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
我一只狐狸,大抵确实没有成佛的慧根。去极乐天偷听的次数多了,僧人大都熟悉了我的存在。可是翻来覆去都是些正命、正念、正定,我听得头大,干脆变作原形,蜷成一团,打起盹儿来。
就算是睡着了,金色的梵文还是源源不断地钻入我的耳朵,睡得很不安稳。我又不舍得离开澄镜,整日就这么半睡半醒,闭着眼睛研究他讲的三无漏学。
澄镜忍了我几日,终于在一日课毕,又把我叫住了。
我以为他早已不耐烦,可话从他口中说出,还是不疾不徐,悠然淡定。他问道:“尘施主,你可听得懂?”
他讲了太多,我一时不知他问的是哪一段:“什么?”
“就是我讲得这些佛经。”
我想了想,这范围太广,我不敢妄自托大,选了个含糊的说辞:“差不多吧。”
他像是有些欣慰,盘腿随地坐下,拍拍他身边的位置:“那我可要考考你了。三无漏学是哪三学?”
这个我知道。我蹭到他身边坐下,施施然答道:“戒定慧。”
“那八正道又该如何学?”
“修无漏道,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是名正见。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名正思维。常摄口业,戒口恶业,远离妄言,是为正语。……摄诸散乱,身心寂静,决定不移,是名正定。八正道中,正见是为慧;正勤、正念、正定是为定;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是为戒。”
澄镜抚掌笑道:“好极,我看你慧根深长,可以去我师兄须菩提那里听讲了。”
我又不是为了听讲而来,我不好把话挑明,只得没甚兴致道:“我听你讲得就很好。”
“我师兄须菩提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被誉为‘解空第一’。他比我讲得要好上很多,你去听过一定大有裨益。”
我笑笑,并不放在心上:“怪哉,难道佛学还分高下不成?”
他摇摇头:“《金刚经》有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学没有高下之分,但顿悟有先后,境界有高下,分‘缘起观、八正道、四圣谛’三个阶段。我生在天界,没有七情六欲,未尝三毒八苦,如来佛祖说我历练不够,不如十个师兄,悟不得苦谛和集谛。”
我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复他。人世间的凡人从生到死,苦伴随了一生。天界的神仙竟然还忧虑自己没尝过苦头,顿悟不了真谛。
“人……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再苦也苦不过我们妖精。”
他侧目问道:“你们妖精,也很苦吗?”
“我们妖精,虽然没有像人类那般多情,但生活更加不宜,吃的苦头只有更多。我还算是幸运的,很早就开了灵智,一直在修仙,又有土地照拂。”我努力回忆着其他妖精的生活,“我在须弥山所见的妖精,有的学会化形术之后,好奇凡人的生活,看上了哪个书生少侠,就放弃了修仙,自以为是可以享一世缱绻;有的会一点点法术,跑到人间作威作福,享受被当做神祗供奉的感觉;有的小时候被人追捕凌虐过,长大后危害一方,吸食凡人精血修炼……更多的,是熬不过道道天劫,中道陨落。真正最后能飞升成仙的,不过了了。须弥山数千年,也只出了我一个而已。”
他微微颔首:“如此看来,你实属幸运。然则因果无常,苦乐有度。也许你的苦都在后面等着你。”
“我不怕苦,不过幸运不幸运倒很难说。我所见过的大多数妖精都比凡人果决,认定了一件事就绝不回头。求仁得仁,也许这就是他们的追求,不能以我的经历作为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就像凡人,若他心生恶念,旁人在他面前念几句佛,劝慰几句,说不定他就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是很容易后悔的,而妖精则不会。我见过的妖精就算灰飞烟灭也绝对不悔,心志坚定至此,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妖精最终修炼成仙而凡人一生碌碌无为的原因吧。”
澄镜皱了皱眉,指尖轻点在雕栏玉砌的石阶上,满脸的不赞同:“一心向恶,怎么能说是心志坚定?”
“我就是一个比方,我觉得有时候恶也不是坏事。”我耸耸肩,“你想啊,若是人间如这极乐天一般高雅圣洁,哪里还会有芸芸众生千姿百态的生活?这天界跟人界,又有什么分别呢?没了分别,成仙的优越感又在哪里?”
“天界和人界的区别,并非仅是善恶。”
我摆摆手:“这么跟你说也说不清楚,哪天你下凡一趟,亲眼去看看,说不定就能明白。”
这事儿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无拂没让我再去找他那个菩提师兄,我自然也不会鼓动他下凡。等一本《增一阿含经》讲完,无拂宣布暂停授课,他要下凡历练,诸僧可自行到别处听讲。
我揉揉困倦的眼睛,以为是如来佛祖派他下凡,琢磨着寻个什么由头跟去。
澄镜在碧瓦朱檐下向我款步走来,停驻在我面前,含笑道:“尘施主,烦请与我一同前往。”
作者有话要说:开了个新坑,咸蛋甜宠,短篇,等这个坑填完就去填那个~
求收藏,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