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山雨(上) - 英台大大带我飞 - 林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 山雨(上)

会稽郡,会稽县,梁家庄。

年节已过,这日一早,梁家庄村口来了两架牛车。不论是牛、车身还是驾车之人,瞧着便不是普通人家。梁家庄里的人家看见了,都有些惊奇。

这时,从其中一架车上跳下来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一身大户人家仆从的打扮,面上带笑,看起来很活泼的样子。

他走到路边,寻了一个正在看新奇的小童,问道:“你们这村子里,可有一户儿子姓梁名山伯的人家?”

那小童也不怕生,点头道:“有啊。”

那青年笑着从身上摸出一把怡糖,道:“你若能带我们去他家里,这些糖就都给你了。”

小童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的手,连连点头,道:“好好好,你们跟我来。”

那青年没让他在前面走,而是抱着他坐在牛车前头,顺手拿出一粒糖塞给他,道:“你指路吧。”

梁家庄说大也不大,不过几十户人家,梁山伯家靠近路的另一头。

牛车行至附近,那小童跳下去,跑到一座小院外,清脆喊道:“山伯阿叔,有人来寻你啦。”

听到里面有人回应,他笑嘻嘻回到那个青年身边,伸出手道:“我将你们带来了,快把糖给我吧。”

那青年撩起小童衣服的下摆,除了刚刚手中抓的那一把糖,又掏出了些让他装着,拍拍他脑袋,让他走了。

院门里,梁山伯满心疑惑走出来,瞧见两架牛车,驾车的正是六曲和银心,还有三七正站在地上。

他一时愣住,道:“你们,你们怎么?”

六曲身后的车里探出个脑袋,笑眯眯道:“山伯,我们来接你一道去书院。”这正是马文才。

梁山伯讷讷得不知该说什么,院里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男声,问道:“山伯,外头是谁来找?”

梁山伯转头回道:“是我在书院的同窗。”

“那快请人进来坐坐吧。”那声音道。

梁山伯也反应过来,连忙叫马文才下车,同一车里,祝英台钻了出来。

梁山伯又有些奇怪,另一架牛车上跳下来两个陌生的小个子少年,一个公子打扮,一个书童打扮。那个小公子的五官瞧着与祝英台有七分像,只是更圆润一些。

祝英台介绍道:“这是我一个堂弟,名英玖,和他的书童素绘。”

梁山伯与他见了礼,将几人引进门,边走边道:“我记得已与信斋说过,今年恐怕不得继续去书院了。”

马文才道:“我们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当初祝、马两家父母相谈过后不久,马文才与祝英台二人便恢复了信件往来。两人在信中都极有默契地没有提自己在家中发生了什么,也没有问对方如何。他们在心底晓得,彼此都从未放弃两人间的情谊便好。

眼见回书院的日子临近,马文才便提出,他们可以与梁山伯约好时间与地方,三人可以一道走。

祝英台自然乐意,差人送了信去梁山伯家中。就是这时,梁山伯那边却回道,今年不会再去书院了。

他在回信中没有说具体原因,不过去送信的那人隐约瞧见了些他家里的状况,推测可能是家中钱财紧张。

祝英台和马文才晓得后,都想为兄弟出些力,若是能帮上忙便帮一把。

他们也了解梁山伯不会主动求别人帮助,于是他们俩便约好,在去书院前,先去梁山伯家一趟,也当是游玩一番。

其实走进梁山伯家,几人都能看出他家中状况实在有些不好。这并不是说家中东西破旧,而是有些乱,让人能明显感觉到,家中的人没有心思维护收拾。

梁山伯的父母面色也带着忧虑,见过几人后,就挥手让梁山伯自行招待。

进了梁山伯的屋子,马文才直接问道:“山伯,你家中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可是义结金兰的兄弟,你便直说吧。”

梁山伯有些困窘地摇摇头,犹豫了一下,推门喊了四九。

“公子,可有什么吩咐?”四九老老实实地问道。

梁山伯咬咬牙,对马文才和祝英台说:“逸华,信斋,我只有一事,请你们收留了四九吧。”

“公子?”四九惊叫道,“公子你不要我了?”

梁山伯对他安抚一笑,凡事只要开了个头,后面也好说了。他道:“今年家中收成不好,四九跟着你们还能多得些月钱,日子也好过些。”

四九自然不乐意,他宁愿不拿钱也想继续呆在梁家。他小时候父亲早亡,无人收留,是梁家给了他一条出路。虽然名义上他是梁山伯的书童,但他没签过身契,梁家人对他也宽厚。此时梁家遇到坎儿,他更不能只顾自己。

马文才也不乐意了,他皱着眉道:“你一个大男人,做事痛快些。家里收成不好,我们借你些钱先周转着,等来年好了再还就是。谁没有个不凑手的时候,也只有你硬挺着,不拿我们当兄弟。”

梁山伯脸红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他自然是把祝、马二人当兄弟的,若是他们两人有难,他二话不说拼尽全力一定会帮,可轮到自己,却无论如何开不了口。他使劲摇摇头,道:“救急不救穷。去年就是小旱一场,今年大年间只飘了些雪点,恐怕年景也不成。这样帮不得。”

一边的祝英玖插话道:“这位梁兄未免有些迂腐,钱上的事是最简单不过的,难不成在你眼中,兄弟情谊还比不过这些身外之物?”他声音清脆,像是还没长大的小男孩。

梁山伯看看他们,马文才和祝英台都是一脸诚恳。他此时也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不再拒绝,站起来拱手道:“山伯便谢过了!”

他又转身对祝英玖谢道:“也谢谢英玖贤弟点醒我。”

祝英玖抿着嘴笑了。

之后的事情也简单,梁山伯将事情与父母说了,梁秋圃与高氏两人虽也不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援手,但只要说到能让梁山伯继续在书院里念书,他们满心都只剩下感激。

当日,梁山伯便收拾了行装,带着四九也一道跟着去书院。

一路说说笑笑,梁山伯晓得祝英玖也要去尼山书院,便极热心地向他介绍书院中的状况。

听梁山伯细细介绍了不厌居的样子,祝英玖喜欢得不得了,缠着祝英台道:“阿兄,我想同你们一起住。”

祝英台皱眉不允,道:“我会叫阿成单独给你安排个院子。”

祝英玖气哼哼地转向马文才和梁山伯。马文才眼珠子转转,挑着眉看梁山伯,问:“山伯,你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