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计 - 奸商娘子 - 竹筒糯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奸商娘子 >

第一百章 计

算了,想不通的是就别想了,晾衣服吧。

她晾好床单后,黎尘也做好早饭了。

“吃早饭了,还待在那么干什么?”黎尘看着还坐在小院中的木桌旁的袁青喊道。

说着的,现在袁青看到他,都会有后遗症,既然大家都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也不可能一辈子不碰面,她无奈起身朝堂屋走去。

“走这么慢,饭都凉了。”他似乎有些嫌弃的说道。

“凉了不好吗,那么烫,怎么吃呀?”袁青低着头,虽然不敢抬头看他,但是输人也不能输阵。

不管距离有多远多近,始终都是会到头的,她走到桌前,坐下,眼睛一直都保持不看他,真是,什么时候,她也会害羞了?

黎尘看她那副和往日不同的低头模样,却又看见她瓷白的脸庞,染着浅浅红晕,似乎看穿了一般,唇边淡染笑意柔声道:“好了,吃饭了。”

“哦。”袁青点着头,伸手拿碗款,他们不是对面而坐,而是左右而坐,只要眼角不偏,应该少有看到,于是袁青微微抬头,吃饭……

两个人各自吃着饭,没有语言。

煤在秋州城,买卖交易上了正道,是该往别的地方开发市场了,那么下一个地方就是柳州,离碧连村最近,翻了一座大山,就是柳州境内。

“黎哥哥,袁姐姐你们要去哪?”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到小屋外时,看到两个人,一人身上背着一个包袱,似要出远门的样子。

“小远呀,我们要去柳州。”袁青看着他,笑道。

“柳州?去那里干什么?你们还会回来吗?”萧远问。

“当然会回来了。”袁青道。

“恩。”他对女子点了点头便看着对面的男子道:“黎哥哥,那时你们说好,若是你们要回秋州城,要带着小远与姐姐一起去,你可一定要回来呀。小远等着你们呢。”

“恩。”男子淡淡点头。那时,他们就说好,等到碧连村的煤矿不需要他们打理了,他们要出秋州城了。就带着萧茉与萧远也一同回去。

“恩,袁姐姐你们要去多久?”萧远问道。

“没有多久,可能过几天就能回来了。”袁青道,他们只是去那里谈生意而已。

“早去早回呀。”萧远含笑道。

于是,两边相别。他们趁着太阳初升的朝气走出碧连村,萧远在他们身后,送别。

在他们去柳州之前,就有人拉着煤块去柳州推销了,柳州的民风没有秋州的民风开放,主要是秋州去年有报纸可传播观看,民智慢慢开放,而柳州没有,人们还是如往常那般,思想是比较排外的。因此煤块在柳州推行不如秋州快。

块煤先行,生意后谈。因为袁青在柳州没有商铺,她也不想在此开设商铺,既然没有商铺,就只能将煤块大批卖给愿意贩卖煤块的商人,让他们从自己的煤矿买煤,然后拿去柳州卖给百姓。

只要有利可图,总是会有人愿意冒险。当下最重要的是,让煤块在柳州被人们所接受,只要人们接受了。这些煤块,不愁没有人来要。

两人身上行李不多,是一路步行去柳州的,天气晴好。万里无云,翻过一座大山,便是走到柳州。天源国,国泰民安,倒是少有山贼,那时候袁青被山贼抓去。那伙山贼只是临时起意,如今已被剿灭,各自流放了。

“好累呀。”为了尽快到达柳州,两人是选择走最近的路,直接翻山,袁青跟在黎尘身后,口中不断哀嚎。

“真是没用。”走在前面的男子不由停下来等她,口中不忘轻骂。

“是呀,我就是没用,怎么了,有错吗?”袁青突自自嘲,不理会他的讥讽,继续慢慢走。

“有大路不走,偏偏选来爬山,现在知道累了?”黎尘轻声斥责道。这山路虽然近,却也及耗体力,他自然不觉得什么,可是袁青才走到半山腰,就一路喊累。

“我……爬山有什么不好,可以观赏一下这山间的风景不是吗?”她转移话题,看着这山中清脆的绿意,心中舒适。

“嘴硬。”淡淡吐出这两个字,他伸手拉过她的手,“小心一点。”她差点就要摔倒了。

“哦,我走不动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袁青顺势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她的脸色红扑扑的,许是这天上的太阳不见得很小。“早知道带瓶水来就好了。”不过这个时代似乎没有瓶子。

“渴了?”黎尘没有坐在地上,低头看着她,淡声道。

“口干舌燥。”她亦是抬眼看他。

“那就快走,到了柳州就能喝水了。”他说着,伸手将她拉起。

“让我休息一下不行吗?”袁青哀嚎道。

“你不说你渴了吗?”他头也不回,拉着她的手往前行着。

“我……”她不知要说什么了,借着他拉住她的力量,慢慢朝前走去。

自从那一夜后,他们似乎比以前要亲密许多……

好不容易来到柳州,袁青早已累趴,要不是黎尘一路拉着她,她怕是要睡死山间,找了一个地方,喝了一碗茶,算是休息,于是两人接着赶路,来到离他们最近的县城内。

煤块就是先运到这个县城来推销的,毕竟这是柳州离碧连村最近的县城,煤块来这里推销有了五天,这里没有报纸这样的信息传播工具,推销煤块的结果有些不尽如人意,人们对煤块的认识,还在相互传播中。

两人来到这座县城是下午时分,此时大街上,行人寥寥,生意亦是冷清,毕竟这只是小县城,人不是很多,经济也不甚繁荣。

看到这个景象,袁青不禁心头有些失落,她既然要卖煤,自然希望有很多人来买煤,而这个街上,人如此之少。对于任何一个商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景象。

“咦,听人说秋州城那边有人卖煤,而且这几天卖煤的人也来我们这里卖了。”

“前几天,就在这街上有人说,每个都能不要钱得到两斤煤,哈哈,当时,我儿子我女儿都去领了,我们家有十斤煤。”

“你他妈真是厉害,我头脑怎么就没你的好呢?要是我也叫我儿子去领一回……”唉,那人叹一口气。

少有几人在谈论煤块的事情。袁青也是大致听了一下,也没有贸然上前,现在她只期望有某些聪明人,看到煤块这种东西能带来财富,然后煤块就有销路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时毋庸置疑的,像秋州多山,然后大量发展水果,柳州就要好一些,是个水田之乡,大米与蔬菜是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柳州也有很多富商,要是能与这些富商之中的某些个有前见之明的富商,合作卖煤,似乎也不错。毕竟煤也是个比较赚钱的东西。不过,袁青目前只在秋州混过,柳州有哪些富商,她并不清楚,也不了解。

看来只能够利用自己优势,来吸引别人,走上这条卖煤之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