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 - 狐涂 - 御年糕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狐涂 >

☆、佛曰

得,我本来还准备钓几条锦鲤拿回去好生养在洞里做宠物,以供无聊的时候消磨时间,这下全泡汤了。

和尚的心思真是难猜,比宓姑还难,比老涂还难,着实叫我这只千年老狐狸犯了难。

一个人在洞中纠结了几日,我终于忍不住,跑到舜若寺去找无拂。一路都没见到人,摸到后厨才遇到个白白胖胖的和尚,大概是无拂提过的二师兄了吧。

“打扰了。请问无拂在吗?”

二师兄正在跟面粉战斗,顶着一张沾满了面粉惨白的脸,摸着下巴回忆了一会儿:“哦,你是住后山那位施主。无拂他下山去了呀,前几天刚走的,没跟你说吗?”

……他确实没跟我说。

“能否告知区区他去哪儿了?”

“镇上吴老爷前阵子仙逝了,吴老夫人差人前来报丧,住持叫无拂给他超度去了,估计得过几天才能回来。”

吴老爷?难道那天无拂吞吞吐吐想说的,就是这个?

我谢过了他,回狐狸洞简单收拾了行李,敲出土地交代几句,下山去了。

吴老爷的府宅很好找,按照宓姑指的方向,远远就看到一座大宅坐落在繁华闹市,朱红色的大门皆被白绸裹了起来。招魂幡随风飘荡,宅内哀哀欲绝,宅外哭丧的人络绎不绝。

大门口立着一个身穿孝服的青年,忙于接待吊丧的宾客,大概是这家主事的男丁。

我看了看自己的衣裳,一身素色,很好。当下拿袖子遮住半张脸,只露出泪光盈盈的一双眼睛,混进了灵堂。

吴老爷的寿棺就停在灵堂正中,由上好的楠木制成,上雕白鹤青松,侧面八仙环绕,皆用金线细细勾勒,看这精细的做工,应该是生前就备好了的。

灵柩后面跪伏着几个女眷,为首的那位白发老妪大抵就是吴老夫人。来的路上听闻吴老爷是老夫人的独子,白发人送黑发,实乃人生至悲之事。不过我瞧着她的样子,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悲伤,只是偶尔拭泪,还时不时安慰身边的女子。

吴老夫人身边那女子,哭得最是真切,好几次晕厥过去,都是她身旁的少年掐着人中缓了过来。这女子与少年,看丧服装扮像是吴老爷的正妻与孩子,他们三人后面还跟着跪了一群哭哭啼啼的女子,一片缟素混作一团,看不出来是小妾还是婢女。

俗话说,人生有三大悲: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一家子就占了两个半。稚子年幼,偌大一个家业,以后仅靠女眷苦苦支撑,难免要被别人欺负了去。

我正琢摸着这一大家子人以后该怎么办,那一直扶着母亲的少年蓦然转过头来,一双眼瞳如皓月凌空,像是把我的心思看了个通透。

他幼年丧父,眼底却不见慌乱,安抚母亲,接待宾客,有条不紊,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可惜太过年幼,不晓得这家业能不能撑得到他长大。

我暗暗摇了摇头,环顾四周,寻到无拂正端坐西北角,长跪合掌,诵着《往生咒》。与他对立的东南角,站着个年轻的道士,执一把桃木剑,正对着一张供桌念念有词。

我知道这种时候不便打扰无拂,径自去请了三炷香,对着吴老爷拜了三拜。您去得潇洒,九泉之下可要多照拂你这一家老小。

拜完将三炷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炉之中,我正准备离开,却被人一把扯住衣袖。

那年轻道士皱着眉头,一只手装模作样地挥舞着桃木剑,压低声音道:“被有过仙籍的妖精这么拜了,你倒是不怕凡人受不起。”

我早已不做神仙好多年,哪还管这些虚名,不过看这道士倒是越看越熟悉,只可惜想不起来了……

我也压低了声音:“咳,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这位道长,我们是不是哪里见过?”

他转了转眼睛,显然没料到我还记得他:“你当初向我师父强索紫砂壶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伺候着。”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讨要雨前新茶的时候,我也在。”

哦,敢情是牛鼻子的徒弟。

难道牛鼻子千里迢迢派他徒弟追债来了?我好不容易生出来的那点对故人叙旧的激动立刻烟消云散,只想着怎么带着赃物走为上策。

不等我说什么,他立刻放开了我的袖子,小声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这里有些古怪,午膳我们后山小花园见。”

……这好似偷情一般的口吻究竟是几个意思?我满脸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到无拂旁边去窝着了。

到了晌午,无拂二十一遍《往生咒》念完,睁开了眼睛。我露出一个谄媚的微笑,跟他打了个招呼。

他眨了眨眼睛,显然没料到我会在这里,微怔着问:“你怎么来了?”

“我来跟你道个歉,钓鱼是我不对。没顾及鱼的感受,确实是我考虑不周……”我正绞尽脑汁想着道歉的话,门口遇到的那位青年走过来,恭恭敬敬地来请无拂去用斋饭。

当时在门口没看清,这下近距离一看,可把我的狐狸小心肝儿吓得不轻。

这可不正是青楼花魁姑娘的意中人么!当初他一身布衣,我还以为是个没钱嫖妓的穷小子,此刻见他头戴白孝帽,身穿大庄粗布孝袍,乃是死者至亲男子才会穿的孝服。

一想到我那送作嫖资的几片金叶子白白打了水漂,我的心无端抽痛起来。

无拂显然没认出他来,对他还了一礼,站起来跟他走了。我摸摸砰砰直跳的小心肝儿,想起来跟道士的午膳约定。

像吴老爷这种大户人家办丧事,每到饭点需请所有吊丧的人吃饭。吴老爷生前乐善好施,在舜若镇享有盛名,前来吊丧的人自然不少。

――来蹭饭的人也不少。

家丁抬来几个大桶,每个人捧着个碗等着,刚开始还井然有序,后面米饭见了底,人群如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地扑向饭桶。那青年把无拂安顿在一旁,奉上专供的斋饭,自己还来不及吃上一口,忙不迭地来维持秩序:“诸位父老乡亲!米饭多得是!不要抢不要抢!保证每个人都有!我马上让人再抬来!”

他给无拂安排的位置与人群相隔甚远,并不受这混乱的影响。同桌的道士像饿死鬼投胎一般几口吃完,撂下碗筷,隔着人群冲我使了个眼色。

趁人群乱作一团,家眷都忙着维护秩序,我与他一前一后,贴着墙根直奔后花园。

作者有话要说:想了很多种修文的方法,最后结果跟没修差不多……呵呵.jpg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