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禅位 - 将军待朕归 - 林不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将军待朕归 >

第47章 禅位

夜色如水,狭长的道路上一前一后两个身影。

尚等打着灯笼侧身走在前头,覃牧秋步履缓慢的跟在后头。

“陛下,虽说是春天了,可夜深了还是有些冷,是否差人去取件披风来?”尚等问道。

覃牧秋叹了口气,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你觉得不觉,这皇宫到了晚上,反倒没白天那么冷清了?”

尚等闻言抬头看了看四周,殿宇楼台都笼罩在夜色中,倒真是比百日里的一览无余少了那么一丝空旷之感,便道“陛下今日怎么倒伤感起来了……若是赵将军在便好了,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想到赵清明,覃牧秋无声的笑了笑。

“你明日一早,差一个稳妥之人,将红枫送出宫。先放到万里寺让无云师父代为照料,不要对外人提起。”覃牧秋道。

“臣亲自去吧。”尚等道。

“差人去吧,明日一早还有更紧要的事吩咐你。”覃牧秋道。

尚等闻言便应是。

两人在夜色中又漫无目的走了好一会儿,直到灯笼快灭了才罢休。

次日,覃牧秋在早朝上让尚等宣读了禅位诏书。

以龙体欠佳,一心向佛为由,将皇位禅让给十一王爷宁安王李谨,自封为遂王,不再涉朝政。

满朝文武一片讶然,齐呼陛下三思。

覃牧秋一脸淡然,心道这回恐怕不是三思,搞不好是要三死了。哪有人像自己,一生能死好几回。

当庭宣读完诏书后,羽林军大将军尚等亲自拿着诏书带着羽林军去了九王爷府,在那里又宣读了一遍。

这回换成了九王府的人一片讶然了。

外厅里,尚等和他的羽林军们一声不吭的等着。

内厅里,九王爷坐着,李谨站着。

“你这个侄儿,惯会出其不意。”九王爷道:“他下的可是一步死棋呀,羽林军就等在外头,连仪仗都带来了,看来今日迎不到你是不会回去了。”

李谨拧着眉,一言不发。这么多年来,他从未觉得李逾这么难以捉摸过。从前,无论对方做什么,他几乎都能料到,至少能猜到对方的用意。可是今日之事,却是大大的出乎他的预料。

“既然是死棋,我便只有接招的份儿了。”李谨道:“这么多年,他总算是拿捏了本王一次。”

“你是第一次被他拿捏么?”九王爷似笑非笑道。

李谨闻言也不恼,慢条斯理的理了理衣袖,道:“逾儿这一招,朕,接了。”说罢提步向外厅走去。

“恭送陛下!”九王爷朗声道。

外厅的羽林军闻言不由神色一正,随即便冲着终于出现的李谨齐齐跪下行礼。

时隔三年半,大余,又有了一位新皇帝。

新皇入宫,百官夹道迎候。

与此同时,覃牧秋只带了两名随侍,以修行之名去了万里寺。

无云对于覃牧秋的决定倒也没有太过惊讶,知道对方禅位之事后,只轻轻的叹了口气,道了句“阿弥陀佛”。

覃牧秋安顿好之后便遣了两名随侍回去,换了一身素衣,平生第一次开始学着打坐。他此时已不再担心朝中之事,因为他知道李谨的治国之道远胜于他。

既然已经将李家的江山还给了对方,自己如今便是个小老百姓了。

无云闲暇之时还在配制解药。覃牧秋一问之下才知道,赵清明没有弄到解药,所以临走前特意托付了无云,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将解药制出来。

由于覃牧秋禅位之事,事出突然,礼部尚未准备好李谨的登基大典,是以当日李谨只是朝见了百官,大致的询问了解了一些政事。

时隔三年多,再一次踏入凝和殿,如今的李谨已经是这里的主人了。

凝和殿内一应摆设与从前无甚变化,只是日常所用之物都换了新的。李谨在殿内环视了一周,问道:“朕的皇侄现在何处?”

随侍在一旁的尚等答道:“回陛下,遂王殿下今日已去往万里寺,在那里静养修行。”

李谨闻言瞥见殿内的书案上放着一个小木箱,便走了过去。

尚等见状道:“这木箱是遂王出宫前留给陛下的,说陛下想要的答案都在里头,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李谨伸手想去打开木箱的盖子,却突然变得有些犹豫不决。

他隐约觉得李逾这次的举动别有深意,可是他又不敢去细想,明明心里急于想要一个结果,可是有很怕面对那个结果。

因为他不知道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你先下去吧。”李谨道。

尚等闻言便退了出去。

如今李谨入宫,内廷司又重新拨了新人过来伺候,尚等只需着人值守便可,自己无需像从前那般日日守着凝和殿。

殿内,李谨终于打开那个木箱,里头搁着一封信,是覃牧秋模仿李逾的字迹写的。

李谨看着信,面色越来越暗,看到最后骤然将信揉成一团狠狠的丢了出去。他拧着眉头,呼吸有些急促,一时之间不愿意相信里头的话,可心底深处又隐约觉得这个结局印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不安。

良久,他看到了那木箱里头还放着一个更小的木盒,他颤抖着手将那木盒拿出来,然后打开了。

里头是一小块人皮,正是覃牧秋手臂上带着红枫胎记的那块。

李谨抱着那小小的木盒,顿时觉得整个天地都失了真切,好像他无数次做过的噩梦一般,他从未如此迫切的希望自己赶紧醒过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