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为养女(修文) - 魏宫二三事 - 宸饭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宫二三事 >

☆、任家为养女(修文)

“典农中郎将来了,我们有饭吃了。”寂静之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屋里散落在各地坐着的“老弱病残”们顿时蜂拥着向门外跑去。

听到“有饭吃”三个字,我和阿练亦是一个激动,仿佛瞬间有了力气一般站起来拉着刚才怨天尤人的老者的衣袖,“典农中郎将是谁?”

“这都不知,典农中郎将是武平侯曹司空从妹的夫婿,专管屯田收粮一事,他来了,我们不就有饭吃了吗?”老人匆忙甩开我的手,涌进人群向门外移动。

刚才还是曹贼,一会儿工夫不到,就又变曹司空了。真单纯来着,大概只要能吃得饱,不管是谁主理朝政,掌控天下大局,无所谓。江山姓刘还是姓曹关系还真不大。

犹疑了一会儿,我也拉着阿练一起随着人群的方向跑去。

几十个人都拥堵在门口,以我现在的身高即使再踮起脚也只能瞧见半个铁盔,只听那铁盔下的男子这样说道:“众位父老乡亲,非是任某不愿意接济,只是如今干旱四起,这些口粮乃是军饷,实在不好挪动。”

一时间,众人竟忙不迭地跪下,围着求那姓任的典农中郎将救他们性命。那典农中郎将让手下扶起他们,自己也帮忙相扶,可是大家哪里肯起来?

我本还是站着,许是阿练觉得大家都跪了,就我们站着不大好,怯怯地扯了扯我的袖子,拉着我一起跪了下来。

“将军,救吾等性命!”声音此起彼伏,身旁众人哀求着向前膝行。反正都被拉着跪了下来,那我只能也学着古装剧中的叫法,友情客串地哭喊上几声:“大人!”

“你唤我什么?”忽然略带沙哑的男声从上方传来,带着些不可思议,“大人?”

四周的呼喊声慢慢轻了,仿佛时间就此凝固了一样,众人竟齐刷刷地回头看我。

有问题吗,难道我声音太响了?

“阿姊,你,如何能叫中郎将‘大人’呢?”阿练也惊骇的望着我。

“起来回话,你可知道‘大人'是何意?”听那中郎将声音似也是觉得好笑。

我懵懵懂懂地站了起来,这才真正瞧见那姓任的中郎将的样子,他三十来岁的模样,算不上特别的魁梧,像是个儒将。

被突如其来的状况一吓,我这才惊觉自己这是被古装剧坑糊涂了。明明穿越之前正在写的毕业论文探究的就是古代人物间的称呼问题,现在竟然忘了‘大人’一词在汉代指得是父母。也就是说在众人眼中,我当街喊了这陌生人一声“父亲”。

相信我,此时这里若是有个地洞,我定然会毫不犹豫地往下钻的。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的腿显得太抖,脑回路已不知转了多少次,脑补自己上天涯发了个贴,“当街叫了一人爹,该怎么圆才能把脸给捡回来呢?在线等!”

有了!壮着胆子抬头看向那典农中郎将,开口道:“自然知道,《礼记.大学》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小女子听闻中郎将爱民如子,是以唤您一声‘大人',便是希望中郎将能如父母那般体谅此地贫苦,爱惜百姓,救吾等性命。”

高考背的课外名句,也不是白背的。

中郎将一惊,又命众位百姓先行起来:“各位,这些粮食原是军饷,这军队便是为了保护大家而存在,若是军里没了粮食,这天下不安,大家也将无处安身。毛之不存,皮将焉附?这些粮食实是不能够给你们,但请诸位放心,任某与内子明日带家中粮食前来,绝不让诸位饿着。”

“多谢中郎将!”众人大喜过望,又拜谢不已。

“你这小女郎似是读过书的样子,怎会沦落至此?”典农中郎将又转向我,打量一番。

我低着头,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说。还好他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深究,便急带着人和粮食离开。

“伯达!伯达!”在众人一片感谢声中,这个声音显得十分清亮,竟然是阿练的母亲拨开人群挤了进来。阿练急忙奔去扑在她母亲怀中,小脑袋直往身上蹭,“阿母!”

那姓任的典农中郎将停下前行的脚步,回头寻找,终于落在了阿练之母的身上“你是……步家少君?”

阿练的母亲拉着阿练的手微微低头,“正是!”

“步兄英年早逝,实在可惜……只是阿嫂何以沦落至此?”典农中郎将惊骇的打量阿练母女。

“此事说来话长!”她苦笑着摇头。

中朗将抬头看了看悬挂正中的太阳,又瞧了瞧身后的士兵,“任某尚有要务在身,阿嫂是否就住在此处?待任某办完要事,再与阿嫂详谈!”

阿练之母点头答应,目送那中郎将而去。

看来这中郎将和她们早是旧识,他看起来为人倒还不错,想来阿练母女定能成功离开这里了。一方面我挺为她们庆幸,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在这里的处境担忧。

我们一行众人又回到病坊之中,我半掩了忧愁,笑摸着阿练的脸,“原来阿练姓步啊!”

阿练嘻嘻笑着:“嗯,阿姊记住了,步练师!”

“好,步练师!记住了!”我点头应了一声。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小朋友,自然能记住。

又见练师转向她母亲问道,“阿母,你找到阿翁的故友了吗?”

“见到了!”练师的母亲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又解下肩上的小包裹摊放在地上,“得了好些吃食,至少今日的温饱能够得以解决。”

看着这些零零碎碎的芋头面饼之类的干粮食物,再看她笑得一脸勉强心酸,我大概能猜想到怕是不顺利,她那些所谓的亡夫旧友们只是胡乱应付打发罢了。

大概练师年龄小,还不是太懂得察言观色,她很开心的从中拿了两个饼,一个塞了给我,一个自己啃了起来,又问她母亲,“阿母,那个典农中郎将,你认识吗?”

“那是你阿翁的旧友任峻啊,任家叔父,你不记得了吗?”

“没有多少印象。”练师摇了摇头。

任峻,我仔细过了一下自己脑中熟悉的三国人名,确定没听说过,应该就是个路人甲般的人物。当然也不一定,三国的人我知道的本就不多,没准儿人家只是低调而已。

那个中郎将任峻倒是说话算话,第二日接近中午的时候,他果真和一个衣着光鲜,和蔼和善的妇人一起前来派粮。据那老者所说,任峻是曹操从妹的夫婿,想那妇人便是曹操的从妹曹氏了。

病坊中的人虽然大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但还算是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去士兵那里领取食物,我和练师也在此队伍之中,而任峻和曹氏则同练师母亲靠着柱子坐地说话。在排队领食物的时候,我用眼角余光瞥到,谈得很融洽的样子,看来练师母女去庐江的事情有着落了。

我同练师带着干粮回到柱子旁,任峻之妻曹氏是个稳重大方的年轻妇人,算不上十分漂亮,但举手投足间就是让人感觉温和舒服。那曹氏上下打量了我好一会儿,“你就是那个当街唤我夫君“大人”,又说“民之父母”的女郎?

颇为尴尬地点头,如果最开始就反应过来“大人”在这里是父亲的意思,打死我也不会干这么蠢的事。虽然最后好歹是圆回来了吧,可难免后怕:当街喊陌生人爹,当时不会都以为我是疯子吧?

“若是我女儿还在,也该似你这般大!”曹氏笑了笑,也不嫌我衣服头发肮脏,拿出手绢颇为慈爱地替我擦了擦脸,“是个清秀的孩子,你的事,步家少君都同我说了,看你身上所穿乃是丝锦,绝非普通人家,想来是遇到人牙子亦或是家中仆妇背弃幼主。只管放心,已经让人去询问将你丢在这里的那个妇人的长相了。”

我环顾四周,果然有士兵拿着绢纸和毛笔去正吃着东西的老人那里询问……老人们似乎也乐意回答,指手画脚地描述那妇人容貌。

原来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我没有那个能力让他们说而已。

我心里明白,只要官家插一脚,这事就有点希望,没准“我”在这里其实并没有那么惨,真的就是大户人家的呢?我将手中的食物放在地上,退后两步,用汉礼郑重地向曹氏道谢,“多谢少君!”

“你看此地皆是老弱病重之人,并非久留之地,不如你暂且跟我家去,再慢慢替你寻人如何?”曹氏又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