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百圣齐鸣
钦天监主楼之上,李氏彻底看傻了。
她不明白什么是天降文曲,什么是地涌金莲,但她看得懂,下面那些穿着官服的老爷们,全都给自己的儿子跪下了。
她激动地抓住卢厚的胳膊,语无伦次地开口:
“他爹,你快看!他们...他们都给咱们璘哥儿跪下了!”
卢厚同样挺直了腰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愣愣地看着高台上那个被光柱笼罩,宛如神祇的儿子。
御座之上,昭宁帝面前的十二道珠帘剧烈晃动,腰间的传世玉佩此刻滚烫如火。
宴居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斗法高台上的卢璘,又转头看向了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读书人。
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万众叩拜之中,被文曲星光笼罩的卢璘,缓缓开口: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三才之道备焉。”
“家为孝之本,《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是故孝者,家道之所系。”
“乡乃悌之基。《论语》云:‘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尊耆老而恤孤弱,礼敬长者,友善兄弟,悌之施也。如此,则家齐国治,天下太平。”
……
圣院凉棚内,跪在地上的儒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卢璘口中念出的一句句原稿内容,如晨钟暮鼓,不断敲击,让他们对早已烂熟于心的圣贤经典,有了全新的领悟。
卢璘的声音还在继续,不疾不徐,带着一种阐述天地至理的宏大和庄严。
“是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话音刚落。
手稿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个大字,竟猛地从纸页上挣脱而出,化作九道流光,直冲云霄。
九个大字在半空中轰然绽放,如同九轮大日,映照在京都上空。
圣院凉棚内,所有读书人看到这九个字,只觉得脑海中一声轰鸣,如醍醐灌顶一般。
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在他们心中划过,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不再是空泛的说教。
而是一条清晰无比,层层递进,从个人德行修养,到家族兴旺,再到国家治理,最终指向天下苍生安宁的通天大道。
它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指明了毕生奋斗的方向。
这是...在为读书人立道啊!
.........
与此同时,京都城北,圣院所在。
此地是大夏文道之基,天下读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地。
圣院最深处,一座古朴庄严的殿堂静静矗立,牌匾上百圣堂三字,笔力雄浑,透着一股亘古不灭的浩然之气。
百圣堂内,供奉着自古以来诸子百家、文道诸圣的牌位。
就在九个大字映照京都天穹的瞬间,整座古朴肃穆的殿堂,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
守殿的老儒生被惊动,猛地抬头。
只见那一排排静置了数百年的圣人牌位,竟齐齐震颤起来。
嗡鸣声越来越响,从圣院传出,而后响彻整个京都。
钦天监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被这宏大庄严的异响所震慑,茫然四顾。
下一刻,原本晴朗天空骤然扭曲,一道道模糊而伟岸的身影,自虚无中踏出,横亘天际。
他们或头戴儒冠,身披宽袖。
或手持竹简,凭虚御风。
或闭目沉思,神游天外。
每一道身影都散发着俯瞰苍生,执掌文道的无上威严。
一位,两位,十位,百位....
百圣虚影,横贯长空。
“那....那是什么?”
广场上,有百姓发出了颤抖的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