那样不够爷们儿,认为马车那东西都是给老弱妇孺们准备的,他们堂堂男子汉,上阵杀敌的盖世英雄,谁会去乘坐那玩意儿。
但是在一辆有着定军侯府标识的马车驾驶到皇城门口倒坐房那里的时候,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倒座房这里是给前来上朝的大人们落脚用的,总不能让大人们在皇城门洞子里站着吧?那也太不人道了。
这里的倒坐房因为是皇城的一部分,故而比起普通人家的房子要高大很多,里面的装饰也带着皇城特有的雍容华贵高雅大气。
众人对定军侯府的马车到来感到很惊讶,尤其是武将那边,今天本来就来了几个以前轻易不露面的大将军,还有军机处那十位老元帅也来了,众人正猜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惊动了这些个威震天下的猛人们出山,就看到了从不上朝参政的定军侯府的马车到了宫门口。
头一个下车的是李国忠,看到他众人松了口气,因为毕竟李家跟定军侯府乃是姻亲,李国忠又是石磊这个小定军候实打实的大舅哥儿,两家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李婉儿的去世而有所疏远,反而跟以前一样的亲近,这一点可以从石磊考举人的时候,李老相爷亲自教导他的事情上看出来。
毕竟不是谁都能叫李老相爷一个当了十年首辅的老爷子,亲自教导读书科举的。
还有就是石磊将张志超送去给李老相爷做弟子的事情,也经过石老太太她们的渲染,闹的半个京城都知道了。
但是石老太太她们只知道说这些个事情,却不想想,别人听到石磊送了表弟去李老相爷那里,但是却没有听说石景岩他们这些亲叔叔家的那些亲侄子们,也有这个荣幸。
李国忠下了车,众人以为就完事了呢,也许是有什么原因,让李国忠坐了自家妹夫的马车,这没什么,大家都是亲戚么。
之所以这样想,也是因为李国忠乃是文官,而谁不知道定军侯府乃是武将世家啊?他们家没有文官乘坐的官轿不是很理所当然么。
只是李国忠下了车反而转身,对着车厢道:“赶紧下来,马上就要进宫门了。”
“嗯。”车里一声不情不愿的哼唧,让众人纳闷儿了,怎么这车子里还有人?
待看到小定军候一身朝服的下了车子,众人的眼珠子差一点儿瞪出了眼眶。
定军候要上朝?
定军候上朝!!
有那性子急好奇心重的人就要围过来询问一二,尤其是有那几家王府培养出来的人,心里对定军侯府一直都跟自家主子一样的忌惮非常,小定军候这个时候来上朝,再看看武将那边的猛人们,这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就非常不安呢。
可惜,因为石磊这位小妹夫是个起床困难户,李国忠这个做大舅哥儿的本来一向是早到一刻钟的人都被迫掐着点儿的到达了。
石磊这边阴沉着一张娃娃脸下了车子,脚底板刚刚站到地上,那边宫门就开了。
也就代表着,但凡是要上朝的人都得正衣冠整衣角,陆续的往里走了。
石磊头一次来,十几位老爷子看到石磊一拥而上,恨不得将这个稀罕的小家伙儿拴在裤腰带上,李国忠看到这样的场景,对小妹夫也放心了些,好歹有人照应着总比没人要好。
但是石磊因为起床这么早,还没睡饱的情况下,一张娃娃脸阴沉的都快要滴水了。
只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可不适合给他撒起床气,故而憋屈无比的跟老爷子们一起走。
人们都说“文武百官”,其实按理来说,朝廷的官员过万,中原腹地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真要细细的计算,可不得需要万多人来管辖么,只不过官员职位咱们以前也说过,有实职有虚受的,实职的万多人,虚受的就更多了。
按理来说这些官员都有资格上朝,只不过根据朝律,这三品以上的能进金銮殿议政,五品以上的可以在仪鸾门前听政,至于五品以下的么,就只能在御街下的广场上陪坐了。
至于能不能听到隔着好几丈远的距离的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那就看你耳朵好不好使了。
不过谁也不会自讨没趣儿,能见天儿上朝议政的,也就百十来人,这百十来人乃是真正掌握大权的官员,金銮殿里能给出的座位就两百零一个,经常来的官员也就文官六十位,武官也六十位,取得乃是六十一甲子的意思,除此之外,就是左右丞相,文渊阁重臣以及军机处的元帅们。
其中又有分别,皆因为在治国理事上,文官比武将们要精通的多,故而文官这六十位,那是见天儿的来,真的是“天天上朝”,武将那边就不行了,天天上朝的就二十来个,除了九门提督和京畿大营节度使,就是十位军机处派来的代表那十位老元帅来听政的大将军,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儒将,因为他们起码能听得懂文臣的之乎者也,以防止文臣们在他们不在的时候给他们上眼药背地里使坏什么的,至于其他的武将们,有事儿就上朝禀报,或者军机处告诉他们今天必须上朝说事儿,他们才会上朝,没事儿的时候,谁来呀?!
有那个功夫,去练练自己的兵,训训自己的人,甚至有教徒弟教儿子的,反正干什么的都有,就是对朝上那些争权夺利没兴趣儿。
这也是历代帝王对武将们都放心的关键所在。
一大群人呼呼啦啦的往里头走,石磊在一堆老头儿们中间黑着脸跟着人流往前溜达。
进了金銮殿,左右分开,按照品级从头到尾站定,因为正和帝尚未到达,他们也不能就坐,只能先找到自己的座位后站着,这是对皇帝的尊重。
正和帝是个勤勉的君主,来的也够早,大臣们前脚进了金銮殿,后脚皇帝陛下就驾临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叩拜口呼万岁。
“平身。”司礼监的总管太监,见正和帝一抬手,便喊了这两个字儿。
“谢万岁!”百官起身。
“赐坐。”正和帝一点头,司礼监总管便说了这两个字儿,于是百官入座。
这是每一次早朝都必经的程序,但是落座之后就是自由发挥了,大家一入座,司礼监总管便敲响了今日的战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八个字儿,不用人说大家懂的什么意思。
石磊这是头一次看到身穿正装的正和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衬着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威严天成的样子,犹如神邸一般降临凡间。
正和帝也是头一次看到小定军候上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一堆五大三粗的武将堆里,犹如豆芽菜一样单薄娇弱的小定军候,真的不是一般的有喜感!
偏偏石磊爵位够高,正一品按部就班的位置,乃是武将那边前二十个坐席。
而且能做到一品的位置,都是些老将们了,他们的品级都是从一品,那些老元帅们乃是正一品,小定军候因为爵位的关系,又是开国功臣之后,一直都是正一品。
在一大堆白发苍苍气势惊人的老头儿们里,石磊一颗黑色的小脑袋以及过分年轻的脸,太醒目了!
正和帝看了很多次小定军候,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怎么看小定军候怎么觉得这人今天头一次上朝,哪怕不是兴致勃勃也不可能一脸黑的样子吧?
而且看样子他身边的人仿佛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似的,一个个虽然将他包围,但是却不会跟他说话交流,这跟平常他们这些老人们对小定军候的态度太不一样!
不过很快正和帝就知道答案了。
朝会上,头一个站出来的是工部的人,上奏正和帝,先是一通之乎者也,听的武将那边一个个都皱眉头,尤其是石磊,本来心情就不好,这会儿几乎整个人都要被黑气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