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平对策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平凡不是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平对策

此次清军与太平军再战,实力对比上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清军经过不断地补充,再加上左宗棠的楚军,总计兵力已达到了百万之众,而太平军在战事之初满打满算也只有接近七十万人,后来,为了震慑死灰复燃的南方叛乱势力,洪秀全下旨从前线抽调了十几万人马前往南方驻扎,以防不测,所以,现在在安庆前线的太平军,真正能够用来作战的也就五十万多一点点,也就说,从纸面上来讲,清军与太平军的实力对比接近2:1。

在冷兵器时代,大家拼的就是人与马,谁的人马多,那谁的力量就大,从这一点上来说,太平军已然是输了一筹。

面对如此局面,太平军当然不能束手就擒,于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前军事会议在黄旭与郭破天的主持下紧急召开了。

太平军主帅帐中,接到通知的众将都已准时赶来。

“诸位,形势危急,据可靠情报,清军已聚百万之众,不日将会来攻,敌军此次声势浩大,不可小觑,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商议退敌之策,请大家畅所欲言。”黄旭将当前的局势向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

“副元帅,曾国藩大半是出于咸丰的压力,这才挟势而来,看来此次清军与我们必定是不死不休了。”赵小锋叹了口气道。

如在平时,赵小锋一般唤黄旭为驸马爷,但在军中,赵小锋则以军职称呼黄旭。

“先生可有良策?”黄旭还没表态,郭破天已开始虚心求教道。

“将军,敌势太大,此事急不得,容属下好好想想。”事出突然,赵小锋也是无可奈何。

直到这一刻,洪秀全还没有明旨决定由谁出任大军主帅,此事一直拖着,大家都不知道洪秀全心中作何打算,虽然众将已拥黄旭与郭破天为主帅,但如无圣旨,那就是明不正,言不顺,所以,从称谓上,众将还是以从前的军职分别称呼郭破天与黄旭。

“副元帅,将军,属下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王小勇打破了沉默。

黄旭不吭声,赵小锋不发表意见,一向低调的王小勇却在此时跳出来献计献策,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个事先商量好的计划。

如果单论王小勇与赵小锋二人之位,他俩同受洪秀全策封,同参军国重事,职位相当,但全方位比较王小勇与赵小锋二人,却不难看出,王小勇还稍显年轻,而且从前之名声也不如赵小锋,以前,在这样的场合,一般出头的是赵小锋,而王小勇基本上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甘当幕后英雄,默默地在黄旭背后出谋划策,这次却突然跳到前台来,不能不让人有些想法。

看来。黄旭是想借此机会让王小勇出位,从而壮大自己的声威

“王先生,你有何计可解当前之危,还请快点说出来,让大家参详参详。”郭破天听王小勇说有破敌之策,顿时大喜道。

要是在平时,郭破天可能还不会太在意王小勇,因为王小勇实在是太低调了,低调到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只要有人能出主意,郭破天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如果说的不好,还请将军不要怪罪。”王小勇故作谨慎地道。

“你尽管说,至于好还是不好,我们自会斟酌。”郭破天摆了摆手,示意王小勇放心大胆地讲就是

“副元帅,将军,诸位,清军号称百万,而我们仅有五十万人,实力悬殊太大,不可力拼,只可智取。”王小勇先是看了看黄旭与郭破天,又从在坐的其他诸人脸上一一扫过之后,这才从容不迫地道。

“如何智取?敌势太大,一旦攻来,那必定是雷霆万钧,不要说破敌,光是抵挡都是十分的困难,何谈其它。”久不曾露面的杨宜清这时开口说话了。

“杨将军,清军此来,并非没有顾忌,但他们明知无绝对之把握却仍然要来,无非是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王爷已经仙去,他们料定我军必定是群龙无首,第二,他们人数上占优,第三,出于清帝咸丰的压力,但是,我认为,清军这样做也正好暴露出了他们的弱点。”王小勇是洞若观火,一语点出了清军外强中干的本质。

“王先生,请你继续说,末将洗耳恭听。”杨宜清似乎有点明白了。

“好,我继续说,首先,我想问杨将军,我们现在是否群龙无首?很显然,不是,我军在副元帅与郭将军的带领下,军心稳定,士气旺盛,而上次大败楚军之役,更是让我军之士气攀升到了顶峰,而副元帅与郭将军的声望更是一时无二,这一点,清军显然没有料到。再者,清军此次出战,多半是迫于咸丰的压力,并没有必死的决心,如此一来,士气必受影响。基于以上两点,即使清军号称百万,又有何惧。”王小勇侃侃而谈。

“王先生,照你这么一说,清军不可怕,而且我们还有可能战而胜之?”杨宜清听了王小勇的话低头陷入了沉思,而郭破天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可能是太激动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是涨红了脸。

“是的,将军,只要我们巧施妙计,处置得当,完全可以让清军再次大败而归。”王小勇自信地道。

“好,好,如果果真如此,那王先生就是拯救我几十万大军的第一功臣,本将一定会请旨陛下,重赏王先生。”郭破天听说有破敌之计,那别提有高兴了。

“将军,此乃属下的本份,应该的,应该的。”王小勇谦虚地道。

“那可否请王先生将你所说之计详细到来,也好解大家心中之惑,而且我们也能提前做些准备。”郭破天以商量的口吻问道。

“好,但在说之前,我还想请教将军一个问题?”王小勇道。

“先生请说。”郭破天恭敬地道。

在郭破天的心里面,王小勇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了一大截,他觉得此时的王小勇完全当得起他的尊敬。

“如果是将军指挥大军行动,你在行军的过程中会注意些什么?”王小勇问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最起码的道理。”郭破天想了想道。

“嗯,不错,这很重要,但还有呢?”王小勇笑道。

“难道王先生想去劫其粮道,烧其粮草?”郭破天张大了嘴巴道。

“非也,非也,将军,在劫掠粮草之事上,清军已经吃够了我们的苦头,必定会严加防范,如果我们再从这事上着手,一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偷鸡不成蚀把米。王爷之事就是个很深刻的教训。”王小勇摇了摇头,道。

“不烧粮草,那是什么?”郭破天皱起了眉头,冥思苦想。

“大军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会做什么?”王小勇进一步提醒道。

“择地安营,埋锅造饭。”郭破天到是回答得很爽快。

“嗯,不错,将军说的很对,就是这样。”王小勇点了点头,道。

“就这样,那后面呢?”郭破天满脸疑惑地道。

“将军何不继续猜一猜。”王小勇仍是不肯揭出谜底。

“难道是等他们立脚未定之时。我们率军去偷袭?这也是个办法,但这个办法必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于大局无损,于大局无损啊。”郭破天感觉有点失望。

“将军,您说的对,我们就是要去偷袭,但偷袭的办法需要从长计议。”王小勇笑道。

“哦,王先生的话是什么意思,可不可说的更详细一点。”郭破天道。

“火攻。”王小勇吐出两个字。

“火攻?”郭破天听完这两个字,愣了愣,重复道。

“没错,火攻,此时正值天干物燥之时,天气酷热,清军必定会寻找树木茂盛之处安营扎寨,这就为我们实施火攻之计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小勇进一步解释道。

“先生就那么肯定清军会在树林茂盛之处扎营,如果他们不在这样的地方扎营,我们该当如何。”郭破天是久历战事之人,深明行军打仗无固定之规的道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