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下套 - 君为下 - 绿野千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君为下 >

第74章 下套

三皇子看着赵熹把一圈人都灌倒,醉眼朦胧地扫了一圈,微微蹙眉。

赵熹端着酒杯,走到萧承铎身边,“殿下可是喝多了,不如臣扶殿下去吹吹风?”

萧承铎把栽到他怀里的罗佩推开,晃晃悠悠的起身,跟着赵熹走到了酒楼的凉台。

夏日的夜晚一点也不凉爽,萧承铎站在栏杆边,吹过风之后,还是有些不清醒。

“殿下说,臣这会儿把您从这里推下去,会有人知道吗?”赵熹笑嘻嘻地凑近,指了指楼下黑黢黢的小巷。

萧承铎低头看了看,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警惕地瞪着赵熹,“今晚这么多人看着,你以为你逃得了吗?”

“开个玩笑而已,”赵熹撇嘴,确认这三皇子并非什么胆色过人之辈,“明人不说暗话,臣今日其实是特地来见殿下的,只因臣听闻,殿下要娶臣为妻?”

三皇子一怔,左右看了看,没人听见,这才松了口气。

“朝中的形势臣也明白,殿下成事是迟早的,不缺我赵家一脉助力,臣自己也不愿断了前程,”赵熹眨了眨眼睛,凑近一些,低声道,“我可以帮殿下达成所愿,殿下可否保证臣一世荣华呢?”

萧承铎蹙眉,“我不知你在说什么。”达成所愿,不就是得到太子之位嘛,这话岂是乱说的?尤其是在陈家的死对头――赵家人面前。

“殿下不想得到楼Z吗?”赵熹看着他,笑得狡黠无比,心中默念“楼大别怪我啊,就出卖你一下,也不是真出卖”……

楼Z?萧承铎眼角一跳,如今太子之位已是囊中物,只是楼Z却求而不得,顿时有了几分兴趣,“你待如何?”

赵熹轻笑,附到萧承铎耳边嘀嘀咕咕。

屋中的人醉得东倒西歪,有的睡得不省人事,有的晕晕乎乎自顾不暇,倒是那罗家二公子没喝多少,只是装醉倒在三皇子怀中,被扔到一边时就睁开了眼,见两人鬼鬼祟祟地出去,便悄声跟了上去。

趴在窗边悄悄张望,就见两人十分亲密地凑在一起说话,罗佩禁不住轻呼一声,连忙捂住了嘴。

屋中灯火通明,外面则是夜景昏暗,赵熹自然看到了窗户缝里的人,他今晚灌了所有人,唯独没有多灌这罗二公子,看着眼前连连点头的三皇子,突然阴阴地笑了。

次日,京中忽然传言,三皇子昨夜与京中诸多勋贵子弟饮酒,为的是挑选正妃,其中原本的太子妃人选――广成伯二公子也在其中。

赵端听闻,便急匆匆地赶回家中,“九少爷呢?”

“老爷,九少爷在衙门里。”管家擦了擦汗,昨晚九少爷喝酒喝到半夜,他悄悄开后门把赵熹放进来的,莫不是被相爷发现了?

赵端一甩袖子,又回了尚书省。

“左相,京中的传言已经查明,着实是这么回事,”尚书省的官员过来,悄声道,“我们要不要……”

“先等等。”赵端摆摆手,等午时下了职,直接去了翰林院,把赵熹提出来,一顿训斥。

“二伯父与闽王殿下不是早有计划嘛,我不过是给您找个由头。”赵熹揉着被拧疼的耳朵,不服道。

“你这般作为,岂不是打草惊蛇了。”赵端恨铁不成钢地说。

“不会,三皇子绝不会怀疑是我传的。”赵熹冷笑,昨晚他看到罗佩,便低声告诉萧承铎,让他别回头看,因为罗家二公子在偷听,况且他与三皇子的“交易”,必然不会让他怀疑的。

事已至此,赵端叹了口气,交代赵熹不许再乱来,果断回了尚书省。

次日,御史弹劾,言说三皇子觊觎储君之位,私下会见太子妃的人选。

淳德帝闻言,很是不喜,着人彻查此事。

经查明,三皇子着实在醉仙楼见了京城中的诸多勋贵子弟,众人喝得酩酊大醉,萧承铎还与罗家二公子搂搂抱抱,形状亲密。

“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陈贵妃听到这消息,气得差点背过气去,选太子妃只是她私下里的计划,借此胁迫赵家为他们所用,但这事是决计不能拿出去说的,这可是犯了淳德帝的大忌。

“母妃,是那罗家人想攀附于我,故意散播的谣言!”萧承铎也很生气,对罗佩的些许好感也尽数消失。

陈贵妃闻言蹙眉,“你怎知不是赵家小子陷害与你?”

“他不会,”萧承铎很是自信,“他已然答应,只要我许他高官厚禄,立储之事赵家必不会成为我等的阻力。”要知道,赵家没有皇妃,三代纯臣,谁是君主他们就效忠于谁,只要他能当上太子,赵家自然也就为他所用,犯不着这般自拆台面。

“不管他做没做,我们不如……”陈贵妃眼中闪过一抹冷光。

“不可!若说这事是罗家做的,可说他们是贪图富贵,冤枉儿子;若是赵家,此事便不好收场了!”萧承铎立时出言阻止,不准母妃把此事嫁祸给赵熹,要知道,赵熹根本不愿意嫁给他,一旦陈贵妃把这事推给赵熹,皇上为了遮丑很可能就把赵熹指给他做太子妃了,这样一来,他就永远得不到楼Z了!他还等着赵熹说的那个计划呢!

“你说的有理。”陈贵妃冷静下来,如今最关键的,是把三皇子从这件事中摘出来,立时唤了宫女来,装了一壶药酒,去盘龙殿见淳德帝。

榕城,闽王府。

东南之地,常年炎热,修建闽王府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修了个很大的冰窖,以保证闽王殿下在一年四季都不缺冰。

楼Z趴在竹床上,搂着萧承钧的腰,旁边放着冰盆,乐闲拿了个扇子,在冰盆一边缓缓地扇,将冰凉的风扇到竹床那边。

萧承钧看着手中的书信,时不时捻起镇在冰中去了壳的荔枝,喂到楼Z的口中,“京中这些日子很是热闹,九姑娘倒是能折腾。”

“咳咳……”楼Z听到“九姑娘”一词,差点呛到。

萧承钧微微地笑,“现在是时候了。”说罢,让安顺拿了纸笔来,给赵端写回信。

原本赵端态度模糊,只肯暗地里帮他,萧承钧从不强求,但经此一役,赵家就完全被逼到了台面上。

楼Z坐起来,趴到萧承钧背上看他写字。

正玩闹间,听到门外有人通禀,言说户部尚书求见。

萧承钧挑眉,让他稍待片刻,继续不紧不慢地写完回信,让陆兆交给来送信的赵家人,“你哥哥近来可有书信来?”

陆兆的兄长在江州做录军参事,萧承钧边让他盯着江州刺史。

“回殿下,江州刺史卢新开仓放粮,那些难民已经安置了,只是北四郡庄家被糟蹋干净,夏收的时候无粮入仓,卢新便扣了江州军营一半的粮草,等着冬日闹饥荒的时候再分发下去。”陆兆回禀道。

楼Z蹙眉,“这么说来,南四郡的粮草他是不打算给了?”

萧承钧点点头让陆兆下去,摸了摸楼Z的脑袋,“青州的河道还未修好,沈连怕钦差看出来,硬是不许难民回去,这卢新能接济百姓倒也还好,粮草若不够,我补给你便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