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最美的礼物
视对靠山屯带来的深远影响,绝对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下子就把小小的靠山屯和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不知不觉中,大伙的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就连大伙的语言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野小子们现在嘴里最喜欢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是从农药广告上学来的;年轻人更喜欢唱“燕舞,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来源于燕舞录音机。
每当胖子看到小娃子们成帮结伙在那叫唤我们是害虫的时候,都会冲上去一人在屁股蛋上扇一下,然后扬起巴掌,大喊一声:“够威够力”,这是威力洗衣机的广告词。
话说那时候的广告虽然少,但是广告效应已经初露端倪。
新闻联播成了全村最受欢迎的节目,上至李五爷和王爷爷这样的老太爷级别,下到鼻涕娃这样的小字辈,都会准时在七点钟收看。
因为正式进入农闲时节,所以胖子也就把和大辫子的婚事提上正式日程。王三炮是大红媒,一手托两家,所以必须他出头。
一听胖子说这事,王三炮顿时乐得胡子直翘:“早就应该张罗了,还要下礼单、聘彩礼、买东西,收拾屋子,你就忙去,不把你折腾掉十斤八斤的分量才怪呢。”
胖子摸摸后脑勺,感慨了一句:“这么麻烦!”
“嫌麻烦你就别结。”王三炮说脆,都到这时候了,就是扒层皮也得张罗啊。再说这是喜事,咋忙活也不怕,心里高兴啊。
于是,选了一个良辰吉日,王三炮和胖子骑着自行车,直奔县城。临走的时候,大辫子也羞答答的,早晨吃饭的时候,都不敢正眼瞧胖子。
花老师人小鬼大。在旁边溜缝:“都在一起生活两年了。还有啥好怕地啊。”
大辫子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心里慌慌地。听小花这么一说。脸上更红。低声反击了一句:“死丫头。等你谈婚论嫁地时候试试。”
胖子就跟偷吃了小鸡地狐狸一样。满脸坏笑着离开家门。一路上风驰电掣。晃着膀子骑。
王三炮在后面一个劲嚷嚷:“胖子。慢点啊。小心脚蹬子别踹掉喽——”
中午时分。就到了大辫子家。王大娘一看三炮兄弟和胖子一块来地。也明白个大概。赶紧去厨房张罗饭菜。
不大一会。王书记也回来了。胖子一看。马上就要走马上任地老丈人脸上红扑扑。精神比以前大有改观。心里也不由暗暗高兴。
饭桌上,王三炮掏出一张叠好的大红纸:“今个俺进城来,就是为了俩孩子的婚事,胖子过年都三十了,小玉也都十八了,俩人一平均都二十四五,也算是晚晚育,响应国家号召,所以,俺就领着胖子来把彩礼单子送来。”
胖子脑门子有点见汗:三叔也是,年龄上的事彼此都心知肚明,就不用说了。
按照当时农村的风俗,在筹备婚事前,男方要把彩礼单子送到女方家里,然后一笔一笔,需要哪些彩礼,都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以前都要钱,不过这两年风气有所转变,要手表啦、缝机地比较多,条件好的,再加上自行车,三大件凑齐,那当然最有面子。
一般时候,彩礼单子都要有双方家长、媒人当面书写,小到一个头巾,一双袜子,都要列举到上面,免得到时候不认账。总之,还是有点旧社会买卖婚姻的痕迹在里面。
至于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以及黄金白金饰品啥的,则是晚几年之后,彩礼单子上露面最多的。
而到了现在,很多农村又都返璞归真,直接要钱,一般地说来,彩礼钱要十几万。那些当初不响应国家号召,可劲生小三、小四、小五的人家,真有娶不起媳妇的了。
在当时,彩礼单子也是最容易惹起双方争执地地方,一般都是男方嫌多,女方嫌少,讨价还价,争执不休,就容易打架。
吵急眼的时候,因为一套线衣线裤都能把婚事别黄喽。其实主要也不是差在这点东西上,主要是争个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媒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必须得当得硬实,既能跑腿,又能学嘴,关键时刻还要能镇住场,不然就等着在中间受夹板气。
王三炮拿出彩礼单子,十分豪气地往桌上一拍:“二哥二嫂,你们随便写,胖子这边肯定不带争争讲讲的。”
王书记和王大娘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一起哈哈大笑。王书记拿出钢笔,在红纸上刷刷点点写了几个字,然后递给胖子,他知道三兄弟不认识字。
胖子心中有些忐忑,打开红纸,只见上面写着“王小玉”三个字,不禁有些发蒙。抬起头来,这才看到王书记笑吟吟地看着他:
“小黄,我们把女儿整个都送给你啦,这个礼物你敢接受吗?”
胖子心中一阵激荡,噌得一下站起来:“王伯伯你们放心,小玉就是我
最美好地礼物,俺会用一辈子珍惜的。”
王书记和老板微笑点头,他们相信胖子的承诺。只是王大娘脑子里面有个念头一闪,也过去了,那就是俩人的年龄差,稍微大了点。
王三炮看着他们,有点发蒙:“这个彩礼单子咋整啊?”
“俩孩子愿意买啥东西,随他们的便,咱们就不用跟着掺和啦。”王大娘笑呵呵的说。
“那可不行,咱们娘家人多少也得陪送点东西啊,不然叫人家笑话咱们小抠了!”王三炮刚才站在胖子这边,现在又开始以娘家人自居,真不知道到底是哪头地。
“我们把姑娘都赔出去了,难道还不够啊!”王大娘拍手大笑,就把那些麻烦事全部扫清。
胖子暗暗点头,心里美滋滋的:俺这老丈人不愧是县委书记,这个头带地多好。
办喜事嘛,就是有多大劲办多大事,不能硬充门面,到时候遭罪的还是家里人,如果欠下饥荒,那不还得还吗?。
大辫子家如此开通,胖子心里没有压力,反倒觉得,更要把这个事办好,基本上这辈子也结这一次婚了,不能亏待人家大辫子。毕竟从现在地年龄上来说,胖子有点老牛吃那啥的嫌。
最后,胖子又把决定婚期地权利交给未来的老丈人,王书记想了一下:“干脆就定在元旦,一年地开始,也是你们崭新生活的开始。”
胖子也没啥意见,哪天结婚哪天好,当然,他希望越早越好。
又把其他一些细枝末节都敲定之后,胖子和王三炮当天就往回返,到家的时候已经开始播新闻联播了。
看到胖子这么快就兴冲冲地回来,大辫子当然明白咋回事,不过当着一屋子人,也不好询问。
倒是小花老师性子直爽,劈头盖脸问道:“胖哥,亲事咋样了,去这么快就回来,是不是叫老丈母娘给撵出来啦?”
“小丫头别总惦记这事,告诉大伙,日子都订了,就是1983年的元旦。”胖子也没啥藏着掖着的,当众宣布婚期。
花老师脸上反倒笑开花:“小玉姐姐,再过一个多月,就当新娘子了。”说得大辫子脸上跟大红布一般,跑到外屋地躲着去了。
车老板子在炕上笑呵呵地说:“人家胖子和小玉结婚,瞧瞧把小花老师乐得。”然后又转向胖子:“胖子结婚,可是咱们靠山屯地头等大事,一定要好好操办一下。”
“那就看你这个烙头忙的啦!”大伙一哄声都吵吵起来,大脚嫂等老娘们跑到外屋,跟大辫子商量起需要准备那些东西:红祅绿裤是必不可少的了,然后再准备两双行李,被褥都要大红色,坚决不能买黄色的,说是以后过着过着就黄了。
大辫子红着脸,一个劲点头。李大婶又冲进屋,叫胖子买棉花布料,准备做棉祅棉裤和被褥,还有窗帘幔帐,枕巾枕套,随身衣物,新鞋新袜子,林林总总几十样,胖子这么好的记性也都听迷糊了。
“用这个记上。”奇奇笑嘻嘻地递过来一个小本和铅笔,然后问:“有没有我地份啊?”
李大婶摸摸她的小脑瓜:“当然有,给你也做一身新衣服,嫁出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