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兵祸
第139章兵祸
就在死士们借着黄昏暗中接近时,身穿铁灰色、精致羊绒长大衣的兴登堡上校,在通往俱乐部正门的谢利-罗贝里亚街街口,“撞见”了穿得像块过期面包的杨。
“上尉,你……也是来见上将们的?”
虽然他知道,杨是现役军人,必须接受军事委员会上将们的传唤,但是,褐色浓眉下,一对锐利的灰眼睛,还是很不赞许地把不修边幅的学生全身扫了个遍。
“上校您好!”杨迟钝地笑着,向上校行了礼。他的眼睛却瞟向了四周。
两次出征和多次遇险的经历,让他变得越来越警觉:虽然明天是元旦,但是这条街上蹲在雪堆里的小摊儿,和三五成群的士兵,还是多到不正常。
而且,这些军人都没穿厚外套,精干得像要执行什么任务。
跟上校搭茬的空儿,杨又注意到,颇有几个像头目的家伙,不时互相对望,或者望向不远处背着身、站在路边滑电话的高个军人。他记得那个背影,那是卫将军的副官克洛德少校,曾在第一次出征结束时,多次提审和逼供过自己。
但是,军事学院前副校长,却假装看看黑色小羊皮手套下的古董表,就拽住杨的后颈领子,把他推过马路,直接拉进了对面的军官商业街上、他常光顾的裁缝店:
“施密特来,我不是还有一件大衣要改改尺码吗?不用改了,马上给这小子。再给他找双42码棉皮靴和11号呢裤子。”
一个小个中年大叔,脖子上挂着一条卷尺,吃惊地看看杨:
“上尉,您……原来……不是扮的啊……”
浸淫政治圈的商人们,都以为杨是为了博得大众好感,才故意穿得那么寒酸。
杨想谢绝师长的好意,但是兴登堡上校却背过身,急匆匆地不知道跟谁,频繁交换一些奇怪的短信。
等拿了给杨的新装束,上校又领着杨,从后门摆分类垃圾桶的巷子,穿去了街角咖啡店的后厨。这店虽小,却暖烘烘的,亮着橙红色的小灯,没有什么人,安静得只听见木柴在铁皮土炉子里“霹雳巴拉”地作响。
上校就特别挑了一个可以看见窗外、又不靠窗的座位,叫杨先坐下。然后,他从柜台后,直接自助了一壶热咖啡和一篮子牛角松饼来:
“大象打架,小草能溜走,就很幸运了。”
杨明白了,不是自己过于敏感。搓搓手上犯了的冻疮,他看着窗外即将暗下来的天色和街边的残雪:
“上校,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
兴登堡呷了一口热咖啡,终于看进杨的眼睛里:“倒是上尉你!该找个机会,马上离开日灼。”
没等杨来得及辩驳,上校就把处置雷阿尔的新闻稿,伸到他的鼻子底下:“看见插手的下场了?!”
杨的嘴忍不住咧开了。新闻的标题和内容都十分耸动。
原来,大国民议会下属的道德委员会,将向等候在禁止区的大批记者公布:他们发现一名军校毕业、由军方混入政府的少尉,系侮辱193名妇女的累犯,现已扭送检查机关。
文字部分下面,还配着一版版的照片,罗列着雷阿尔和打了马赛克“受害人”的影像……
单纯的杨当然读不懂耶伦的算计。但是,兴登堡上校却门清。
现在处置雷阿尔可谓一石四鸟:他已经完成了死士招聘工作,正好丢弃;他是王朝摄政亟需的对价,正好交割;处置给卫将军送绿帽的小白脸,也就算慰劳卫将军协助围剿军事委员会;最后,公开处置雷阿尔,还可以让寒冬中缺电缺物资的百姓们,多一个出气筒,为耶伦派获得道德加分。
此时窗外,一队明显是一伙儿的军汉,踩着鹅卵石路面,快步走向对面的谢利-罗贝利亚街。激得杨直接把上校透明超薄款的电话,拍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