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6章
第36章第36章
“这子孙的错怎么还能怪到朕身上来呢?”杨坚嘟囔道,而且神迹怎么能在众人面前说什么得国容易的话呢!臣子篡位又不是从他开始的,难道要自己屈居人下吗!
独孤皇后无奈,这位真是习惯性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如今已经换了太子,只需要控制住李渊,让天音所说的唐朝无法建立,大隋才能有望千秋万代。
【至于隋朝平定南陈,那个时候的陈是什么水平,什么情况,隋是什么情况?陈偏安江南,而隋占据北方和巴蜀,凭借国家体量压也要把陈压死。】
【从其父杨忠发家到杨坚称帝,仅仅两代人,实现了秦始皇家族六代人的夙愿!事实上隋朝跟西晋的得位过程很像,而西晋本质上是曹魏政权的延伸,隋也是北周的延伸。没有经过暴力战争,没有对财富进行再划分,也就导致在上没有对国家机构进行重组,在下没有重新安定百姓,加上隋炀帝本人被其父所造就的虚无繁华蒙蔽了双眼,采用激进的治国政策,隋朝不亡才怪!】
杨广拿剑朝天幕刺去,结果天幕完好无损,“朕怎么被蒙蔽了?如今大隋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国库充裕,不然这些恢宏的宫殿如何能建起来?”他还要建立丰功伟业,父皇分裂了突厥,让这个北面强敌实力大损,他必须比父皇更为优秀!
他很早就把目光放在了东北的心腹大患上,父亲做不到的,他一定能做到!
二世而亡,神迹也不过如此!他可不信这些歪门邪道!
“圣人息怒,这是神迹,若是能透露一些后世之事于大隋而言岂不有利无害?”高颎听到天音说隋文帝得国最为容易的时候靠着大殿的柱子一言不发,生怕被喜怒无常的皇帝注意到,幸好天音不再继续说这件事了。
事实上高颎心里隐约明白何为虚无繁华,文皇帝确实是让国库充盈,朝堂能支配大量钱财,但朝民间征收多少赋税他一清二楚,百姓的日子恐怕不好过,民不平则反。若是这位是个守成之君倒也好说,可登基三年了,明显不可能守成。
【杨坚最大的功绩是让分裂三百年的华夏再次统一。‘统一’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当时南北征伐不断,世人看不到希望,强汉的荣光已经没入黑暗,未来又将如何?秦统一十五年,亡了;大汉四百年,亡了;东晋五十年,亡了。不到五百年的统一时间,可是从汉末以来的分裂混战就持续了整整三百年!三百年里,出现了刘备、诸葛亮、苻坚、桓温、宇文邕……这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天纵奇才都不知前路。】
【似乎分裂才是常态。所以当杨坚南下灭陈时人们发现,原来华夏这片土地不一定要支离破碎,政权林立,他还可以重新统一!】
【所以,仅凭统一华夏这个功绩,杨坚就能称得上‘千古一帝’。更不用说他清丈田地、搜查隐匿人口,客观上稳定了国内秩序;重新统一度量衡,开放盐禁,不收取盐税,方便了百姓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兴修水利,帮助农业发展,设立义仓,防范天灾;分裂突厥,缓和边境危机;整合三省六部制,重视吏治,编修《开皇律》,对肃清朝堂,为后世提供经验……这些是杨坚不可磨灭的功绩。】
既然称得上千古一帝,那怎么还会跟亡国有关系?他又不是秦始皇,大兴土木;又不是汉武帝,穷兵黩武。他勤政爱民,衣食住行都简朴,大隋灭亡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天音的意思,恐怕是陛下对儿子不上心,放任他们不学无术,没有选择合适的太子,这才出了一个隋炀帝!”高颎接到杨坚的命令便急匆匆赶到仁寿宫,适时出言劝谏帝王。
【因而怎么夸耀李世民都不足为奇。隋朝太短暂了,他是盛世曙光的初现,他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华夏可以重新弥合,重新统一。在隋朝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后他灭亡了,不过三十年。那么唐朝的开国之君会不会恐慌,会不会有一种‘统一不可取,分裂才是正道’的想法?而李世民的出现让华夏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在短短二十二年的时间内解决了胡汉矛盾、文化矛盾、地方分裂,他直接造就了盛世。】
【中华文化在这个时代浴火重生,他有了新的生命力,他向世界证明了不是所有的文明都将走向灭亡。所以隋朝应该感谢李世民,感谢唐朝,没有唐朝,隋朝就是下一个西晋,会不会再次导致三百年分裂也不得而知。】
李世民没有想到还能听到天音夸赞自己,谢绝了朝臣的恭维,下定决心不负上天的期望。从春秋战国到隋朝,都是割据分裂,相互攻伐,唯一的例外是汉朝,这个时代的人很难再相信还会出现一个堪比大汉的朝代了。
而李渊默默看向李世民,心中最后一丝不甘也烟消云散了,既然二郎大有可为,何不成全他的美名,帮他成为一个没有污点的帝王?
【尽管杨坚造就的不过是盛世曙光的初现,是搜刮百姓充裕国库的虚假盛世,但不可否认,那也有盛世的模样。开皇十八年,隋朝人口达到870万户,府库义仓堆满钱粮丝帛,朝堂上下井井有条,国内基本稳定,边疆基本安定。为隋炀帝的败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百七十万户人口!”杨坚自动忽略前半句,喜不自胜,这都是自己宵衣旰食,夙夜不寐的成果啊!这样多的人口,这样的富足,还有谁?宇文氏的小儿继位,难道就能达到自己的成就?
在这一刻,杨坚篡位的负罪感彻底烟消云散。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篡了外孙的位置得来的,以往还会对女儿外孙有一丝愧疚感,但神迹都说了,自己是千古一帝,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幼子继位,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高颎见皇帝手舞足蹈的样子,忍住了劝谏的心思,当初天音也是把李世民夸赞得天上有地上无,把唐朝的繁荣反反复复拿出来说,结果呢?天音真正的目的可不是唐朝的盛世,是安史之乱!现在天音的目的怕也不是夸赞圣人的功绩。
【但是,隋朝二世而亡,若有十分原因,隋炀帝占七分,剩下的三分理应属于隋文帝——杨坚及独孤皇后并没有给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更没有教育好儿子!杨坚当了皇帝后说过‘以前有皇帝被奸人迷惑改立储君,造成了国家动荡,我就不一样了,我五个儿子都是一母同胞,都是真正的亲兄弟,不会发生那种事情’结果五个儿子,没一个成器的,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他们夫妻原本就有大问题?李世民也宠爱嫡子,可半点没耽误人家儿女都出息。】
【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杨坚,在最初的时候确实勤政,但一切表象都将被时间磨灭,真实也随即显露。】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尚且成为皇室三百年阴影,而杨坚夫妇当着天下人装模作样自然影响了杨广。可以说,杨广会装模作样骗取父母的信任,最后成功上位,开启了败家之旅,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锅,杨坚夫妇原本就虚伪的人!】
“原来,隋炀帝竟然是二郎!”杨坚大惊,自己岂不是阴差阳错换了太子导致大隋灭亡!
“这……”孤独皇后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弄巧成拙,可大郎穷奢极欲,偏爱妾室,不敬正妻,凭什么能当太子!
“妇人误我!”杨坚冷冰冰盯着独孤皇后,“若不是你在朕这里说大郎如何不好,二郎如何合适,朕怎么会换太子!是你,让大隋二世而亡!”
独孤皇后呵道“明明是圣人早就看大郎不顺眼,妾不过是递了个台阶给圣人罢了!怎么都是妾的错了?圣人没错?杨素没错?”
见独孤皇后气焰嚣张,杨坚竟然有些害怕,“对,杨素!都是杨素!都是他害了大隋!若不是他哄骗朕,朕怎么会废了大郎!”语气倒是软了一半,当即让人去传杨勇和杨广。
——
“胡言乱语!”大业三年的杨广怒不可遏,天音可以说他生活奢靡,但自己是皇帝,是天子,吃穿用度本来就应该比世人都好;可以说他野心勃勃,没有野心成何大事?
但唯独不能说他靠阴谋上位,他才没有装模作样欺骗父母上位!是杨勇原本就不争气,不讨父母喜欢,不懂尊卑,擅自让百官绕过皇帝去东宫朝拜,这才被废。
杨勇自己不懂讨母亲欢心,不懂对症下药!父母装的也好,真的也罢,他们就是不喜奢靡,杨勇这个蠢货还敢极尽豪奢;母亲厌恶妾室,那个蠢货还敢名正言顺宠爱贱妾!
哪里有自己的谋划,生活简朴至极,临幸妾室又怎么样,妾室生下孩子掐死便是。
自己是名正言顺继位的,没有一点问题!
他就是比杨勇有才能,就是比杨勇会治国,他一定会将大隋推向真正的盛世,他也一定会超越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