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帝太后之死 - 胭脂血:两朝艳后太勾人 - 端木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6章 帝太后之死

三日后,我已经无碍了,他来到绿芜殿,没有梳洗,发髻凌乱,胡子拉杂,双眼浑浊,面色憔悴。他赶走所有宫人,靠近我,我才闻到他身上刺鼻的酒气。

他一眨不眨地看我,双眼虚空。忽然,他软倒在地,晕过去。

宫人将他抬到我的榻上,接着打来热水,我为他擦脸,他才慢慢醒转,喝了一杯热茶。

“怎么喝这么多酒?陛下哪里不适?不如传太医来瞧瞧吧。”我隐隐觉得,他对刘英多多少少有点情意的,否则他就不会这样难受。

“不必了,我只是有点累。”刘聪的嗓音从未这般轻软,“前夜,昨夜,我不停地饮酒,却总也睡不着。”

“左贵嫔死得意外,你是不是觉得难过才睡不着?”

“我也不知道。”他重重地叹气,像个孩子紧抓着我的手不放,“那日,我饮了不少酒才那般失控。容儿,你知道,我饮酒过多就会失控。”

这是你的秉性,即便你不饮酒,也会有失控的时候。

终究,我没有这样说,“刘英惨死,想必刘娥很伤心,不如陛下多多安慰她。”

刘聪疲倦地眨眼,“我想在你这里歇一歇,可以吗?”

我只能道:“睡吧。”

他闭上双眼,很快就睡沉了,许是太倦的缘故。

睡了四个时辰,他醒了,径直回去,没有与我告别。

……

临近年关,宫中喧闹,各宫宫人都忙于准备过年的礼制、贡品。

时常想着,尽快向刘聪提出回府,却又担心他一口回绝,便一点儿希望都没了。

这年年底,刘聪终于对帝太后妥协,册封贵人张徽光为皇后。

册后大典在二十七日举行,然而,在这个对新皇后来说最重要的夜晚,她的夫君并没有留宿在她的寝殿,而是召右贵嫔刘娥侍寝。

也许,刘聪想以这样的方式,对帝太后表示自己的心意与不满。

亲侄女册后,帝太后着实高兴了几日,面上的病色也去了不少,然而,元月没过几日,病痛来袭,再次卧**静养。我去侍疾一日,她总劝我回去,道:“你要照顾小宝宝,哀家这老婆子,有宫人照料着就行了,你快回去吧。”

我说小宝宝很好,有奶娘和碧浅在,不会有事。

刘聪没有来看望,她难免伤心,跟前阵子相比,她的身子更弱了,想必这场病来势汹汹。

帝太后躺在榻上,听我说起十几年前洛阳的繁华与轶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绿芜殿的宫人忽然来报,小宝宝啼哭不止,哄了个时辰都哄不好,我只好匆匆赶回去。

回到小宝宝的小殿,刘聪已经来了,抱着小宝宝,拿着那枚古玉逗他玩。在他的臂弯里,小宝宝微微地笑着,好像认得他、知道他对自己好。

我走过去,让奶娘抱小宝宝去喂奶,道:“陛下,去大殿饮茶吧。”

来到大殿,宫人奉上热茶,他饮了杯,问:“你想说什么?”

“无论如何,太后是你的母后,你是陛下,堪为国人表率,怎能不尽孝道?”我的声音里含了些许的愤慨。

“你想教导我如何为人子?”刘聪一笑。

“即便太后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但是,她年事已高,此次病势颇重,来势汹汹,你就当哄哄小孩子,去瞧瞧她,让她宽慰一些罢。”

“好,我明日便去看望母后。”他挤眉弄眼地做鬼脸,“但凡你有什么请求,我都依你。”

“那假若我让陛下去死呢?”我没好气地瞪他。

“我就去死。”他忽然定住了眼,目光灼热,“抱着你,一起死。”

我的心骇然一动,他一定疯了!

……

晋永嘉七年,汉国嘉平三年(公元313年),元月,帝太后张氏薨。

帝太后去得很突然,这日早间,刚用完早膳,我抱着小宝宝,春梅来禀,帝太后去了。

我吩咐碧浅和蒹葭照看宝宝,匆忙赶去。

大殿上,一干宫人悲伤地跪着,嘤嘤哭泣。帝太后的近身老宫女彩月引我入寝殿,**榻上,躺着一个躯体僵硬的贵妇,盖着厚厚的棉被,脸庞雪白,神色安详,仿佛只是睡了而已。如此看来,帝太后死前并没有太多痛苦、折磨。

我问帝太后死前如何,彩月禀道,早间她照常入寝服侍,唤了三声,帝太后没有回应,她觉得有点不妥,就掀开帷帘瞧瞧,帝太后已无气息。

那便是说,帝太后去的时候,身旁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遗言。

“派人去禀报陛下了吗?”

“奴婢已经派人去了。”彩月应道,嗓音微哽,涩涩的。

“太医瞧过了?”我又问。

“太医瞧过了,在偏殿候着,说太后虽然是病痛缠身,却也是油尽灯枯。”彩月抹拭眼角的泪滴,双目红红的。

“姑姑……姑姑……姑姑……”

悲哭着奔进来的,正是帝太后的侄女,张徽光和张丽光。

二人扑在**沿,张徽光跪着,合身扑在帝太后身上,哭得肝肠寸断,“姑姑不要走,不要丢下徽光……姑姑,你走了,徽光怎么办……”

张丽光泪水涟涟,也哭得伤心欲绝。

张徽光软弱庸懦,没有主见,才貌中上;刘聪不喜欢她,她不受**,也没有争**之心,更没有夺**之慧,能在汉国后宫有小小的立足之地,是仗着帝太后的偏心与袒护。因此,帝太后一去,她就没了依靠,才这般悲痛得六神无主,惶恐失措,就只会哭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