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锋芒毕露的来了
当他们把陈天问的这个下联从头读了一遍后,再开始倒着读一遍。
当他们读完后,他们全都愣住了,我去,这下联还真就是对上了!
随后,他们只看到董如秋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哈哈大笑。
看样子,陈天问对的这个下联,让他非常满意。
既然人家董如秋都满意了,那他们这群观看的人员还有什么评价的资格呢?
难不成,他们认为自己的文采比人家董如秋还高不成?要不,上去跟董如秋比划比划?试一试?
试试就逝世。
董如秋笑完,他对着陈天问伸出手说:“第一联你给我先出的机会,那些第二联就该你先出了。”
陈天问自然不会跟董如秋客气的,于是,他对着董如秋点了下头后,他就拿起毛笔,重新蘸墨,这期间,旁边的人将他之前写的下联拿到了前面与董如秋的上联放在了一起。
当新的宣纸摆好后,陈天问直接在宣纸上写到: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现场的摄影师将陈天问写的整个过程抓拍了下来。
文学界的人看到这个下联后,他们在想,这个下联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呢?
身居宝塔,这四个字,没啥特别的地方,眼望孔明,嗯,这四个字应该能看出一点问题了,孔明,那可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他写出的出师表,至今都在流传着。
再看看后面的几个字,怨江围实难旅步。这几个字什么意思呢?嗯……好像没什么意思啊!
难不成就是字面意思,埋怨江流把自己给围住了,然后无法寸进?
这孔明没事干埋怨这个干啥?他是不是吃饱了撑得?
额……好像不对,之前有个眼望孔明,应该是其他人在眼望孔明,然后说是孔明干了什么,让他寸步难行。
董如秋看到这个下联后,他眼睛微微眯了一会儿,随后,他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于是,他提笔在自己面前的宣纸上写东西。
众人看到董如秋在宣纸上写到: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当董如秋写完这个下联后,他们更加疑惑了。
陈天问的上联写的是孔明把某个人困在某地了,寸步难行,但是,董如秋这个下联又是几个意思?
当然了,在这之前还要看这个这个下联对的到底能不能将上联给对上。
上联身居宝塔,下联鸟在笼中,嗯,意思上对上了,读音也对上了。
其次,上联眼望孔明,下联心思槽巢,一个是看的动作,一个是心里活动,也算是对上了。
最后,上联怨江围实难旅步,下联狠关羽不得张飞,这什么意思?
怨与狠,一个是心里活动,一个好像是动作,关羽、张飞,这两个应该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的人物名字。
这董如秋的下联的最后几个字中对了两个三国的人物名字,什么意思?难不成这个上联有蹊跷不成?
于是,众人这么一想后,他们就开始研究起来,这不研究不要紧,一研究还真就发现了问题。
原来,这上联的那句“怨江围实难旅步”中,江围不就是姜维吗?旅步不就是吕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