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准备逃跑
云长凌深夜从梦中醒来独自坐在床上望着帘外的烛光,想云长青离开快三月了,他无法给他写信,也不敢在做出不利于他的事情,只能在安静时思念他,担忧他的安危。
想想朝中蜚语怎觉他还是留在南地最好,回来终是逃不过一场牢狱之灾的,公孙回琴他们当真能想到办法解决此事吗?皇室贵胄犯错该交由大理寺处理,而那大理寺卿东方南却与栎阳一派,包括吏部。
睡在旁侧的谢酒发觉云长凌醒来,本以为他会很快躺下,哪知迟迟坐着心有疑惑,便起身问道“君上,心中有事吗?怎还不入睡?”
闻声的云长凌回头看她,伸手替她捋顺鬓边青丝,笑道“三弟七月初便可到帝都,只是,朕突然不想他回来了。”
云长凌对云长青的在乎谢酒并不是很了解,但见他这几日愁眉苦脸,无事时会唉声叹气,此刻又亲口说起,足以见得云长青在云长凌心中还是十分重要的,这让谢酒有些丝丝不悦,那云长青有什么好的,能让沈英那么对他,而云长凌这在乎他的生死。
“君上是担忧栎丞相他们会对秦王不利吗?”
“何其是栎丞相?”云长凌伸手撩起帐子,下床穿了鞋子,眼中尽显忧虑。
那谢酒跟着掀开帐幕看向身姿挺拔的云长凌,也许她不能理解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但至少此刻她看见那伟岸的身上隐藏了一些情意。
“这帝都流言盛起,朕,自知此难秦王逃不过。”说着又是一叹,挽袖将矮桌上的熏香青烟一抹,“朕这半夜睡不着,左右为难。”
谢酒卸下帐子,坐于里梳理青丝,缓缓说道“臣妾倒觉秦王理当回来,是福是祸都需面对,一味选择逃避,也无济于事,终归是欲盖弥彰。倒不如回来查个清楚,对吗?”
戏烟的云长凌嘎然收手,沉默了片刻才道“海浪欲来,非身陷不可。”
“君上快些歇息,还得早朝,莫再念那秦王了。”
/
沈英如今回来由于身份不便无法正大光明的四处行走,整日窝在殿内看书,那日慕容浅过来时他正翻出一本《十洲录》。
慕容浅未让人禀报自己进去,静悄悄的走到他身后,瞧见书上自己,轻声说道“殿下所著写的《十洲录》记载唐国十二洲、武国六洲各洲领主,想必耗时多年方才写出此等好物。”
慕容浅进来时沈英便有发觉,只是不喜那般生疏也就当作不知,翻阅着上面的字迹,恰恰看到燕柯卷录,书上提及了蒂尔热,想他如今落败将军奔走苏城异妄图重来还是有些惋惜,这等人物若是为己所用定能做出大事业,只可惜他野心太强,留着也是养虎为患。“撰写此书时恰是边关和睦之时,想想已有五六年。”说着,又转身将书册搁到桌上准备赠与云长青为他日后所用,“浅儿未去锦乐宫寻羲和吗?”
慕容浅道“去过,只是路过顺道来看看殿下。”
“对了,浅儿,蔺之素素你可了解?”沈英问道。
慕容浅微惊,但想他们从未见过许是不如自己所想那般,便道“素素小姐活泼可爱,天生丽质。怎么了?殿下为何突然问起素素小姐?”
可按照沈英的打听,这个蔺之素素不如那么简单,看了慕容浅一眼,道“无事。”
两人续话半个时辰,慕容浅才散去,另一位五旬红袍男人步入殿内,沈英邀他去了后院深处的湖中亭上,四处只剩下苏文衣,那伺候的奴婢立在湖岸相候。
“司徒大人,这几月内,朝中可有何动静?”沈英挽袖斟茶。
亭中白色纱帘轻扬,倒是配了茶烟缭缭和这静谧湖央。
司徒却邪黑白眉纹丝不动,双手放于膝盖,卧于沈英对面,鼻嗅珈蓝,耳闻丝丝风敛水声,道是仙骨一身,宛若书中神者。“朝中未有大事发生,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却唯独国师屡犯推辞不上朝,主君派去大夫也未探出任何不症。殿下远在唐国,陶墨应当转交老臣书信。”
斟好茶,沈英奉上,收手于腹部,道“陶墨已将书信转达。司徒大人,国师府中的侍卫可有回信道个明白。”
“不曾。这些侍卫未得殿下命令不敢妄自行动怕误了大事。殿下此回,不知是忧心何事?”
沈英轻笑,道“突觉朝中暗波悄然而动,且有人暗中掺本宫私事,需亲自回国处理方可安心留在唐国查探。”
司徒却邪伸手端起碧绿茶杯轻抿一口茶,那沈英也喝了一口,闻司徒却邪说道“老臣有所听闻,前几日,王后招了老臣特意叮嘱此事。老臣在想,谢酒或是呼延律其中有一人必定是真正监视殿下之人,欲借此事引主君大怒贬你储君之位。”
“不管是谁,本宫且留他性命,待回国方才处理。而究竟是何人暗里操纵,我心中有所分晓。司徒大人,三日后,我会离开武国赶赴唐国会我故人,之后数月,国内事情有劳您费心。”
司徒却邪看了他一眼,倒未见多的颜色,只迟疑了片刻才道“殿下当真要违逆主君?”
“储君之玉我已然赠他,便不会收回。”
“殿下,你…”纵然是司徒却邪心有定数不为世事所惊,却在听闻沈英将储君玉赠与那人时大惊,就是黑白眉也变的曲折“那可是我武国…便是情意再深,那储君玉也赠不得,若是让武国之人知晓,他们该如何想?那象征武国储君。殿下,此举糊涂!”
“世事糊涂与否,我自有定数。”
司徒却邪劝不得,只能将储君玉之事隐瞒下去,在后院说的不久,有人来说蔺之封来见,沈英也抽身去了。
“臣见过太子。”
沈英看了他一眼,上了台坐下,方才道“国师免礼。赐座。”
待仆人抬上软榻,蔺之封方才坐下与沈英对视。
“听闻国师身子抱恙一直卧榻在府中,可有好转?”
“承蒙太子挂心,臣只是小事,并无大碍。”随之捂嘴咳嗽了两下。
沈英道“君止,为国师奉上一盏温润溶。”
侯在旁侧的君止与另一侍婢玉馨行礼离去,蔺之封道“多谢太子。”
沈英也不于他继续客套,笑道“国师抱恙而来,可是为素素与代云的婚事?”
蔺之封随即起身离开软榻拱手跪下,道“老臣仅有素素这一女,她身份卑微不足配轩王,可素素这孩子一眼看中轩王,且与轩王私定终身。老臣特请太子殿下在主君面前美言几句,不看老臣二十多年来的功劳之上,但看老臣对武国的忠心份上允了这桩婚事。”
蔺之封说的是声音沙哑,沈英心中却另有盘算,看向身侧的仆人青云,说道“青云,将国师扶起,他身体抱恙不便长跪。”
青云领命,却对着沈英撅嘴,显然是不喜,奈何沈英如此命令也只得去了。
扶起蔺之封,将之安置于软榻,那君止、玉馨两丫头也端来溶,清秀的君止奉着茶水向沈英而去,在沏茶时低声说道“溶给他喝了,倒是可惜。”
只有沈英听得这话,伸手弹她额头,君止则抬首一笑随即褪去。
“国师一生可谓尽数奉献于武国,本宫若是不应下此事倒是本宫无情。主君那本宫会劝服,国师不必忧心,且好生休养早日复朝。”
“那老臣便多谢太子殿下,日后,老臣必定竭尽全力忠心武国。”
听多了这些话,沈英倒觉腻味了,寒酸几句也就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