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回归正轨
五大联赛上总有各自为人所乐道的意象,西甲的霞,英超的雨,意甲的雾,法甲的烟,而德甲就是那每逢冬季都会点缀起球场每一个角落的雪。
11年的第一轮德甲就在今天,对手是本赛季早就相遇过一次的沃尔夫斯堡。冬窗刚过,正是寒气逼人的时候,就连呼吸之间都带着雾气,这轮的比赛甚至因为前几日的暴雪推迟了一天,待到今日雪渐停,才重新开赛。两队一个在德国北部,一个在南部,相距有600多公里的距离,大巴都得摇摇晃晃赶四五个小时。
不过对于拜仁而言,唯一的好处就是这轮是他们主场,不需要风雪兼程的赶路,只需要等着客人上门就行。
此时是赛前,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两三个小时,球迷们都还没有进场,而海因克斯却早早来到了安联球场,他正坐在场边的替补席上看着场上的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检查着球场上还有没有遗落的积雪没有被铲干净。
“天气预报怎么说?一会儿还会下吗?”海因克斯搓了搓自己冻得发红的手向身旁的助教容克询问道。
容克赶紧翻找出手机,看了之后遗憾的摇头道:“会,而且正好是开场之后。”
“没事,客观条件而已,上帝可不会只为难我们。”海因克斯语气轻松的开着玩笑,但眼神却从始至终都未离开球场。“雪天有时候更考验一支球队的意志和技术。”
“嗯…您说的对…”容克低声应和,心底却存有不小的疑问,却不知道该如何自然而然的开口问出。
在他当临时主教练的时候就发现了,拜仁中场上的竞争其实异常的激烈,无论是4231还是433或是442,中场上最多只有四个位置,而球员却有八个之多,就算排除掉奥特尔和古斯塔沃这两个常年饮水机球员以外也还有六个。这简直是一场甜蜜的噩梦。
其中小猪、穆勒的首发是再稳定不过的了,而今科里亚诺又重新回到了中路,那么这位新任主教练是如何取舍的呢?
这是海因克斯再任拜仁主教练的第一场比赛,意义非凡,赛前谈话谈得再天花乱坠都没有一个首发名额来得让人踏实。
而本场的大名单,海因克斯刚刚已经交给他了,后防线上昔日后防悍将范比滕、德米凯利斯都未能入选,反而是昔日小将阿拉巴和博阿滕迎来了首发。而中场上,科里亚诺的名字稳稳当当的出现在了小猪的身侧,而之前首发稳定的季莫什丘克同样未能入选大名单,反而是克罗斯出现在了替补位置上。至于前场,基本未发生变化
无需多言,在海帅的心中孰轻孰重,已经在无形之中排列出来了。
“先生…我有一个问题…那您为何不用442呢?”在心底仔细斟酌半晌,容克还是将这句话问了出口。“抱歉,我并没有质疑您战术打法的意思,我只是…有点没懂。”
在他看来,这更容易盘活拜仁,发挥独一无二的中场优势。
海因克斯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一眼就看出了身侧这年轻人钻了什么牛角尖,他微微一笑,语气轻和:“那我们就是舍近求远了,孩子,你还没有发现这支拜仁真正强在哪里。”
“强?”
容克在嘴里呢喃着这个单词,这好像和这个赛季的拜仁沾不上什么关系吧。
“我们寻求的不是简单的塞下多少人,足球不是数字游戏,而是谁在场上最合适,不求量化,只求质化。你觉得现在谁才是这支球队的发动机?谁又是最锋利的剑?”海因克斯拿起笔,笔尖在纸上那些球员的名字上反复敲打,还巧妙的将问题抛回给了容克。
容克再仔细查看起手中的那个4231阵型,他保守的在小猪、里贝里和罗本的名字上画了圈。
“事实上,他们都是发动机,是心跳,是节拍器。”海因克斯将科里亚诺和小猪的名字圈起,又将前场五人画到了一起,“他们都是最锋利的剑,能从任何角度出鞘见血。”
“而这两个小家伙,如果发挥的不错,也会是精彩的组织者。”海因克斯笔尖的动作未停,阿拉巴和拉姆的名字也被画上。“等着看吧,安德烈斯,雪会下,我们的足球会比雪更清晰,更明了。”
在容克的眼中,此时的海因克斯不似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更像是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谋士,他并非以长者身份高高在上的用近乎施舍的语气指点自己,而是一种身份对等,用探讨的语气掰碎了说出自己的想法。
“嗯,谢谢先生,我明白了。”容克缓缓点头,心中的迷雾似乎被拨开了一道小口子。他看到的不再只是张简单的阵型图,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可能性的体系。
……
与此同时,更衣室内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科里亚诺被里贝里盯得后背发紧,忍无可忍的转头问道:“看什么?”
他的语气平淡,但说的话却极容易让人品味到他的不耐烦。
待到自己盯着看半晌的人真的转头看向了自己,里贝里又有些尴尬了起来,将脑袋转向别处,末了还嘴硬的阴阳两句:“也不知道在自恋个什么劲儿,看两眼你那方向就是在看你了,这更衣室是你家开的咯?”
今天开场之前有个金球奖亮相仪式,此时的科里亚诺手边正好就摆着那座球员个人荣誉的顶峰奖项。
方才里贝里确实并未看科里亚诺,而是将注意力都落在了那颗闪闪发光的金球上面。
“嘁。”科里亚诺不愿与这人一般见识,自顾自的整理起自己的护腿板。
“记得换上长钉鞋啊。”助教拍拍手,吸引住了所有人的视线,“外边雪已经开始下了,而且还不小,上场之后注意滑倒。”
末了,他将视线转向了要提前十五分钟上场展览的科里亚诺身上:“提米,你准备好了吗?该入场了。”
“嗯。”科里亚诺起身,跟着助教的脚步走出了房门。
“嘁,整天就他爹的拿鼻孔看人,好像谁欠他几百万一样。”待到人走远,里贝里这才和身侧的狗头军师们小声吐槽起来。“好吧,等我拿金球奖了,我也要这样。”
“bro还以为是金球奖的问题呢。”范比滕脑袋还没有从球衣里探出来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吐槽里贝里了,“他只是拿鼻孔看你。”
“放屁!他对你的态度就很好了?”
“那至少比你好啊,不信你看,他对阿尔扬的态度都比你好。”
两人的脑袋齐刷刷的转向罗本,罗本颇觉无语:“你们俩加起来都快七十岁了,能不能稳重点?”
“哪有七十!明明才六十一。”范比滕跳脚,“四舍五入也不是这个法儿啊!”
“都怪丹尼尔!”里贝里甩锅,“我很稳重的。”
“嘿!明明是你先盯着人家看个没完…”
更衣室一角,施魏因斯泰格和穆勒相视一笑,对这种日常戏码早已见怪不怪。穆勒甚至模仿着里贝里的语气,对着小猪做了个鬼脸,用口型无声地说:“拿鼻孔看人~”
小猪笑着摇了摇头,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一下搞怪的队友,示意他适可而止。更衣室的氛围就在这略显幼稚的拌嘴和玩笑中,悄然变得松弛下来,大战前的紧张感似乎也被冲淡了些许。
……
而在球员通道入口处,科里亚诺正捧着金球奖,站在略有些昏暗的通道里,能清晰地听到看台上传来的、因为距离和风雪而显得有些模糊的球迷喧嚣。零星已有早到的球迷发现了他,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
雪片从通道口外飘入,落在奖杯光滑的表面上,瞬间融化,留下细小的水痕。科里亚诺微微低头,看着怀中这尊无数球员梦寐以求的奖杯,眼神复杂。
该怎么形容这种心情呢?
四年前的冬天,他,一个刚刚在拜仁二队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带着除了一起从青训营爬上来的托马斯·穆勒等极少数人以外的几乎所有人的怀疑与不信任,有些灰头土脸地、甚至可称狼狈地从慕尼黑离开,远赴亚平宁半岛,加盟ac米兰。那时的安联球场,给予他的嘘声似乎远多于掌声。
四年后的冬天,他载誉而归,以世界最佳球员的身份,即将再次站上安联球场的草皮,迎接数以万计主场球迷的、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与欢呼。哪怕他们之中,或许就有曾经骂得最狠、质疑得最激烈的那一批人。但在此刻,今夜,他们的欢呼与掌声,听起来是如此的真挚和狂热,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