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后记
那天和林子在上海坐地铁的时候,想起西贝的诗——
可一想到终将是你的路人
便觉得,沦为整个世界的路人
风虽大
都绕过我灵魂
我决定写一本书,打开手机备忘录,郑重地记下这件事。
这是我对一个人的告别。
青春期的时候,我曾经对他说过,我会写一本书给他。
于是在创作江为风的时候,我刻意加了很多他身上的细节,比如:英语很好,其他科不好,网名是“想象”,头像全黑,爱穿黑色衣服……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已经六年不联系,这本书,是我对他最后的打扰,也是最后的温柔。
在这本书之前,我有在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给他——
我有件事想讲给你听。
那天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肥胖的卖鱼大叔在骂自己的妻子。他用尽了所有粗鄙的脏话,方言与普通话夹杂在一起,言辞激烈时,甚至动手去推搡。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要从眼眶逼出来。我们没法说别人是不是幸福的,但是我们太会从别人的人生片段中想起自己的故事。
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也在过着路人看在眼里会觉得酸涩的日子。
或许我没有同理想中干净挺拔的温柔男子结婚,而是木讷的、平庸的男人,运气差一点,或许我会和不务正业的、爱哄骗女人的人结婚。我会老去,也许我会磨平棱角,甘心做下堂妻。
你知道的,没有人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连自己也不可以。
我无法预料到以后,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必定没有你的参与。
只是我很想问问你。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变成了眼神混沌、丝毫没有灵气和神采的平凡女子,抱着自己的小孩,与你重逢在街头。
你看到这样的我,会不会觉得难过?
虽然现在看看那篇文章蛮矫情的,但是因为傻气而饱含真心。
在去上海之前,我一直过着电影空镜头般的生活——
傍晚橘红色的晚霞被风吹散,居民房里骤然亮起的夜灯,拉着父母衣襟的孩童,楼道里的油烟味,厚重温暖的毛衣,床单的褶皱,晾衣绳上的内衣裤,地板上的头发丝,书架上胡乱摆放的书,耳机里那支循环播放的歌单……
我知道“空镜头”这三个字的形容很奇怪,但我相信,看完上述片段,你一定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