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借箭
到了大概午夜时间,雾气越来越大,江面上雾气腾腾,事物都看着很朦胧。诸葛亮心中暗自思忖:“时机已到,是时候行动了。”他对一军士说道:“命令各船大张旗鼓的向曹军水军大寨方向前进。”
行了大概二三里的方向,诸葛亮下令让各船军士开始呐喊,将锣鼓敲打起来,动静越大越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军这里,士兵都在休息,只有几个哨兵在来回巡逻。一个哨兵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睁大眼睛往江面上看去,模模糊糊有些许火把的亮点,隐约的还能听见一些嘈杂的喊杀声。他的心中涌起一丝不安,转身慌忙去汇报给巡夜的将领。
将领赶紧去中军大帐禀报,曹操此时在大帐中还未休息。听到禀报后,他的脸色变得凝重,心中暗自嘀咕:“难道是孙刘联军来袭?”他急忙叫来几位亲信大将,一起来到水军大寨瞭望点,向前方看去,火光点点,似有不少战船。
曹操心中暗自思忖:“对方的来意不明,先观察一下再说。”他吩咐道:“待敌战船靠近给我弓弩射之,将其射退。”一位将领开始指挥岸边的弓箭手搭箭准备,看着火光快速向岸边驶来,急忙喊道:“放箭,快放箭。”
箭矢铺天盖地向火光处射去,那些火光亮处不但没有停止,还继续向前急速驶来。将领心中暗自嘀咕:“对方难道不怕箭矢?”他更加着急地喊道:“快射,都给快点射。”
在战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如雨点般向江面上的火光处射去。火光处的喊杀声和呐喊声越来越大,仿佛有无数的战船正在逼近。
曹操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暗自思忖:“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要进攻还是有其他的计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仿佛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而在火光处,诸葛亮的心中充满了自信和冷静。他知道,这是一场心理战,他要让曹军陷入恐慌和混乱。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军箭射了几轮后,大船一侧有些倾斜了,诸葛亮命令将船转向另一侧,然后让军师更大声的叫喊和敲打锣鼓,曹军见到船只不退还向前,更没命的射箭,不出一会儿,大船的稻草上射满了箭,鲁肃在船上已经吓得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哆哆嗦嗦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战战兢兢地看着诸葛亮,心里想着这可如何是好?他们现在身处险境,随时都有可能被曹军发现并攻击。他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一边颤抖着声音对诸葛亮说道:“先生,咱们还是赶快往回走吧!再过一会江面雾气就会消散,到时候咱们就是想撤退也来不及了!”诸葛亮却依然镇定自若,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安慰道:“子敬,不必惊慌。此时我们只要安心在这里饮酒等待即可。”鲁肃听了这话,心中虽有些疑虑,但见诸葛亮如此从容自信,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好无奈地坐下来与诸葛亮一起喝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大船开始往下沉,因为船上的稻草已经插满了箭,重量大大增加,吃水也变深了许多。此时,江面上的雾气逐渐散去,视野变得清晰起来。诸葛亮观察四周环境后,认为箭已足够,便对鲁肃说道:“箭已经够了,可以往回走了。”鲁肃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大船的稻草人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诸葛亮微微一笑,随即下令各大船迅速掉头返回,并吩咐士兵们齐声对着岸上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
岸上的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气得破口大骂:“可恶的家伙!竟然用这种奸诈的手段骗取我的箭!”他愤怒地挥拳跺脚,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恼怒。但此刻后悔已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诸葛亮带着满载而归的船只渐行渐远。
天也开始亮了起来,天边露出鱼肚白,军士们在船上有说有笑,子敬,你看这次是不是能给大都督交差了,鲁肃也佩服的看着诸葛亮:先生神鬼之策,不费吹灰之力,获得这么多支箭。我所远远不能及啊。我也赞赏的看着是否孔明,在这个信息闭塞,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能算出什么时间会出现什么天气,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就是我所在的文明时代也不可能预报的这么准。
船队行驶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后,渐渐能看见水岸线了,到了岸边,周瑜已经得到消息,在岸上等待着,船停到岸边,周瑜看着这一只只插满箭的大船,顿时愣在哪儿。
“大都督,每只船上有5000多支,20条船十万余支箭,在此交付大都督军令,大都督请验收箭支。”
周瑜缓过神来,看着已经从船上摘下堆放整齐箭支,抽出一支看了看,真是好箭啊。突然周瑜看着一堆堆箭支脸色一变,心里想这孔明到底是人还是神啊,以后其必定是我们的心腹大害啊。想到这,周瑜感觉胸口有些堵的上不来气。
周瑜脸色的变化,诸葛亮都看在眼里,然后对周瑜说道:“十万支箭就给大都督了,希望大都督能再接再厉,早日打败曹军。”
互相拱拱手告辞分别。
周瑜的脸色变得阴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诸葛亮的嫉妒和恐惧。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会让诸葛亮陷入绝境,但现在看来,自己反而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
诸葛亮的坦然和自信让周瑜感到不安。他意识到,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而我对诸葛亮的佩服和欣赏则更加深了一层。他的智慧和才华让我感到惊叹,他的神鬼之策让我大开眼界。
诸葛亮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坦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而周瑜的脸色变化也在意料之中。
在这一刻,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让我感到敬佩,而周瑜的嫉妒和恐惧则让我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