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杨氏医馆
第二天一早,电视台的编导沈一鸣就带着拍摄团队来到了杨氏医馆门口。
虽然天色还早,杨氏医馆的众人已经开始忙碌了,排队等候的一众病人都安静地拿着号码牌,坐在门口的休息区等待。
杨氏医馆。一款普通的木质牌匾,上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还是福伯提的。大门两侧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悬壶济世,奉献爱心,妙手扫开千层雾,下联是救死扶伤,广施仁术,银针点破万里云。
杨氏医馆坐落在一条老街道上,站在门口就能闻见浓浓的药香。店面不算很大,装修的古香古色。
走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梨木柜台,柜台后面的方仁杰和福伯一个忙着抓药,一个拿着笔正忙忙碌碌的写着什么。两人身后是一整排高高的柜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小抽屉分别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
柜台两旁分别摆着两张桌子,杨巡和李青一人一边正在替人诊脉。杨巡见到电视台的拍摄团队进来,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王浩走上前去接待。
“沈导你好,我是杨氏医馆的打杂伙计,我叫王浩。杨大夫和李大夫都在忙着问诊,我先带你们在馆里看一看。”
沈一鸣没有异议,指了两个人留在大堂里继续拍摄,又带了一个工作人员跟着王浩往里走。
穿过大堂就直接进了院子,他们的左右手两边各有一排平房。
“这边四个房间,两个是病房,另外两个是我们的员工宿舍。”王浩指了指左手边的房子。
“这边两间就是厨房和储物间了。”王浩又指了指右手边的屋子。
院子里有棵老树,枝繁叶茂。树下摆着一把摇椅,一张小方桌,还有几个小木凳。
空地上放着一些药架,上面晒着许多药材。
沈一鸣转了一圈,指导工作人员取了整个院子的景,又分别去拍了病房、宿舍和储物间、厨房。
厨房里张姨正在照顾两个炉灶,一个熬着中药,另一个正在煮降火平气的药茶。见到几个年轻人架着摄像机走进来,张姨还爽朗地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请他们喝茶。
坐在树下,吹着微风,闻着药香,喝着茶,沈一鸣等人也觉得医馆实在是妙极,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不同的平静。
杨巡和李青一直在接诊病人,摄像机中,两位大夫对每一个病人都是态度温和,耐心又仔细。
沈一鸣派工作人员去随机采访一些等候中和已经诊完脉的病人。
“大爷,您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啊?”
“老毛病老毛病喽,一到天冷就犯病,关节疼啊!”
看来是关节炎犯了。记者又继续问道:“大爷,那你怎么不去医院啊?”
“医院太远啦!杨大夫和李大夫医术高啊!我们社区好多人都在他们这里看好了病!而且两个大夫的心也好,开的药都不贵!都吃得起!”大爷激动的提高了嗓门,吐沫星子直飞。
“大娘您呢?您有什么毛病?排队等那么久,您着不着急啊?”记者又换了一个采访对象。
大娘激动地拍手称赞道,“我是青光眼,青光眼你晓得吧?大医院都说要开刀的,但我胆子小啊!开刀要在脸上动刀的哎,太吓人了!我就来了杨大夫这里,他帮我针灸,灸了两次就好了哦!我还想再花钱来复诊,杨大夫都不让!我今天是陪我老姐妹一道来的。”
说完大娘又鄙视地瞥了一眼提问的记者,手指头指着周围一点一点道:“就这点人!就这点人还叫多啊!你们真是没见过世面,现在还早,人都没有多少!之前排长龙的那样子,你们是没见过哦,啧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