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选将
益州境内的众多城池犹如繁星点点般散布于广袤大地之上,而此时它们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献城归降这一令人振奋之举。刘备深知百姓乃国之根本,他马不停蹄地亲自前往每一座归顺之城,以其宽厚仁德之心安抚着城中民众那颗因战乱而惶恐不安的心。
不仅如此,刘备还展现出卓越的用人智慧,他大胆启用了当地一些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官员,让他们得以继续肩负起管理本辖区事务的重任。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民心,也使得新纳入麾下的地域能够迅速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繁荣。
处理好各项事宜之后,刘备毅然率领着气势如虹的大军向着成都进发。一路上旌旗飘扬,士气高昂,仿佛能踏平一切艰难险阻。与此同时,他不忘给自己远在葭萌关的将士们以及镇守荆州的关羽送去书信,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一连串胜利的喜讯传递给他们。
当我们收到来自主公的信件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那薄薄的信纸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我们热血沸腾。大家紧紧攥着手中的书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大业即将实现的辉煌景象。
许昌城那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的丞相府内,此时正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氛。只见曹操高坐在主位之上,其左右两侧分别坐着诸位大臣,他们面色严肃,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前方。
正当众人激烈商讨之时,一名神色匆匆的斥候如疾风般闯入大堂,单膝跪地,抱拳高声禀报:“启禀丞相大人!刘备大军现已成功占据益州!”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堂中炸响,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
曹操闻言,脸色骤然一变,他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好个织席贩履之徒,竟然能有如此能耐,先后占据了荆州与益州两大地盘!此等贼子,若不速速剿灭,日后必成大患!吾定要亲自率领大军将其彻底铲除!”说罢,他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下令道:“传我军令,命夏侯渊将军即刻统率十万精锐大军,以张郃将军为先锋,迅速从雍州直取汉中!本相则亲率三十万雄师自许昌出征,坐镇雍州,统筹全局!不得有误!”
话音刚落,曹操便挥手示意身旁的传令兵赶紧去传达命令。夏侯渊与张郃二人接令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在雍州开始大规模地招募士兵,并积极筹备粮草军需等物资。短短数日之间,一支由十万将士组成的威武雄壮之师已然集结完毕。
旌旗飘扬,战鼓雷鸣,这支大军宛如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朝着汉中方向挺进。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震耳欲聋,所过之处皆引起民众侧目观望。夏侯渊端坐于战马之上,威风凛凛;张郃手持长枪,不可一世。
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风尘仆仆地行进着,终于来到了汉中边界。望着眼前这片广袤而险峻的土地,夏侯渊神情凝重,他深知此次征战任务艰巨。于是,他果断地下令让军队暂时停下前进的步伐,并迅速召集众将领前来商议接下来的进军策略。
营帐内气氛紧张而严肃,众将们围绕着地图展开激烈讨论。就在这时,张郃挺身而出,向前迈进一步,双手恭敬地拱起,对夏侯渊说道:“将军,据末将所知,汉中之地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若要顺利进军,必须抢占先机。末将愿亲率一支精锐军马,率先攻打并占领前方的重要关卡,以此站稳脚跟,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待我们占据有利地形之后,将军您便可率领主力大军徐徐行进而来,如此一来,胜算必然大增!”
夏侯渊微微眯起双眼,仔细聆听着张郃的建议。他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嗯,儁乂所言甚是有理。既然如此,本将就调拨给你一万五千名精兵强将,由你统领前往定军山建立营寨,抵御敌军。切记不可轻敌冒进,一定要稳扎稳打。本将随后便会率领其余大军前去支援于你。”
得到命令后,张郃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他立即集结所部兵马,清点人数和装备,然后率领这一万五千名精兵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定军山疾驰而去。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这支英勇无畏的队伍很快消失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
刘备坐在成都城的议事厅内,眉头紧锁地听着探马的禀报。据探马来报,曹操派遣了夏侯渊与张郃这两位猛将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抢夺汉中,并企图进一步攻打益州。刘备深知局势危急,立刻召集众将举行紧急军事会议。
大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皆面色严肃。刘备环顾四周后,缓缓开口问道:“今闻曹操派大将夏侯渊领兵十万进入汉中,气势汹汹,直逼我益州而来。诸位可有什么良策能够抵御敌军?”话音刚落,只见诸葛亮稳步走出队列,拱手施礼后说道:“主公,曹军此次来袭汉中,定军山必定会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要冲之地。定军山地理位置险要,其得失关乎整个汉中战局的胜负。若能掌控定军山,则我方在汉中的形势必将大为有利。因此,臣建议当下应迅速派遣一员大将统率兵马从阳平关出发,径直挺进定军山,占据战略要点;同时再另行派出一路人马迂回到定军山的侧翼,伺机发动进攻,打乱曹军部署。如此一来,便可形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让曹军难以应付。”
刘备微微点头,对诸葛亮的计策表示赞同,接着又问道:“军师此计甚妙!只是不知应当分别派遣哪位将军率军前往为宜?”一时间,大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众人开始交头接耳,低声商议起来。
“侧击定军山的军马就交由子房前去。主公您可以下令让他从葭萌关出发,隐秘行军,巧妙地迂回到定军山的侧翼位置,等待时机成熟之后,猛然发动雷霆一击!”诸葛亮羽扇轻摇,面色凝重地向刘备进言。
刘备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这个策略。然而,当谈到出阳平关的这一路人马时,诸葛亮却面露难色,有些犯愁地说道:“关于这一路,我一时间还真没有想好合适的人选。翼德如今正在阆中屯驻兵马,云长则远在荆州镇守一方,而孟起和子龙也都各自在外抵御敌军呢。”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际,忽然下方站立着的一名老将挺身而出,朗声道:“主公,末将愿领此重任,率兵前往定军山迎敌!”众人定睛观瞧,原来此人正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将黄忠。
诸葛亮看着黄忠,微笑着劝道:“老将军啊,您年事已高,况且此次据守定军山的乃是曹军名将张郃,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依我之见,还是派人去到阆中,请翼德出马前往拒敌更为妥当些。”
黄忠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懑之情,大声反驳道:“军师怎能如此小觑于我?我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想当年,我双臂尚可拉开三百斤重的硬弓,提刀上阵冲锋杀敌更是不在话下。今日我愿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拿下定军山,甘受军法惩处。恳请主公与军师应允我此番出征定军山!”说罢,黄忠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刘备和诸葛亮,眼中满是决绝之意。
只见那营帐之中,气氛凝重而肃穆。众人皆神情专注,聆听着主公的部署。此时,主公目光炯炯,凝视着眼前那位白发苍苍却依然威风凛凛的老将军——黄忠,朗声道:“老将军勇气可嘉!此次出征,老将军将亲率五万雄师,且有孝直先生与您同行,共赴定军山之役。”黄忠与法正双双拱手作揖,齐声应道:“遵命!”
次日清晨,天色尚未大亮,成都城外已是旌旗飘扬,战鼓喧天。黄忠与法正二人身先士卒,引领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城而去,直奔定军山方向。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远在葭萌关的我收到了主公快马加鞭送来的书信。展开信纸,上面字迹苍劲有力,清晰地传达着主公的命令。原来,主公允我率领一支军马绕道至定军山侧翼,与黄老将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一举攻破敌军防线。
我合上书信,转身看向身旁英姿飒爽的赵云,郑重其事地说道:“子龙啊,主公已下令让我率军迂回到定军山侧面,与黄老将军协同作战。这葭萌关就托付给你了,务必严加防守,绝不能放曹军一兵一卒入关!”赵云双手抱拳,神色坚定地回答道:“子房兄请放心前去,云必当誓死守卫关隘,不辱使命!”言毕,我便匆匆走下城楼,开始着手点兵事宜。
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筹备,我终于集结好了特训队以及五千精锐军马。这支队伍个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充满了斗志。趁着夜色的掩护,我们悄无声息地出发了,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定军山进发。一路上,月光如水,洒在将士们坚毅的脸庞上,映照着他们勇往直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