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风花雪月的年少(3)
赵茶建议他先玩两个月木吉他,然后再买电吉他。麦言接受了这建议,同时也想等李条来了听听李条怎么说。
虽然学校收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都不高,但一个月了还是没见到老师,无论如何有点说不过去。麦言去找校长王盒,王盒当着麦言的面给李条打电话,打了四五个,都是无人接听,麦言只好继续等。
在麦言以为要再白等一个月的时候,李条来了,骑着一辆女式的电瓶车,还载着一个胖乎乎的和麦言年纪相仿的姑娘。
虽然眼前李条的装扮和赵茶说的一样:高个子,长头发,皮夹克,磨得很旧的牛仔裤,高帮的大头皮鞋,可是气质上却跟麦言想象中的李条完全不同。麦言觉得李条这样的人,要么开汽车,要么骑大马力的摩托车,怎么能骑一个女式的电瓶车呢,看着好别扭。
后来才知道那电瓶车是他老婆的,他自己的车出了车祸,还在维修厂。而那个小胖妞,是个键盘手,别看其貌不扬,玩起电子琴来非常潇洒。而且她还有个非常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柳梦儿。
李条见了麦言和纪凉,没有自我介绍,先是把他们俩审视了一遍。然后留下一句:“把你们的外表改变一下,你们是要玩摇滚的,不是拉二胡的,还有赵茶、韩越升,你们也一块儿去意意痢!本推镒诺缙砍底吡恕
看着李条慢悠悠地离去,麦言和纪凉两个人目瞪口呆,等了这么久,就等来了一句话。不对,还有一个大胖姑娘。
柳梦儿也是要住校的,她跟随李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和赵茶、韩越升也很熟。按她的理解,李条大概是嫌纪凉他们的打扮太中规中矩了,而让赵茶跟他们一块儿去改善外表,没准儿是想让他们一起组一个乐队。
麦言等人一起去打了耳洞,买了耳环,买了奇怪的裤子和上衣,染了头发,烫了发型。走在街上,别人可能嫌他们怪异难看,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非常拉风。
六
女生寝室里,柳梦儿在阳台上放好刚买的盆栽,回过身来继续收拾床铺。寝室里有一股子劣质香水的味道,她有些不适应。
“你觉得纪凉帅还是麦言帅?”白赛亚坐在自己的床上问柳梦儿。
“他们俩啊,都挺帅的。”柳梦儿含糊其辞,身边这两个表情怪异的女生让她有些担心接下来的生活。
“我就说嘛,你的纪凉怎么可能会比我的麦言帅,我的麦言才十六岁,你的纪凉都已经十八岁了,笑起来都有褶子了。”辛欣故意打击白赛亚。
“我就是喜欢老男人,不可以呀,总比你喜欢小白脸强!”白赛亚奋起反击。两个人吵闹起来。
柳梦儿离开了寝室,她想,虽然和纪凉还有麦言都是刚刚认识,可凭感觉来说,这两个女生,无论如何不会是他们喜欢的对象吧。
李条再次来学校的时候,气质改善了不少。他没有选择在教室里授课,而是直接到麦言他们的宿舍来了,柳梦儿也跟着来了男生宿舍。
李条让麦言和纪凉展示了一些他们有限的所学,然后分别指点了他们一会儿,最后真如柳梦儿所说,李条要将他们五个人组成一个乐队。
“如果再有一个鼓手就好了,组成乐队的话你们同时学一首歌,我教起来容易,你们相互带动进步也会快一些。韩越升你要不然就学贝斯吧,学吉他的太多了。反正吉他上的东西你基本都懂了,多学一样乐器也不坏。”
“可是我没有贝斯呀。”
“过几天我带你们去洛阳买,顺便再买几件衣服,看看你们身上穿的,多土,不过也怪不得你们,瓷央这小地方也买不到什么特别的衣服。麦言,你要不要学爵士鼓?”
“我只想学吉他。”麦言除了不想改变初衷之外,主要是还有些不信任眼前的老师。麦言想,我还不知道你水平怎么样呢,就只是听赵茶他们说而已。在不知道你具体水平之前,我可不想任凭你摆布。
“好吧,纪凉适合唱歌,就做主唱,现在我们有三个吉他手、一个贝司手、一个键盘手,阵容已经很强大了。在没有来新同学之前,我就先做你们的鼓手。过几天咱们去洛阳买齐了装备,就开始学新歌。在去洛阳之前,你们先巩固一下基础知识,不懂的就问赵茶和韩越升。”
李条走后,麦言等人聚在一起喝酒庆贺,喝到一半,突然想起来,乐队该有个名字。纪凉说要不然我们每个人想一个,说出来,哪个好听用哪个。用了谁的,谁就是队长,负责带队和后勤工作。
韩越升说:“名字不需要太复杂,越容易被记住越好,我看就叫可乐乐队好不好?”
赵茶看了看韩越升手中的可乐,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雪碧,说:“可乐,太土了,还不如叫雪碧呢。”
纪凉说:“你们是在捣乱吧,哪儿有这样的名字,太随便了!我们得想个正经的名字,像涅乐队、黑豹乐队、阿修罗乐队这样的。”
韩越升说:“那这个得问麦言,我们几个中他读的书最多,以后写歌词,想名字这类事情就交给麦言吧。”
众人望着沉思了许久的麦言,过了好一会儿,麦言才抬起头,说:“你们听说过‘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句话吧?”
纪凉说:“当然听过,不过这跟我们乐队有什么关系?”
麦言说:“龙生九子,为首者叫霸下。传说这霸下曾经帮助大禹治过水,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我想要不然,我们的乐队,就叫霸下乐队吧。”
韩越升说:“霸下乐队,好名字,够霸气,我喜欢。”
很久没说话的柳梦儿也说:“我也觉得这名字挺好的。”
纪凉看了看不住点头的赵茶,说:“那就叫霸下乐队吧,以后麦言就是队长,我们乐队的事儿以后就由麦言来主管。”
七
趁纪凉等人都去女生寝室玩了,麦言找出信纸,打算给易暖回信。麦言的家在瓷央五十里外一个叫太宝的小城里,那城市比瓷央还要小一些。麦言从小到大只在七岁的时候随父亲去过省城参加过一个亲戚的婚宴,之后除了陪姐姐去看的那场音乐节,便再也没有去过任何一个离家超过五十里的地方。这次来瓷央学吉他,父母除了怕这行业没前程之外,还有一层顾虑就是担心麦言没有在外生活的经验,怕他遇到危险和困难。
麦言在信里说:自己就要去洛阳了,是坐汽车去的,也许会途经易暖所在的城市,会在易暖所在城市的汽车站停上几十分钟。麦言说他会下车看看易暖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模样的,麦言还给易暖介绍了他们的乐队,和他新交的几个朋友。
麦言没有用手机,不是没有,是嫌麻烦。他知道用了手机之后,父母就会隔三岔五地打电话来,说一些不痛不痒关怀的话。他是想独立的生活,再加上他也没有什么需要用电话联系的朋友。那些在远方的陌生人,写写信或者在网上聊聊天就好了。一旦听到了对方的声音,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难控制了。不过这只是麦言平时的想法,他把易暖的电话号码记在本子上,偶尔心血来潮了,他还想到易暖的城市见见易暖。他幻想过很多次,自己独自一人,一声不响地跑到易暖家的楼下,给易暖打电话约她出来的情景。不过只是幻想一下,和易暖更进一步接触这件事,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些矛盾的。
等麦言写好信,到外面找到邮局寄出再回来,已经是傍晚了。纪凉他们在打篮球,校长陪着他们打的,二对二。看到麦言回来了,校长就退出来让麦言加入,自己当起了裁判。
许多年后麦言回忆起这段短暂的生活,感到无比美好,那是他最后一段校园时光,最后一段没有压力、没有约束的生活。有的就只是音乐和梦想、朦胧的爱情和单纯的伙伴。但是在经历的时候,麦言常常会感到乏味,学一首再简单不过的儿歌,都要花上几周的时间,一天只能练好一句歌词。再美的歌,当你不断重复练习,还总是会出错的时候,就难免会觉得烦躁,会对这歌曲本身产生厌倦,会怀疑起自己的天赋来。
瓷央艺术学校门口是11路公交车的起点站,到了周末,麦言和纪凉等人就会坐上这车,晃悠十多站,在城中心下车,步行几百米就能到李条开的酒吧楼下。酒吧在四楼,一二三楼是一个穆斯林饭店。
酒吧是晚上营业,白天就空着,因为学校里的音响设备太差,赵茶就找李条拿了酒吧的钥匙,在酒吧里练吉他。纪凉和麦言用的都是木吉他,有没有音响设备对他们都不影响,所以即便跟着赵茶去酒吧,他们俩也只是去看看,偶尔拿赵茶和韩越升的电吉他试试手,或者学学效果器的用法。
李条的老婆叫张露,是个舞蹈老师,没有生孩子之前,她白天会在酒吧里教一些学生,生了孩子之后就忙着带孩子了。偶尔有学生来,她也只是指点一下,做一些简单的示范。除了一个叫尼西的女生,其他的学生基本上都很少来了。
有一次赵茶他们刚到酒吧,尼西就来了。音响设备只有一套,尼西练舞的话,赵茶他们就没办法练吉他了。尼西不想因为她一个人,耽误了人家三四个人,所以待了一会儿就要走。
尼西是个美女,身材一流,眼睛大大的,有点蔡依林的感觉,纪凉看到她就像斋戒了几个月的人看到肉了一样,怎么舍得放她走。在纪凉的示意下,麦言等人把场地腾了出来,让尼西跳舞。
“这姑娘身材真好,跳起舞来就更好看了。”麦言对身边的韩越升说。
“那是你没看过张露跳舞,那才叫好看、迷人,看到过张露跳舞的男人都会嫉妒我们老师的。”韩越升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
尼西跳了两支舞之后,纪凉竟然扭着身子贴过去和尼西共舞起来。麦言不想看了,就起身离开了酒吧,刚到楼下,就发现赵茶和韩越升也跟了出来。
赵茶说:“我们看他们俩有戏啊,我们就不当电灯泡了,走,上网去。”
几十米外就是一家网吧,赵茶和韩越升玩起了游戏,麦言只是登录了qq,无聊地翻看着论坛上的帖子。身在网吧,麦言的思绪却还停留在酒吧里,他忍不住想,接下来,纪凉会和尼西发生什么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