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 与君缘 - 若花辞树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与君缘 >

☆、第四十六章

除夕夜,最终暮笙也只和孟t在庭院中坐了片刻。寒冬的夜太冷,外面还积着厚厚的雪,在宫灯之下,泛着昏黄的光泽,看着是暖暖的,那刺骨的冷意却不含糊。

隔日一早,孟t便要前往建章宫的正殿接受百官朝拜。暮笙品阶太低,不在其中。

原本,她是要等着孟t回来的,她想和她多待一会儿,然而,接近晌午的时候,皇帝派了麦荣恩亲自来告诉她,高丽王的使者遇盗匪,在路上耽搁了半月,直到今日才赶到京城,陛下要接见他们,并调查盗匪一事,接下去数日都不会有空了。

暮笙只得家去。

高丽使者遇袭之事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高丽向来依附天朝,而盗匪,也很快查清,是一座山上穷凶极恶的山贼。孟t下诏令当地官员剿了也就完了。

高丽使臣对天朝这般轻视的处置很是不满,同光禄卿抱怨了几次,却始终不敢拿到皇帝面前讲。孟t对这个欠缺风骨的小国没什么好感,也懒得搭理他们,只吩咐光禄卿去派人应对,早早的打发走。国中内政不平,着实也没什么精力应对外邦。

元正休假七日,到初五,各衙门便解封了。言官们卷土重来,更有愈演愈烈之势。皇帝仍旧油盐不进,他们说,她就听,也不争辩,说完了,就散朝,奏疏都留中不发。起先还觉愤怒,后面哪天没听大臣之乎者也、满口仁义的骂几句,她还挺不习惯。

大理寺那边也顶着压力,给出了最终的判决,那三十余名大臣为官多年,坏事没少做,都查出了不少罪证,到最后竟一个无辜的都没有,便是罪责最轻的那一个,也判了充军九边。

这些个大臣,身上没一个干净的。水至清则无鱼,要大臣们光靠着那点俸银过日子,孟t也以为太过苛刻,然,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乃至身上挂了命案,便让她尤为气愤。

为官之本在于为民。这些大臣简直是本末倒置,良心都喂了狗了。

到次日,皇帝当朝宣读了对这三十余名大臣的惩处。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待退朝,御史中丞汲盎旧事重提,不依不饶地要皇帝对擅自捉捕请命的大臣做一个交代。

“事情过去,已有两月,陛下始终避而不谈,许是不以为然。但臣身为陛下臣子,却不能不匡正陛下错处。”汲盎一撩衣摆,便跪在地上,“今日陛下再不给个答复,臣便长跪不起。”

孟t站在丹陛之上,看着这个将将知天命的老头,眼中精光微微收敛。就在众臣都以为陛下会发怒,耿直之士准备好了以死相谏之时,皇帝微微一笑,走下玉阶,亲自扶起了汲盎:“此事是朕做得鲁莽了。汲卿社稷之臣,一心为君,朕甚为动容。”

皇帝认错了,汲盎弯身谦辞一番,便顺着皇帝的搀扶站起了身,他低垂着头,一脸正气:“过去二月,陛下皆不松口,到今日,果真是发觉了不足,还是不过敷衍了事?”

还不依不饶了。之前皇帝当然不能认错,认了错就得放人,现在都定罪了,那件事也的确是她太过莽撞,认个错就认个错。皇帝自称圣人,却不是真的圣人,难免会有错处,也不是什么很丢人的事,取得实惠最要紧。

孟t看着这个较真的老头,没好气道:“是,朕反思两月,最终认定还是汲卿有理,可还要朕与你陪个不是,卿方解气?”

满朝文武都让这突然而来的反转弄得摸不着头脑,倒也有人明白皇帝的心意,圣上太狡猾了,让人没办法。

汲盎仍板着一张方正的脸,毕恭毕敬地道:“臣岂敢,臣之职,在于纠察百官,在于匡正圣躬,陛下有过,臣更有过,陛下知错,却不必对臣认错,臣职责所在而已。”

孟t点头:“正是如此,百官各司其职,则政治清明。汲卿忠贞之臣,有卿在朝,是朕之幸。”

认错态度尚可,言辞也很恳切,汲盎满意了。

下了朝,孟t又亲笔写了诚直洞彻四字,赐给汲盎。如此赞誉,估计汲老头会板着面孔偷着乐。

一条这事却还没完,不少大臣见皇帝让步,就得寸进尺起来。非要将那三十名余大臣转交刑部,重新审讯。

皇帝理他们就怪了。然而,随着罪名公布,薄暮笙这个名字也瞬间进入人们的眼中。一条条言辞犀利的罪名,一件件置人死地的罪证,几乎都出自这位五品参政之手。旁人都或多或少躲避,她却迎难而上,言官当中有人开始将笔头对准了她。

看这架势,这位出身太医署,如今在政事堂任职的参政定是陛下心腹之人,让她去填了百官的怨气,倒是正相宜。言官参劾暮笙的罪名是“以卑动尊”,身处卑位竟敢给远高于她的上官定罪。

劝谏圣上,他们还会在言辞上斟酌,口诛笔伐一个五品参政却是手到擒来。生生将暮笙描绘成了一个为了往上爬不折手段的狼子野心之辈。

暮笙极是坦然,该做什么仍做什么。

只是,自除夕以后,她与陛下又是将近一月不见了。她也往建章宫去过几回,只是每次都扑了空。陛下似乎很是忙碌。

身份袒露之后,她们之间最后的阻碍也消失,她比以前更想见到陛下,更想与她相处温存。但是陛下却反而抽不出空了。

最后还是轮到她请脉,才看到皇帝。

孟t看到暮笙跟着一名小宦官进来时,显是有些诧异,不过片刻,她就反应过来了,笑道:“这么快就到你轮值了?”

暮笙上前,拿出脉枕来一面将她的手腕搁到柔软的脉枕上,一面道:“统共四个医正,每两个月能轮到臣一回。”她说着,便摸到了脉搏,抬头看了看孟t,说道:“幸好还有这件差事,不然,臣不知何时能再见陛下。”

她说罢便沉下心去,专注脉象,并未看到孟t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

脉象和缓,不沉不浮,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奏甚是均匀。

陛下身体,向来健康。

暮笙收手,取出脉诊,放回到她的医箱里,口中道:“陛下身体康健,是大晋之福。”她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孟t柔声道:“只是近日陛下忙忙碌碌,连片刻休憩都不得,这样下去,累坏了身子如何是好?还请陛下劳逸结合,保重自身。”

她念念叨叨地要皇帝注意修养,哪怕再忙碌,也要匀出时辰来小憩片刻,让紧绷的大脑能舒缓舒缓。孟t心中微暖,只是很快,那种让人留恋不已的暖意便消散了去,随之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寥。哪怕暮笙就在这里,她心心念念了多年的女子就在她的身边,她仍觉得孤单。

孟t垂下眼帘,唇畔微微翘起:“你放心,朕身边那么些人,却不是摆设,麦荣恩絮叨起来,可比你更烦人。”

一旁侍奉的麦荣恩听了,满是委屈道:“微臣还不是担心陛下累着,倒讨了陛下的嫌了。微臣还是躲远些,省得陛下又觉心烦罢。”

说是这样说,他足下却是稳稳,半点移动的意思都没有,面上那装出来的委屈也不见得多逼真,倒是将他的机灵显露无疑。

孟t笑瞥了他一眼,道:“知道惹朕心烦还在这杵着做什么,还不赶紧退下。”

麦荣恩顿时哭丧着脸,恭敬地做了个揖:“陛下既厌了微臣,微臣退下就是了。”一面后退,一面还不忘四下使眼色,带着一室宫人都退下了。

能在皇帝身边侍奉的人,总是有不凡之处的,不过瞬息,殿中便只剩了孟t与暮笙两个。

暮笙笑道:“不想麦大人竟这般有趣。”平常见到的麦荣恩都是威严且圆滑的,从未有过这样讨巧儿活泼的一面。

“他自小就跟着朕。”孟t意简言赅,暮笙却明白她的意思,陛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

本是孟t坐着,而暮笙是立着的。殿中没了其他人后,孟t便随意地往边上靠了靠,又示意暮笙坐到她身旁来。

这会儿殿中正静谧,她们也很久没有这样亲密地相处过了。暮笙心神微动,顺从地坐到了她身旁,微微地依靠着她。

孟t抬起手,握了握暮笙的肩膀。殿中温暖,二人都除去了外层的大衣裳,孟t单手便能将她拢到自己的怀里,但今日,她却显得格外守礼,不过略略地碰了碰暮笙的肩。

暮笙略有些惊讶,陛下向来是得到机会便要蹭到她身上,哪怕没机会,也要制造机会来亲近,极少这般不动声色的。孟t好似察觉到了她的疑惑一般,抬手轻抚她的脸颊。那极温柔的触碰将适才的反常都驱散了去,暮笙微微侧脸,却没有避开,绯红的脸颊因羞涩而灿若朝霞。

孟t凝视了她片刻,方笑着道:“你这样,真好看。”

暮笙的脸颊顿时更红了,支支吾吾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她心里是欢喜的,女为悦己者容,陛下喜欢她的颜色,她便觉得胸口像在冒泡泡一般,欢喜不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