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六平意问闲(二)
穆修白一行人从山离开时并没有人察觉。披星戴月地赶路,到了苍临地界才稍稍放缓下来。
空气里尚且有些爆竹噼啪的声响,带着些轻微的烧焦的余味。
穆修白一腿折叠着,一腿悬着,用系绳的马鞭打着马尻。车道蜿蜒,山行远。那些迷人眼的雾障也渐渐退去,而化了云气,成了云团,又聚成了层层叠叠的云顶,在山之巅。群山染白,和云气相接,在侵晨的浅薄夜色里只是天幕脚下的缀点,是青里的一抹灰白。又在此后被天边的鱼肚白吞到一处去,在曙光里熠熠生辉。
天已经透亮,语谰池终究是不知何处了。
・
七晋在泷上之南,倒没有落雪,天气一例是干冷的。李u城一行人奔波连日,总算也入了七晋地界。
问闲山庄也在深山,但是山门宏伟,石径通达,未有存心避世之意。并不如语谰池一般隐蔽难寻。
山庄守门人将主门打开时,便见得一线天色透蓝,一辆马车远远从路尽头来,近前了,见赶车的是个青年,留了两笔不太相称的八字胡,眉目若是看得仔细,倒是端正的。
近日来,往往有人到山庄,都是大堆的人。这里只有一辆马车,守门人心下早已了然,扬声道:“敢问门前何人?”
便见一只白袖撩了车帘,道:“秦伯,是我。”
秦伯便将另一扇门也打开了,只等马车行入,一边道:“怀公子可算回来了。”
李u城便道:“秦伯这两年也没有多大变化么。”
“还是老样子,庄子里也是老样子。怀公子快请。”
穆修白便也点头向老者示意了,赶了马车进了山门。又见得是蜿蜒的道路,边上的杂草都修得很干净。这样一路驶过第二扇门,才有仆从上前接应,便也有人将马车驾去了后院。
李u城下了车,然后是两位医女,也只是不显眼的着装。
向穆修白道:“去后院把脸洗了罢。”
穆修白道:“好。”
・
堂上是一位灰蓝道袍的老者,眉髯皆白,一身的仙风道骨。
李u城入内,抱了手,躬身道:“师父。”
子午长邱道:“怀璧,你来了?”
李u城道:“事出突然,往后都要叨扰庄上了。”
子午长邱便微微叹了口气:“我早说你命数难测。”
“还望师父提点。”
“此后数月,宜静不宜动。”
“徒儿谨记。”
这厢说了话,穆修白便被侍从领了上来,面上的尘泥洗去了,像一盏泛着水色的白瓷,那件灰败的粗布衣服也便更加灰败,显得尤其不相称起来。
子午长邱道:“小兄弟,许久未见。”
穆修白见那老者,早已知道人的身份的,便也行了礼道:“七晋山人,久仰大名,是我那时有眼不识泰山了。”心下暗暗想着,师父的师父,是要怎么称呼的?
子午长邱捻了捻须子,微微一笑,道:“小兄弟不必多礼。”又向李u城道,“怀璧不向我介绍一下此人?”
李u城只见得子午长邱凤目一眯,遂道:“我料师父与他相识…”
“我与他相识,未知他与你相识。你们的事,我还能掐指算出来不成?”
李u城按了按额角,道:“穆修白是向我学医的。”
子午长邱长长地“哦”了声,并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又往穆修白打量了下,倒是祥和道:“穆小兄弟学医的心愿也算是得成了。”
穆修白道:“晚辈荣幸。”
李u城也道:“七晋山人是我师父,你得叫师祖了。”
子午长邱只道:“师祖就免了。我废杏林之道久矣。”
这个穆修白听他提过,既然不让叫,便也闭口不言。
子午长邱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道:“穆小兄弟奔波路远,我已让人备好厢房。待休息妥当,我也和你聊些旧事。”
穆修白只道:“多谢山人。”便和一旁问闲山庄的家人一块离开了。
・
山脚下,素秋只算是留下打理医馆和语谰池的唯一一人。医馆是照常接收病患的,这些都和往日无差。
素秋对窗梳妆,执一根木簪绾发,便听得窗外有些不寻常的声响,木簪脱手便向窗外去。便听得一声闷哼,那窗户纸上只余了一个透亮的小孔。素秋夺门而出,便见得栽落的身躯使得院中的樟树颤抖不止,扑簌簌落下雪沫来。
从旁的医女已经听得声响过来,但是那人影一踩树枝,轻功如风如影,退得飞快,转瞬便不见了踪影。
素秋尚是一头披散及腰的乌发,面上眼眸微垂,看不出什么表情。
边上的青瓷道:“师父,这是何人?”
素秋只道:“主人才离开语谰池,这是来者不善。叫诸位小心看着。”
・
问闲山庄的闲适多于宁静。一干人在此处住下,也旬日有余。
这山庄也大得很,虽然没有大片占地的药田和池水,但整体比语谰池还大些。山门之内,又分了多处院落,各都隔着不长不短的路程,离得远的要乘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