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钦点佳配再荣速成眷属 - 巨宝现世记 - 陈国美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巨宝现世记 >

☆、第二十四回 钦点佳配再荣速成眷属

且说文华殿大学士蒋再荣,为父守孝三年不觉期满。又要准备上京赴任了,于是向母亲万氏禀明。万氏闻禀、不觉心里怅然道:“我儿此去不知何日再回?说着眼泪盈眶。”

再荣听了忙劝娘说:“儿子现在已经长大、母亲不必挂念儿子,只是我这一走,若大一个家产的管理,只有娘亲一人操劳,实令孩儿担心牵挂呀!”说完,遂将嫂嫂贾氏、侄女祖芬、侄婿祖培请出。

再荣与诸位讲:“我这一走,只有靠嫂嫂、侄女、侄婿与我母亲同心协力,办好庄上一应事务了!”众人唯喏。贾氏忙说:“请小叔放心,嫂嫂、侄女等会全力协助大姨娘办事的。”

说起这侄婿蒋祖培,乃是荆州城里的一位富家子弟入赘蒋府。从小苦读诸子百家、只获得秀才资质、尔后却屡试不第。如今已过不惑之年、也有些意冷心恢了。虽蒋府声望在外,常有官府聘他出仕文吏,他却不愿就职。此人清高孤傲,宁可在家做个闲散乡绅、也不愿倚仗蒋府权势、谋个一官半职。

小少爷又找来账房先生及大小管家一并交待。众人听了齐声回禀:“请大人放心前去赴任,我们都是老爷旧奴,庄上事务我等理应认真办好,勤勉于事。听从大奶奶吩咐!不敢有丝毫不轨或者怠慢,请小少爷相信我们所言。”

再荣听了众人之言忙说:“这样就好!希望你们行如其言,我在此就拜托诸位了。”小少爷蒋再荣,替娘打点妥当。也就拜别母亲,又与嫂嫂、侄女、侄婿告辞,这才打道上京赴任去了。

却说南方洞蛮聚众作乱,攻城掠地,贼众势气日益嚣张。地方曾几次发兵平叛却屡捕不获,反损兵折将无数。无奈,只得将军情据实上奏朝廷,恳请朝廷火速派兵征剿。

道光帝览疏,不禁大怒:不义南蛮!何故叛朕。想当年;其地大旱,朝廷募得巨资赈济灾民。才得以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今听人蛊惑,又犯上作乱,实是可恨。

这就是近代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此之前,外夷有英、法联盟进犯。也就是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清廷内外交困,使得道光帝晚年惶惶不可终日。忽一日,有内官禀报:大学士蒋再荣求见!道光帝急令宣召。再荣拜倒殿前高呼:“参见我皇!小臣奉旨守孝、三年期满、今特来报到,谢吾皇隆恩。”

帝曰:“爱卿三年,朕当十载也!当今国事纷纷,内忧外患,实叫朕寝食难安呢!”再荣听后惭颜满面忙禀:漫漫三年、臣奉旨守孝在家、不能为吾皇分忧、实深感惭愧呢!

皇上又曰:值此多事之秋,朕只好忍痛割爱。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巡视沿海各省,督办军务,剿灭乱党。钦此!

再荣顿首领旨,即日起程。他心里明白,这是代天巡察。每到一地必须转达圣意:唯各地教会,这也是皇上的一块心病、视之均为乱党!务必清剿或者遣散。

大学士受命钦差巡视沿海各省。他想:这可一定要勤恳办差为皇上分忧。便马不停蹄常在八旗、绿营军中穿梳往来,转达圣意,鼓舞斗志。每有军机大事,都以五百里加急奏报。不到两年时间,他竟上折四十余章,为朝廷及时提供了前方战讯和军中情报。皇上感动!

一日,道光帝理完朝政、心情愉悦。忽然想起蒋再荣,便顾与身边的太监曰:“不知这蒋再荣年庚几何,只怕也有二十多岁了吧?”太监们听了皇上突然问起蒋再荣的年龄,一时也不甚明了皇上何意。

其中一位只是随口附和:“皇上圣明!老奴记得大学士今年已满二十二、进二十三岁了。”

皇上在大殿一面踱步、一面闻禀后惊叹道:哦!都快二十三岁了,可他尚未成家。男大当婚这是人生大事,他又没有亲人在京,朕不关心谁来管他。又念他老父大善人蒋可发,对国家无私捐赠贡献巨大。而他又是蒋家一颗独苗。想到此:遂下旨将蒋再荣诏回。

钦点户部尚书隆文之女隆梅为妻,又赐榜眼府第一座。诏命:即日于文化殿拜堂成亲。

在这国事纷纷时期,由皇上钦点佳配,且又亲自主婚。虽是草草速成,也算是皇恩浩荡!又显殊荣了。

大婚两月后,大学士又奉旨钦差出巡军务。再荣此次一去,便又是数年不归。每遇紧急军情,均以五百里加急送达天听。

道光帝览疏后,都是令他继续留任。直到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继位,这才得以密召进京。道光帝驾崩的噩耗传来,蒋再荣如雷贯耳、痛不欲生,他感念皇恩;不禁号天恸地,悲痛欲绝。

却说湖北巡抚蒋再发,在任六年。忽接圣旨调离湖北,任甘肃巡抚。因湖北屡遭太平军进犯,再发又不擅军务,每每战况不佳而招来非议。未几又调户部,主管朝廷国库,筹集军饷,又回到了他的钱粮本行。于咸丰十年,病故于北京,享年七十四岁。

再发为官三十余载,可谓秉性清正、忠君爱民,素有克己自律的美德。古时的官吏在外为官,大多都将原配夫人留在老家、伺俸公婆、扶养子女,自己到任上再纳小妾一房乃至多房。

蒋再发则就例外,夫人贾玉香一直在家侍俸公婆、抚育儿女没有与夫厮守相随。再发自六品制台做起、后又晋升至三品巡抚大员、然又被调离湖北也不纳一妾。

再发早在制台任上就有同僚暗中为他选好秀女、可都被他婉言谢绝。升至三品大员后又有人重提此事,不料府台慨然陈词:我与夫人虽未常相厮守、但两人却隔远心心相应。家有贤妻娇儿已是幸福完美,谈何纳妾,自寻烦恼,此后不敢有人再提。

这在旧时的习俗下实属罕见,也是常人难以操守的。蒋公除对夫人的知遇感恩之外、还有本人的品行修养也最为难得、可贵。

且说咸丰帝继位后,其国情、时局更加糟糕。外有英、法、俄、美四国列强联盟,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开放沿海所有口岸及长江内陆港口南京………武汉。特许列强各国鸦片、各色洋货在中国境内畅销无阻。列强军队、商人及诸教人氏肆意屠杀国人、掳掠财物、国宝□□妇女无恶不作。

内忧有:“太平天国”乱党与甘陕“捻军”合谋作乱。沿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均被“太平军”占领,且定都南京。首领洪秀全自封天皇,南面称帝。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与清廷对峙!

生逢乱世的咸丰帝,自然也是惶恐不安。一日想起先皇曾对他提到一人,既青年才俊蒋再荣是位能臣,便即召见!

咸丰帝曰:“今天下大乱,内有乱党,外有列强,孰重孰轻,蒋爱卿有何见解?”

再荣听了忙启奏陛下!“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外夷入侵,只是为了掠夺利益,对皇上的江山社稷尚无威胁。内忧乱党则就不同了,他们是直取我皇江山,妄图推翻朝廷得到天下也。”臣以为:“必先清除乱党,以定天下,再驱逐外夷。”

咸丰帝听后曰:“蒋爱卿言之有理。”即命再荣为钦差,巡视前方战事。如有怯战或贻误战机者,卿可以军法从事。朕赐你尚方宝剑!望卿代朕行令。

蒋再荣顿首领旨!又是代天巡按钦差。再荣生性仁厚,从不忍轻罪于人。每遇战事不利,都与将帅们会商,总结失败教训,以利再战。从不向皇上打小报告,将帅们感恩于怀。每遇大捷,都归功于将士们奋勇杀敌、据实奏报,以便封赏。几年之后蒋再荣在军中也有了较高的声望。咸丰帝闻得,将蒋再荣升迁为二品要员。直到咸丰帝驾崩,同治帝登基,才被召回京。

咸丰帝驾崩的噩讯传来,蒋再荣又是抢地呼天,悲痛不已。时年,蒋再荣年仅三十八岁。不久,清廷便发生了政变,咸丰帝临终时所定:以载恒、端华、肃顺为首的八大王辅臣全被解职或诛灭,慈禧上台亲政。擢奕诉为议政王。史学界称之为‘辛酉政变’。在这重大变革中,蒋再荣虽未受到株连,但他对慈禧的专横淫威,他早就看在眼里,也是心存戒备,谨慎作为。

慈禧太后将政务稍作捋顺,便想到要启用一批人才为自己所用,蒋再荣当然也列在其中。

于是,慈禧太后命他:先是在户部任大臣。几年后又调任工部大臣。此时的工部,不仅只是河道治理、矿藏开采,而是一场机械工业取代手工业的革命。再荣行走在全国各地,鼓励国人投身工业改革。一时不少实业家都纷纷从国外引进如:面粉加工机、纺纱织布机、矿山开采乃至军火制造、船舶建造技术、修建铁路引进蒸汽火车等。

同治十三年过去,光绪帝登极。此时日本对华宣战,中日战争爆发,清廷战败。由李鸿章奔赴日本马关,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清廷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日趋猖獗。全国乱党暴动,此伏彼起。蒋再荣也感到国家危机四伏,遂忧国忧民之心日甚。

身体也患有诸多顽疾,常有心悸、头晕目眩等症发生,大学士心里明白:自己的身体也如同大清国的命运一样、一年不如一年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