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冰娘肖
寒冷的冬季,任桃华也不爱出门,绝大部分时光都窝在房里看书,打发着漫长时光。
李氏已随徐温返升州,府里就只剩白氏作主,白氏多少次都说免了她的晨昏,但她仍是坚持着每天清晨去请一次安。
偶尔也会遇上黄氏董氏和任梨姿,任梨姿不必说,那黄氏样子越发的枯槁黯然,见了她也就是颔首而已,那董氏却总是话里带刺的说上几句,她也懒得理她。
白氏这天也念叨起徐知诰的归期,这么久不回来,也就来了一次信,说是虞州百胜军发生骚乱,他前去平定,这么久了也不知事态如何了。
白氏虽和徐知诰没有李氏那般亲近,可是她的两个孩子尚小,也无心争权,徐温年事已高,她只希望这次权力交接能顺利过渡,谁继位其实对她都没有大的分别,她求的只是个平安。
徐温虽没对她具体说什么,但她也不傻,从只言片语中也猜度到这两父子大约嫌隙已生,只是徐知诰势大,不但威望高甚得民心,还手握清淮与江阴二军,徐温也有顾虑,一旦父子兵戎相见,那徐氏花二十年处心积虑稳定的大好局势将不复存在,所以他对徐知诰也是一直持着观望态度,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动他。
徐知诰几乎是单枪匹马急勿勿离开江都,背后绝对不那么简单,她只能往好了想,但愿不会出什么大事。
这天任桃华在屋里呆得气闷,便在徐府的园子里逛着,其实这时侯,除了后园那一处梅林,别的也没什么看头,她往梅林走,走到半途,就遇上了几个孩子,徐知证和徐知谔,还有冰娘和清娘两个丫头。
“二嫂。”两个男孩子规矩的行礼。
那两个小丫头也轻轻的唤了声母亲。
“你们这是去哪里?”
徐知证举了举手里的梅枝,笑道,“我们帮冰娘清娘摘了些梅花回去插着。”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几枝怒放的梅枝,红艳艳的,隔着些距离也散发着冷香,沁人心脾。
正在这时,一个婆子急急的跑过来,见到任桃华唤声少夫人,行了一礼,才叫着徐知证两兄弟,说是白氏找他们许久了,要他们速回。
徐知证两兄弟面色犹豫的看了看两个小丫头,任桃华见罢便道,“你们去吧,我送她们回去。”
接过了那两大把梅枝捧到怀里,任桃华说了声走吧,一手牵了清娘,领着冰娘,一起走了。
她们踩着雪,脚下吱呀呀的,任桃华突然听到小姑娘说了句,“母亲,不喜欢我们吧。”
她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冰娘,她不由得住了脚。
冰娘今年已有十岁,一张瓜子脸已经长开,不同于和宋福金一模子刻出来的清娘,冰娘长得极肖徐知诰,尤其是那双秀长妩媚的丹凤眼都有九分相似,眼尾微挑,乌黑的眸子莹澈似寒星宝珠,散发着冷清的光芒,一个孩子,看着你的时侯,却仿佛能探到你的心底深处,一切暗昧都无所遁形。
任桃华沉默,这样一个孩子,她觉得她是哄骗不了的,生命真是奇妙,她那么象徐知诰,其实她根本无法发自内心的讨厌她,可是她也无法去亲近她。
“不是不喜欢。”她轻声道,又起步往前走。
冰娘皱起了浓秀的眉毛,这个答案让她似懂非懂,这倒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她呆滞了片刻才追赶上了任桃华。
她把两个孩子送回到宋福金那里后,她也去梅林摘了几枝盛放的梅花,回去插在了四耳花瓶里。
她见天色还早,就又捧了书看,她看书也不挑,什么都看,方志,正史野史,笔记,诗集,她随便抽一本,也不管类别,只要不是太晦涩,她都能从头至尾看完。
她现在翻的是一本地理杂记,岭表录异,唐刘恂撰的,书里记述了岭南的异物异事,里面的物产和民情令任桃华大开眼界,她看得津津有味,只可惜只有上半册,她想明日得空就上书铺子去寻下册去。
第二天上午,她便去了东大堤附近的石街,这条街上的书画铺子和文房四宝之类的店铺是最多的,外面的街道上也有不少落魄的文人摆着摊子兜售作品代写书信。
她找到了那岭南录异的下册,看天色还早,就挨间铺子逛着。
虽然她简服素面无饰,却仍掩盖不了容光,吸引了许多的目光聚焦,只是身旁跟着不少冷肃的佩刀侍卫,也没人敢造次,看一眼之后也就把目光移开。
她原来很讨厌这种前呼后拥的出行,可是遇险之后就没有那么抵触,何况徐知诰即没撤了那以后分派给她的护卫,心里还是爱重她的吧。
在一间挺大的书铺子里,她惊喜的发现了不少的传奇本子,这种传奇小说,始于早唐,盛于中唐,在晚唐之后却一度绝迹,是寻也寻不到的,没想到却在这里发现了这么多。
可她要都买下时却遭到了书铺掌柜的拒绝,说是这是非卖的,她瞅着那掌柜,不卖你们摆出来干嘛,这是勿庸置疑的显摆炫耀。
她出了书铺子没走出几丈远,就听得那掌柜追了上来,殷勤的请她回转,怎么又要卖她了,她觉得古怪,但还是心痒难熬的掏钱买下了。
她并不知道,她走了之后,那掌柜的跑上了二楼,对着那窗口负手立着的年轻人心疼的叹道,“东家,那是价值□□的前朝珍本,是我们墨云斋的招牌啊。”
那年轻人望着任桃华远去的丽影,淡淡的道,“段伯,不过是几本破书,卖了就卖了。”
那段伯还是一脸割肉的表情,那也得看卖的什么价,翡翠卖了大白菜价,东家,少爷,你是败家子吧,还破书,那是你祖上的珍藏,老爷在天若有灵,也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武人就是武人,便是熟读兵书战策,也是有辱文墨。
以东家一贯巧取豪夺的脾气,今儿的买卖做得太诡异了,不过话说回来也难怪,那妇人长得是天上少匹人间无俦,可惜嫁了人的,抢回来做媳妇也是再醮之妇,哪里配得上东家。
况且他看那少妇排场绝对是出自显赫的门庭,就油然而生了几分担忧之情。
任桃华爱不释手捧着那些书册上了车,当即就抱着看了起来。
有了这些传奇本子作消遣,日子就好打发了许多,只是时间这东西,就是你越盼他停驻,它过得越快,等你越焦急的时侯,它却好象变得慢吞吞的不走道,十分的艰熬。
这天,宋姨娘带了孩子们来请安,临走时她就说了句把冰娘留下吧。
那宋姨娘难掩惊讶的走了,留下了眼巴巴瞅着他的冰娘。
任桃华招了她过去,给了她一块□□酥,笑道,“冰娘,以后每天白日都来和我作伴可好?”
小女郎冰娘挑着漂亮的丹凤眼横波睨她,眼光有疑惑有秤量,低头想了一阵子,才轻轻的说了好。
她松了口气,若是不愿,她也不爱强人所难。
那以后她就日日留下了冰娘,她们相处的倒也称得上和谐,她看书,冰娘在一旁练字,她作画,冰娘看着,时间久了,冰娘也会要求她讲个故事什么的,她一时也想不到,便直接把她正看的传奇本子念给她听。
当然她会挑着本子念,她先给她念侠女类,比方说《红线》和《无双传》,冰娘听得眼眨也不眨的,后来又读鬼神类的,《玄怪录》和《柳毅传》,冰娘也挺爱听的。
这两类的本子没有多少,最后也就剩个《白猿传》,情节玄幻离奇,讲一个将军之妻被白猿掠去,他入山历险,杀死白猿,救回妻子,然后妻子回来后生个孩子,那孩子容貌类猿,长大后以文学善书名扬天下。
她I酌着着这个故事不好讲给冰娘,万一她问她孩子怎么会象猿她如何回答,所以这一本就始终没读。
剩下的都是叙述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的本子,她本来不想念,可是冰娘却盯着那一摞本子不放,眼神怅怏,她看到冰娘那酷似徐知诰的丹凤眼就不禁心软,只好给她在内容上挑挑拣拣的念了。
冰娘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听神怪侠士那般略带兴奋,有些迷惘,似乎听不出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