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勾心斗角的朝堂
赵构没享受到的幸福,韩意便代他享受了,心满意足的在袁妃的宫殿待了一夜,次日天明才离开,去金銮殿上早朝。
早朝开始后,韩意坐在龙椅上,发觉今日的朝堂,气氛有着一丝诡异。
许多大臣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往秦桧身上瞄,似乎是在等待秦桧的眼色。
只见秦桧的眼球一转动,王次翁便第一个站了出来:“臣王次翁有本启奏……”…
王次翁,是韩意重生附体以来,第二次见着真人了,第一次早朝的时候,他未有言语,因此印象不深。
这次见他有本奏来,便通过赵构记忆对王次翁进行了解,记忆检索后,韩意便清楚了王次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秦桧的狗腿子,是一丘之貉。
正当韩意认清王次翁是何许人时,话锋也攻来了:“启奏圣上,岳飞将军一案,刚刚平反,便让他官复原职,重掌军权,恐怕这是对岳将军的一种负担,应该让他好好休养才是。”
话音落下,其余大臣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赞同王次翁的话,而且站出来的大臣,还都不在少数,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向韩意施压。
但韩意不是赵构,他拥有着自己的想法,脸色一黑,阴沉着脸反击着:“岳飞将军,能征善战,晓畅兵法,未冠之时,双臂便能开三石之弓,在座诸位,何人能做到?”
一番言语反击下来,那些上了奏本的群臣的额头是冷汗直冒,这些人都是文官,别说未冠之时,开三石之弓,拿把普通士兵用的武器,都不一定拿得稳呢。
但在这诡谲的朝堂上,并非只有那些文臣支持秦桧,他同样有着武将的势力,那便是清河郡王张俊。
张俊跟岳飞一样,是武将出身,他的武艺同样不凡,曾经跟金人的交战当中,也有过辉煌的战史。
即便如此,他跟岳飞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岳飞治军极严,张俊却纵兵作乱,百姓多有怨言,并且他贪财好权,而这也是他跟秦桧走在一块的真正原因。
因此,在今日早朝一直没有说话的秦桧,便在此刻发声了:“启奏圣上,大宋并非只有岳飞将军一人,清河郡王张俊,也可担当此重任。”
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盯向了张俊,那些先前参奏的大臣,嘴上也都在纷纷嘀咕着:“对啊,对啊,清河郡王带兵也未尝不可啊!”
见众大臣们嘀嘀咕咕的,韩意的心里已经冒着火了,正想一巴掌怒拍龙椅,对着这些大臣臭骂:“你们一个个,是没把朕放在眼里”时,一员大臣倒先站了出来,替韩意进行反击。
此人名叫张浚,与清河郡王张俊的发音一样,但两个人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张浚先前反对议和,惨遭排挤出朝,今年才重新复官,回到了了朝堂之上,但却担任的一个闲职。
由于之前多次在朝堂吃亏,重新回到朝堂的张浚变得谨言慎行,但今日早朝,他敏锐的察觉到皇帝态度的转变,便力挺韩意。
“清河郡王虽然武艺高强,但比起岳鹏举来说,还是差了一点,况且岳家军是岳飞一手带起来的,换个人来管,恐怕难以服军心吧。”
这一番话,又将那些人的嘴给堵住了,秦桧,张俊的脸当时都起了青筋,恨不得在朝堂之上,便将张浚给诛杀了,以泄心头之恨。
但朝堂毕竟还属于韩意的势力控制范围之内,即便他们胆子再大,也不敢动手,只好忍着,待退朝之后,再想法除掉。
张浚,韩意的话锋犀利,粉碎了秦桧,张俊等人的目的,这让秦桧,张俊等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以前的皇帝,对他们的话是言听计从,借着皇帝的手,除掉了不知多少个对手,如今皇帝态度的转变,让他们感到岌岌可危,认为皇帝很有可能将屠刀来,便诞生了一个可怕,而又恐怖的想法:“造反!”
退朝之后,秦桧和张俊便又回秦府,密谈此事,在密谈时,得到了七大秦府高手和派出去的弓箭手情况,知道他们全部失手之后,二话不说,各自回府,收拾行囊,准备立即逃离临安城。
在秦桧,张俊等人收到消息之后,韩意在御书房也得到了消息,并且亲眼过目了那封写给金人大元帅完颜宗弼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