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2章 -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 - 锦垠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第42章

第42章第42章

宇文化及已经官复原职了,还继承了父亲宇文述的爵位,这段时日重新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可谓是风光无限。

接到皇帝让他统率金吾卫的圣旨更是直接当场跳起了舞,“什么,诛杀唐国公和吏部尚书满门?公公,这不会弄错了吧?”

杨广的贴身太监悄声道:“大人是在怀疑圣人的旨意?还是认为奴婢假传圣旨?”

“绝无此事!”

皇帝随即召见宇文化及,让他时刻监视李杨两家,“又不杀了?”

虽然皇帝朝令夕改已经很常见了,但宇文化及依然对今天接到了两个命令好奇不已,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皇帝下达这样奇怪的命令?

但不管怎么样,自己算是熬出头了,宇文家也能再风光起来了。宇文化及轻车熟路来到平康坊,意外遇到了同样留恋在此地是高弘德。

这高弘德是齐国光高颎的二儿子,跟他稳重的大哥不同,高弘德就是一个留恋烟花巷的纨绔子弟。但毕竟是真宰相的儿子,与之交好百利无害。

宇文化及故作偶遇,与高弘德攀谈起来,二人“相见如故”,随即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酒过三巡。高弘德叹息一声,竟然转过头去擦泪。

“高兄,何故伤怀。何不告诉弟弟我,弟虽不才,或许能为高兄解惑呢?”

高弘德哀泣道:“我哭自己福薄,竟然现在才于宇文兄相熟。以往得知宇文兄是长安一等一的风流贵公子,只是无法结识。现在上天垂怜,与宇文兄相谈甚欢,也算了却平生一大愿。”

宇文化及疑惑道:“高兄如今正在壮年,何故做此垂目之叹?”

“我是为宇文兄哭啊!”不等宇文化及询问,高弘德哭着道:

“今天我父亲去觐见圣人,忽然出现神迹,告知圣人未来之事。神迹说用不了几年,百姓受不了皇帝暴虐,纷纷揭竿而起。宇文兄你身居高位,也参与谋反,事成后屠戮杨氏宗亲,搅得天下大乱!我父亲回来同我大哥商量家族未来之事,被我在书房外偷听到了。兄长若是不信,那今日为何兄长担当金吾卫将军重任?这就是圣人是试探兄长是否忠心啊!而且圣人一定让兄长去监视国公和吏部尚书两家人,那是因为神迹也说了这两家人会谋反!圣人知晓兄长与李杨两家会联合起来,才会把监视一事交给兄长。若是将来兄长没有发现谋反迹象,圣人会怀疑兄长包庇,若是兄长发现了谋反迹象,那将来新朝建立,宇文一族都不会有好下场!”

宇文化及听前半句话还在心里好笑,觉得是高弘德酒喝多了,但越听到后面越不对劲,因为圣人让他监视李杨两家,这是机密!高颎是先皇留给皇帝的顾命大臣,而宇文氏与高颎素无往来,高颎不会无故陷害他。

那就只能是,高弘德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宇文化及顿时酒醒了一半。

当今皇帝心胸狭隘,疑心病又重,还凶残狠毒,刚愎自用,不听劝,被他怀疑的对象,都没有好下场。宇文化及想到这些,无心喝酒,同高弘德告别后魂不守舍地回到家里找来弟弟宇文士及商议。

这天夜晚,高弘德快马加鞭去了太原,高颎的小儿子高盛道偶遇了杨玄感。

——

杨广掌握了高句丽的舆图,认为打败高句丽万事俱备,只欠出兵,于是第二天就下旨,征发士兵八十万,号称一百万,朝高句丽进兵。同时征发民夫一百万修建战船,要在入秋前全部完成。东北天寒地冻,入了冬胜算大减。

这段时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民间有几波流民起事,但都没有惊动朝堂,地方太守发兵就能镇压下去。

而杨广自认为胜负已定,同时在逐步收回李渊父子的兵权,解除杨玄感吏部尚书的职位,他相信自己已经改变原有的历史轨迹,又怀念起江南的烟雨朦胧,柔情缱绻,于是在三月里再次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巡游江都。

就在杨广的龙舟在长江上缓慢前行,皇帝和宠臣宠妃在享受江南之美的时候,长安被杨玄感占领;李渊联合突厥在太原起兵,挥师南下,占领洛阳。至于理由,显而易见是皇帝不惜民力,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李、杨二人是感念天下百姓之艰难,不得已行越轨之事。

杨广急忙召见宇文化及,要他带着禁军北上作战,又向天下将士下旨勤王。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圣旨被高颎截胡,取而代之的是继续征发百万民夫北上修建七座宫殿,效仿北斗七星,以镇压邪祟。如果在半年之内做不到,等待他们的就是家族连坐!

这一道圣旨迅速使得隋朝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带领下起义不断。

杨广还在江都醉生梦死,没想到宇文化及的长剑已经抵住了他的脖颈。

“朕待你不薄,你敢造反!”杨广目眦欲裂,恨不得将宇文化及生吞活剥,“杨玄感一介文官,他哪里来的兵!”

宇文化及冷笑道:“当年我与突厥做过生意,也结识了不少突厥权贵,生死之交谈不上,借点兵还是容易的。”

话不多言,杨广的头颅掉落在地。

宇文化及命将士诛杀反对他的朝臣,自己次日登基为许国皇帝,建元天寿。他等不及试试皇帝的位置如何了。这几个月自己联合杨玄感、李世民密谋此事,势必万无一失。杨玄感原本还不相信神迹的出现,更不相信他未来会造反,直到自己拿出了皇帝的密旨,杨玄感在朝堂上也逐渐举步维艰,他才愿意跟自己合谋。

至于李渊,胆小怕事,倒是他的次子李世民能把握时机干大事。而李渊在太原的兵权逐步瓦解,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条!

宇文化及心想大势已定,于是连夜以许国皇帝的身份给杨玄感和李渊发诏书,一方面给他们两人封官加爵,另一方面要他们准备祭天大典。这里毕竟是在江南,不是国都,在此地登基远远没有威慑力。还是要回长安正式昭告天下才行。

如今华夏风云巨变,宇文化及只想尽快回到长安,结果龙舟行驶到魏州地界,被李渊的堂弟李神通拦下,这时宇文化及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李渊早就联合了杨玄感要将自己击毙,他们摘夺果实!

宇文化及的禁军不愧是保护皇帝的,虽然被李神通打败,但还是护着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逃走了。宇文化及决定去投靠乐寿的长乐王窦建德。他手里有传国玉玺,他还与和亲突厥的义成公主交情匪浅,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东山再起!

窦建德假意同宇文化及结盟,二人大宴宾客,到了晚上窦建德将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斩杀。

原来义成公主已经串通窦建德,只要窦建德拥护杨氏遗孤,将宇文化及一家杀了当做投诚之物,她便做主借兵给窦建德。她历经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四位突厥可汗,在突厥内部的势力根深蒂固。而隋炀帝的儿子已经被宇文化及杀得差不多了,因此窦建德只能把杨广的孙子杨政道送往义成公主处,这是杨广唯一的后人了。

李渊这边也承诺突利,只要突厥出兵助他一臂之力,将来他就在突利和颉利的争夺中拥立突利。杨玄感深以为现在没有到起兵的时候,然而他赌一把高颎的品行和能力,于是听从高家父子建议,投奔了李世民。

随后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元武德,封嫡妻窦氏为皇后,欲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屡次被窦皇后反对,

“大郎自小就不如二郎,才干外貌都逊色一筹,如果圣人立了长子为太子,那么一定会后患无穷。如今天下未定,起义军起此彼伏,一个窦建德都能让圣人头痛,而天下还有好几个窦建德。太子不善打仗,这些还是要靠着二郎去逐一攻克。而二郎必定勋功卓著,将太子又当如何呢?圣人若是不想让骨肉相残,太子之位还是要三思。”

李渊疑虑道:“可是自古长幼有序,朕如果坏了规矩,后人又该怎么评价朕呢?”

窦皇后道:“圣人若是念着后人评判,那就别做首鼠两端之事!帮着大郎跟二郎打擂台,哪里是个明君亲父能做出来的事?”李渊干的事,她一清二楚!

李渊道:“此事稍后再议吧。”

窦皇后见丈夫冥顽不灵,无话可说。

一年后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的大军,活捉王世充,将他带回长安受审,立了大功。窦皇后和平阳公主趁机去到东宫,对着李建成好说歹说分析了一通,见李建成犹豫不决,愤然离去。月末李建成同柴绍等人外出打猎,意外坠马,容貌受损,手残脚跛。

李渊见李建成已经成了一个废人,根本无法承担太子之位,明知应该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然而为了安抚李建成,李世民三次退却。

直到李世民将刘黑闼军队击溃,活捉窦建德,军功无双,李渊趁机再次册封李世民为太子,朝中上下皆无异议。

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朝中更是上下一心,不到五年时间便平定华夏。此时一是要与民休息,恢复生产,二便是解决突厥整个心腹大患。

被义成公主拥立的杨政道明白隋朝覆灭已经成为现实,根本没有回天之术,义成公主的复国之志纯粹是白日做梦。于是杨政道设计诛杀义成公主和颉利可汗,带着母亲投靠李世民。此时突厥打乱,李世民心知这是一个解决突厥的好时机,于是一方面与突利周旋,另一方面派李靖等人出兵,直驱突厥牙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