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攻南郡
自实施我所建议之措施以来,荆州城周边荒地近乎皆已开垦并种满农作物,且于大力鼓舞商业之后,商人积极性亦大幅提升,荆州市场遂异常繁荣。不仅陆路贸易兴盛,水路漕运生意亦蒸蒸日上。军队粮草储备充足,百姓负担大减,其耕作积极性亦随之增大。
此日,诸葛亮向刘备进言:“主公,夺取西川之地之计划宜提上日程矣。荆襄之地虽交通便捷、沃野千里,粮食储备资源丰厚,但北方有曹操,东南面孙权亦对荆州觊觎已久,欲占为己有。从战略角度观之,实乃腹背受敌之势,于地利而言对我方甚为不利。”诸葛亮稍作停顿,续道:“若欲出征西川巴蜀之地,南郡乃是西进巴蜀必经之路,故必先取南郡方可打通西进之路,以绝后顾之忧。”
刘备听后,非常赞同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但是他也有忧虑地说道:“南郡城高墙厚,又有曹仁坐阵,曹操临走时一定会嘱咐他好好守城。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和实力来看,想要攻克实属不易啊!还需要军师仔细思考、认真谋划一下。”
另一边,东吴这边,周瑜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这天,他正在府邸中小憩休息。鲁肃前来探望,关切地问道:“大都督,您的身体可好些了吗?”周瑜笑着回答道:“多谢子敬关心,我已无大碍。你今日前来,是否有要事相告?”鲁肃点点头说:“是的,大都督。据探子回报,刘备最近正在积极整备兵马,储备粮草,似乎正准备攻打南郡。”周瑜一听,顿时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说:“哦?上次我们设下计谋,却被他们识破,实在令人耻笑。此次刘备要攻打南郡,我们绝对不能让他得逞。若是被刘备取下南郡,那么荆州的归还恐怕就遥遥无期了。”
"大都督何出此言呢,刘备拿下南郡后不就可以顺江取西川之地了吗?何故阻拦呢,"鲁肃疑惑不解地问道。
周瑜微微一笑,摇着羽扇道:“子敬,我向你保证,刘备即便拿下西川之地啊,他也不会心甘情愿将荆州之地拱手让给我们东吴的。刘备可是个枭雄啊!他胸怀大志,有夺取天下之心。若真让他得了西川之地,那他必定会以荆州作为根据地,图谋更大的霸业。
到时候,他不仅可以顺势夺下汉中,窥视中原;还能凭借荆州和巴蜀之地的富庶资源,积蓄实力。倘若刘备大军沿江东进,而荆州又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那么,东吴必然会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鲁肃听得连连点头,但心中仍有疑虑,忍不住问道:“大都督意欲何为呢?可有具体计划?”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我欲替刘备攻打南郡,待我军攻下南郡后,便可切断西川与荆州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刘备便无法顺利入川,其势力范围也会被大大限制。到那时,我们再从长计议,谋取荆州。”
鲁肃恍然大悟,对周瑜的智谋深感佩服,忙问:“大都督,此计甚妙!只是,如何才能说服刘备答应此事呢?”
周瑜自信满满地道:“这便是我请你来的原因。我想让你随我一同前往荆州,与刘备、诸葛亮等人面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他们答应了,那我们便大功告成了。”
鲁肃立刻应承下来,表示愿意听从大都督的安排。两人商议已定,决定次日便启程前往荆州,展开这场惊心动魄的外交博弈。
翌日,周瑜和鲁肃带领几个随从来到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在府衙等待着。
周瑜和鲁肃进入大堂后,对刘备拱手行礼道:“皇叔,别来无恙!今日特来探望。”
刘备起身回礼:“大都督客气了,上次发生之事,实属误会,请大都督切勿挂在心上。”
周瑜微笑着说:“哪里,哪里……”
寒暄几句后,周瑜切入正题:“我听说皇叔即将要攻打南郡,不知是否真的?”
刘备坦然回答:“确有此意,不知大都督有何指教呢?”
周瑜眼神坚定地说:“上次发生误会,我于心不忍。此次南郡,我有心替皇叔攻打,不知皇叔是否应允啊?”
刘备一听,心中暗自欣喜,但表面上还是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大都督有此想法,我们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同意呢?大都督只管去取便是。”
周瑜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皇叔了。”说完,他带着鲁肃转身离去。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刘备与诸葛亮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场外交博弈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接下来,就看周瑜如何应对南郡之战了。而对于刘备来说,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好,一言为定。”周瑜自信满满地说道。“一言为定。”诸葛亮也是一脸淡然地说道。
随后,刘备和诸葛亮将周瑜和鲁肃,送到城外,在途中,诸葛亮小声对鲁肃说:“子敬,回去后,你一定要提醒大都督,南郡是曹军大将曹仁在驻守,此人善于守城,且有勇有谋,不可轻敌。大都督虽然水军排兵布阵无人能敌,但在陆上打仗并非都督之强项。万望小心,如果进攻不下南郡,可派人来报信,我们一定会帮助大都督攻城的。”鲁肃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回答道:“多谢先生好意,我一定会提醒大都督的。”
周瑜和鲁肃回到东吴后,便着手开始准备出征南郡。他们在商议军事战略的时候,鲁肃对周瑜说道:“出城时,孔明让我提醒大都督一定小心从事,说大都督水战无敌,陆战一般,恐怕不是曹仁的对手。”周瑜听到这话,顿时有些生气,心想自己也是身经百战之人,岂能被诸葛亮小瞧?于是,他反驳道:“诸葛村夫,竟敢如此轻视于我!我倒要让他看看,我是怎么夺下南郡的!”
另一边,曹操在南郡休养了一些时日之后,觉得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便决定返回许都。临行前,他递给曹仁一个锦囊,并嘱咐道:“此乃吾之锦囊妙计,若遇危急时刻,拆开一看,便可依计行事。”曹仁接过锦囊,小心翼翼捧在手里,表示定不负丞相所托。曹操微笑着拍了拍曹仁的肩膀,鼓励他奋勇杀敌,守卫好南郡。随后,曹操便带着一队人马,踏上了回许都的归途。
此时,刘备和诸葛亮正在荆州城中等待时机。他们知道曹操离开南郡肯定会嘱咐曹仁的,诸葛亮深知周瑜非常的自负,定会亲自领军攻打南郡。他知道周瑜会在与曹仁的战斗中吃亏,所以特意叮嘱鲁肃提醒周瑜小心行事。这样一来,以周瑜的性格,就更不会听从鲁肃的劝告。而曹操虽然离开了南郡,但留下了锦囊妙计,这无疑又给这场战争增添了几分变数。一时间大战一触即发。
经过数天的精心筹备,周瑜终于率领着十万大军,沿着水路和陆路同时进发,目标直指南郡。他骑在马背上,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当他们抵达南郡城下时,周瑜下令军队后退十里,安营扎寨,并决定于次日展开攻城之战。夜幕降临,黑暗中一支神秘的军马悄然无声地向着东吴大军的营地逼近。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最后,他们下达了命令,让弓箭手射杀两名站岗放哨的士兵,然后轻轻挪动营寨的大门,大声喊道:"冲进去,活捉周瑜!"紧接着,曹仁带领着军马冲进了东吴的营地。然而,进入之后,他们发现整个大寨异常安静,竟然没有一个人影。此时,曹仁突然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圈套:"不好,我们中计了,赶快撤退!"话音未落,无数的箭矢从四面八方飞射而来,曹军顿时倒成一片。曹仁见状,立即指挥兵马向防御薄弱的地方杀去。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周瑜的呼喊声:"曹仁这个蠢货,早就知道你会前来偷袭,看你还能往哪里逃!"
曹仁一听,赶忙归拢军士拼命往外突围。杀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