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陆游 - 宋词三百首 - 逸闻 雨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宋词三百首 >

第64章陆游

第64章陆游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1玉瀣(xiè)2行穿竹,卷罢《黄庭》3卧看山。贪啸傲4,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5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1斟残:倒尽,喝完。2玉瀣:泛指美酒。3《黄庭》:道家经典,专讲养生之道。4啸傲:无拘无束。5造物:古时认为天造万物,此处指最高统治者。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陆游闲居山阴故居时所作。词的上片写他悠闲散淡的隐居生活:畅饮美酒、闲阅经卷、漫步竹林、卧榻看山等,抒发了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情绪。下片写他过隐居生活是迫不得已,表现了他对南宋统治者排斥爱国志士,推行卖国投降政策的强烈不满。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作者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

浪淘沙丹阳1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2。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3。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4。

注释

1丹阳:在镇江之南,旧属镇江府。2“阳关”句:化用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意。3行人:远行之人。4“安得千寻”二句:东吴用大铁锁横锁江面,以阻晋兵。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离别之词。词的前三句写离别宴上情景,绿树长亭,阳关旧曲,不堪伤心。下片正面抒发离愁别怀。销魂黯然,清泪沾巾,自应不免。妙在以江水喻恨,两相平分,而欲以千寻铁锁阻之。这首小令,开篇回忆往昔我送友人,接着跌进一层,状绘今日友人送我,最后通过幻想来写不忍分离,把别意写得缠绵悱恻,读来颇有余味。

钗头凤

红酥手,黄(téng)酒1。满城春色宫墙2柳。东风恶3,欢情薄4。一怀愁绪,几年离索5。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yi)6鲛(jiāo)绡7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8难托。莫9,莫,莫!

注释

1黄縢酒:宋时官酒,用黄纸封瓶口。2宫墙:指沈园的围墙。3东风恶:暗喻美满婚姻被其母破坏。4薄:短暂。5离索:离群索居。6浥:湿润。7鲛绡:手帕。8锦书:指情书。9莫:罢。

经典赏析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离妻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全词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各个时期不同阶层的读者,它巧妙地将男女双方的哀怨愁苦融为一体,感情表达更深切真挚,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和共鸣。它将作者的滔滔激情倾诉得淋漓尽致,语言晓畅清新、质朴贴切、准确传神地表达出词人复杂的心理。

相关链接

陆游情殇沈园

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成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可是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儿媳,她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诚。

绍兴二十一年(1151),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绍兴城南的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婉夫妇,两个人都非常难过。“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于是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哀婉动人的《钗头凤》(红酥手)词。1152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看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同年秋,她便抑郁而终。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2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1无主:无人过问、欣赏。2更著:已遭到,又加上。

经典赏析

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四年后,他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此词里的梅花,正是他受到打击后心境的写照。作品虽是一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作者不幸遭遇的形象化。下片托梅寄志。词人以“春”、“群芳”隐喻当时的官场,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战斗精神;“香如故”则表达了词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

这首咏物词达到了物我融合、主客观统一和谐的境界,结句寓意深远。全词用清俊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花的品格、姿态,极具审美价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