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轰炸英军 - 穿越1879 - 狼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196章轰炸英军

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找上门,到总统府紧急求见李经述,是因为**问题。英国因为中国和德国结盟瓜分沙俄,又没加入协约国,企图挑起**问题,但显然,英国这一次惹错人了!!

李经述知道,英国人觊觎中国的领土**很久了。**自治区,古称“蕃”,简称“藏”,首府拉萨,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

在历史上,**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行使着有效管辖。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康熙年间起称“**”至今。

但到了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以每年10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从西南方向推进到中国家门口。1865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派人乔装打扮潜入**,秘密绘制地图。1888年,英国先后以边界纠纷和通商为借口悍然入侵**腹地,用机枪大炮屠杀手握大刀、长矛、火绳枪的**抵抗力量,并一度占领拉萨。时任英属印度总督寇松是始作俑者,为了赶在俄国人之前在**树立“影响和权威”,力图把**变成英属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

在撤出拉萨前,英国侵略军用武力强迫**地方政府签署了《拉萨条约》,试图把**变成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这份条约即使在当时也是非法、无效的,但侵略者还是以此为借口从清政府榨取了大笔赔款,并在**边境重镇亚东部署军警。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英国人趁火打劫,不仅在**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和特权,而且处心积虑地拉拢**上层,挑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到了中华帝国时期,因为**还是地处偏远,英国政府代表、英印殖民政府外交政务秘书麦克马洪估计中国无力守护**,提出把**划为“内藏”和“外藏”,试图割裂**和中央的联系,他还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东段向北推移约96公里,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划归英属印度。朱尔典来找李经述,正是为了麦克马洪私自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还有部分印度雇佣军进入了**。朱尔典解释说:“这条界线并不代表英国政府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就请英国政府将麦克马洪撤职查办!”李经述斩钉截铁地说,他警告朱尔典:“中国人从来不惹事,也从来不怕事!”

朱尔典说:“这个,麦克马洪在议院关系匪浅,而且和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私交不错!恐怕很难。”

李经述警告朱尔典说:“既然如此,那就不用谈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不容任何国家挑衅的,哪怕是大英帝国!英国得为接下来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朱尔典怎么也想不到,李经述这几句话代表了一场战争。英国政府也没料到,这时候中国敢于和世界老大帝国英国开战!

高原的阳光刺透薄薄的云彩,将白晃如银的光芒洒向大地。在**江孜,中国五万新军的指挥官是蔡锷与蒋百里。蔡锷指挥三万步兵和一万骑兵,蒋百里指挥大约一万炮兵。本来,老当益壮的聂士成主动请缨,还让陆军总长段祺瑞到总统府找李经述,要求学飞将军李广,老骥伏枥,再战沙场。

李经述没有答应。他对段祺瑞说:“你转告聂将军,我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和忠心。聂将军是一位真正的国家军人,自身清廉严谨,为官正派。他练就的武毅新军,也是国家之顶梁柱,是依靠他的人格力量凝聚在一起的。但聂将军以及他的各路将领,都是老淮军出身,虽然经历了大刀长矛到洋枪洋炮的变革,但客观地说,他是一个半冷兵器半近代化的军事统帅,新式军操和老旧指挥观念存在极大的矛盾。可以这样说,聂将军是一位旧时代的好将军。这次中国要面对的,是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和装备精良的英军,英军的整体素质,不是西班牙军队或古巴军队能比的。我看还是要给年轻人机会。蔡锷与蒋百里就不错,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

江孜县是千年古城,地处**南部,在日喀则市东部、年楚河上游。地势南北高,中西部低,平均海拔四千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

1909年五月,气温回暖,乃钦康桑雪山已经融化,年楚河解冻,潺潺的流水很干净,顺着峡谷河道里的鹅卵石流下。英军的先头部队一个营,三百余人。由印度殖民地军团的约翰・卡梅伦上尉带领,还有三千印度仆从军跟随。约翰三十岁左右,八字胡子翘起。一脸自信。他在印度多年,对**的地形很熟悉。英军入侵**,很快越过了年楚河的峡谷,占领了距县城2公里的帕拉农奴主庄园。这里是旧**八大贵族庄园之一,约翰把指挥部设在这里。

蔡锷的军队据守位于江孜县城中心的宗山。一连几天,数百英军对中国的军队进行骚扰战术,不断地用少量英军和大量印度仆从军进攻中国的军队阵地,但又不敢太过于冒进。因为他们发觉中国的军队火力很猛,尤其是炮兵,在后援密支那英军没来之前,他们不敢冒然进行决战。1909年,中国早已经建成了以军工企业为龙头的基本工业体系,其中包括金属采冶、机床制造、化工、造船等。加上留美归来的人才,具备初步的研发能力,这时中国产的迫击炮接近二战迫击炮水平。蒋百里还在李经述的指导下,丰富了炮兵理论。炮兵们都知道,火炮的威力由精度、射程、射速、弹种、弹药威力、火炮战术使用综合衡量。全军还用上了能够用于炮击指挥的地图,这在当时也是很先进的!

中国的军队装备了克虏伯七五炮十六门、克虏伯六○炮三十二门、格鲁森五七陆路快炮(野炮)与过山快炮(山炮)共约三十二门、克虏伯三七快炮三十六门左右。炮弹约分四种:开花弹(榴弹)用于摧毁炮台、营垒、城墙;子母弹(榴霰弹)攻击敌人密集队形;葡萄弹攻击冲锋散兵;实心钢弹作击穿钢甲铁甲船使用。

当时,中国步兵装备天龙重机枪,火力很强,接近英军水平。蔡锷熟悉了英军的战术后,两天后下命令对英军反攻。

两天后,本来中国士兵就对英军这些天的攻击压抑了很久,现在终于轮到他们进攻了,所以爆发出了比平时多几倍的火力,猛攻英军的阵地。

约翰没料到中国的军队竟然会这么快就开始反攻,和英军拼火力。中国和英国很多年没交战,他在印度久了,对中国的军队认识还停留在晚清的阶段,以为大炮一轰中国的军队就会溃逃。蔡锷不希望首战中国的军队出现太大的伤亡,还把莱特兄弟研发的军用飞机都用上了,这些军用飞机由铁路从成都运到了江孜。

蔡锷命令四艘军用飞机携带着大量的**,开始向着江孜的帕拉农奴主庄园飞去,去轰炸英军的指挥部。当时的飞机虽然不是很快,但还是比飞艇的速度很快。当四艘飞机飞到帕拉农奴主庄园上空时,英军看到之后都是一片震惊,他们想不到中国的军队竟然会有这高科技的玩意,而他们没有专门用于对付飞机的武器,所以他们非常被动。

约翰一把揪住副官朗吉格的衣领,咆哮道:“上帝呀,这张着翅膀的钢铁怪物是什么东西?怎么上面还有炸弹和机枪?”

副官朗吉格也一脸无辜,不知道飞机为何物,他惊恐道:“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中国人秘密开发的新式武器。”

飞机上的中国士兵,不慌不忙,不断地把炸弹往英军指挥部的房子上扔。“轰隆”巨响,地动山摇。地面上的英军看到飞机扔炸弹就开始分散开来四处跑,部分没有及时的分散英军喊着“上帝呀”,狼奔豕突,有一些跑得慢的,被炸了粉碎。至于那些印度的阿三仆从军看到飞机更加震惊,感觉就像是一只会拉炸弹的大鸟,愣愣望着炸弹从他们的头顶扔下来,大量的印度仆从军被炸死炸伤,最后整个指挥所的英军都被炸得哭喊上帝,地到处躲避炸弹,英军的指挥所上空黑烟滚滚。

中国的飞机不单轰炸英军的指挥所,轰炸了两轮后就朝着江孜中心飞去,把英军已经建好的军事防御阵地给摧毁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