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中计 - 梦回三国之一统乱世 - 飘散的蒲公英入世尘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中计

蒋干回到江北曹军水军大寨直接去见曹操,将偷来的书信交给曹操,曹操看后也是吃了一惊,倒时脸上没有情绪变化,想了下说到:“传蔡瑁张允速速来见我。”不一会儿二将就过来了,“丞相,不知唤我等有何事,曹操面无表情的说道:”水军已训练这么长时间了,我欲派你二人率水军即刻出征."蔡瑁慌忙说道:“丞相,水军训练还没有成型,不能出征,还得需要训练一段时间才可出征."曹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突然脸一沉;“是等取了我的首级才能出征把,匹夫,焉敢勾结周瑜小儿来害我,来人推出去给我砍了。二将是慌忙跪下叩头,嘴上说着冤枉啊,不曾和周瑜约定好谋害丞相。这时上来几个军士将二人押了出去,不一会儿二人的首级端了进来。曹操又把信看了一遍,心里想,我中了周瑜小儿的反间计了,但是面无表情对下面的将领说道:”诸位要勤勉努力,不可懈怠,二人就是榜样。然后突然看见蒋干,心里更生气了,被这个蠢货给坑了。然后对蒋干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去吧。蒋干现在还幻想着曹操给他奖赏呢,见曹操什么也没表示,就说了一句:“丞相,。。。。。。”曹操一挥手,蒋干只能无趣的灰溜溜的下去了。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驿馆内,映照出一片金黄。我早已洗漱完毕,简单地享用过早餐后,便决定去寻找诸葛亮,看看这位智谋过人的军师此刻正在忙碌何事。

当我逐渐靠近诸葛亮的房间时,远远就看到他正专注地伏在案几上,手中握着毛笔,在竹简上书写着什么。我轻轻推开门,轻声唤道:“军师。”

诸葛亮闻声抬起头来,微笑着示意我坐下。我迫不及待地说道:“听闻周瑜巧用离间之计,致使蔡瑁、张允被曹操斩杀,如今曹军的水军操练交由于禁与毛芥负责。”

诸葛亮微微一笑,回应道:“这等小计,曹操事后必定会恍然大悟,但他向来知错能改却绝不会认错。让于禁与毛芥训练水军,无异于痴人说梦,他俩对水战一窍不通,如此一来,周瑜破曹的胜算又增添几分。”

我对诸葛亮的这番分析深感钦佩,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我注意到桌上摆放的竹简,好奇地询问:“方才见军师奋笔疾书,不知所为何事?”

诸葛亮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过是为主公提供些许建议和计划罢了。”说完,他将竹简小心地卷好,收入怀中。然后对我说:”走,咱们去周瑜府上,去恭喜一下。”顺便问问,看他下一步是怎么计划的。随后我们朝着周瑜的府邸走去,快要走到的时候,恰好碰到鲁肃,他正准备去周瑜那里商量事情,于是我们便一同结伴走进了大都督府。

进入府内后,我们在偏厅等待着,没过多久,周瑜就从内室走了出来,笑着说道:“子敬,孔明先生还有这位小哥,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说完,请我们入座,并对外面喊道:“来人,上茶!”这时,诸葛亮站起身来,向周瑜拱手行礼道:“恭喜大都督!”周瑜疑惑地问道:“不知先生所说的喜事从何而来啊?”诸葛亮笑着回答:“蔡瑁、张允二将已被大都督用计除掉,如今曹军水军已不足畏惧了。”周瑜惊诧地看着诸葛亮:“哦,先生竟然已经知道此事了。”诸葛亮微笑着点点头,接着问周瑜:“不知大都督接下来有何打算呢?”

我计划多造些艨艟小船,到时可以自由灵活的迎战,然后多备些火药,然后,还想请孔明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将曹军在江北存放粮草的地方去焚烧了,到时曹军必定会内乱,士气也会低落。

诸葛亮说道:“大都督吩咐的,莫敢不从,我们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告辞了。”我和诸葛亮跟周瑜鲁肃告别回驿馆去了。

到了驿馆,诸葛亮对我说道:“子房,你对去烧曹操粮草有什么想法吗?”

我想了一下说道:“曹操一向好断别人粮草,对自己粮草的看护,必定会派重兵把守,一定得观察好地形,了解清楚后,然后再作打算。”

诸葛亮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

我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派几名特训队员随我一起去探察一下曹操粮草存放的地方,看看是否有防守薄弱的地方。然后,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那就这么办。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启程吧。”

与诸葛亮告别后,我带领几名特训队员出发了。每人都带着一支便携式火器,都挎着一只放火药的包。我们到岸边找了只小舟,悄悄地向北岸划去。

出发几日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北岸。一上岸,我便开始寻找当地的百姓,向他们打听曹军存放粮草的地点。经过一番询问和了解,我们逐渐掌握了大致的线索,并锁定了粮草存放的方向。于是,我们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打听消息。

就这样,我们又行了两日,一路上昼伏夜出,小心翼翼地向着目的地前进。就在这时,一队负责押运粮草的曹军部队从我们身后远远地走了过来。我们立刻警惕起来,迅速找到一处藏身之地,静静地等待着。待粮队远去后,我们才小心翼翼地出来,继续跟踪在粮队的后方。我心中暗喜:“这肯定是往存放粮草的地方去!”我低声对身边的几名特训队员说:“大家都不要出声,悄悄地跟上去。”

我们紧跟其后,保持着一定距离,以免被发现。大约跟了七八里路,终于,远远地看见了一座硕大的粮仓。粮仓周围有许多曹军士兵看守,人数众多,戒备森严。我们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制高点,悄悄地观察着粮仓的情况。只见这座粮仓选址极佳,三面皆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只有一个进出口,防守严密,可谓铜墙铁壁、易守难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