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轻舟浅渡,杜康小煮(下)
七里湖占了定安县南方一角,流出的水成河连接着一片海。广阔湖水的周围绕着一圈常绿的树,一片湖水中却伫立着一个亭子。
七里湖从一岸至另一岸最长七里,由此得名。虽不如沽湖那般出名,但同样吸引着文人墨客至此,也称得上是一片名湖。
安乐站在七里湖的岸边,因清早落了雪,湖面上一片白茫茫,尽头接着天空,那湖心的亭子隐约只能看见一个轮廓。
县令大人站在一旁,安乐问道:“大人,需要叫个撑船的小童么?”
县令大人笑道:“不正站在本官面前么?”
安乐:“……”
安乐虽不会撑船,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一根细细的竹竿握在手里一推岸边的石子,舟身离了岸。
县令大人坐在兽皮上看着安乐撑船,不禁好笑道:“握法错了。”
安乐轻哼一声,丢了竿子坐下来,“大人来?”
县令大人将那两壶酒一放,安乐没声了。
县令大人也没为难他,道:“去把渔具拿来。”
安乐摆弄了几下,却只有一根鱼竿,“大人,你就让我在一旁看着?”
“本官没兴趣。”
安乐咧嘴一笑,甩出鱼饵坐着不动,但嘴皮从未闲下来过,“大人,若是我钓上了鱼,是拿回去烤了,还是放生?”
县令大人从怀中掏出一本略破旧的书,漫不经心道:“你不是说,喝酒吃肉,赛过王侯么?为何不拿来做下酒菜?”
安乐一愣,“大人往我生吃?”
县令大人蓦然噎了一下,“……去把酒温了。”
安乐眨眨眼,放下渔具去温酒。
这只舟不算小,一头坐着县令大人,一头摆着小炉,而中间还留着可以摆下两三个小桌的空间。
安乐百无聊赖的看着火光,一手提着渔具,杜康的酒香味渐渐飘了起来,一时间,两人都沉默着。安乐扫了一眼平静万分的湖面,忍不住对县令大人抱怨道:“大人,冬天了湖里真的有鱼么?”
县令大人敷衍道:“有。”
“大人来试试?”
县令大人放下书,道:“钓到了如何?”
安乐轻哼一声,“大人想如何?”
“难道你身上有什么可取的么?”
县令大人接过鱼竿,收线,看了一眼鱼钩。
安乐一勾嘴角,“对大人而言,难道真的没有么?”
县令大人一顿,斜了安乐一眼,“若本官钓到了,给本官绘一幅丹青。”
安乐微微蹙眉,疑惑道:“大人的丹青不是比我的更好么?”
县令大人看着他无言。
安乐又笑道:“也罢。但若是大人没钓到,就赏我几十两银子。”
县令大人冷哼一声,算是答应了。
安乐乐呵呵的给自己沏了一盏酒,温了半晌也还是微凉,便放下了大人的酒盏,坐在小炉旁取暖。
县令大人一手托着书,却捧在那里盯着同一页看了半晌也未换页。
安乐不禁好奇道:“大人,不翻页么?”
“本官只有两只手。”
一只托书,一只握竿。
安乐:“……”他起身上前,弯腰为大人翻了一页。
安乐随后在一旁坐下,不禁扫了一眼县令大人手中的书,略惊愕的发现那是一本手抄,有些破旧但保存完好,可见持有者的珍待。
“大人在看什么?”
“聊斋。”
“……大人真是好雅兴。”
县令大人惊觉手中的竿子颤了颤,便猛力利索的收杆,远远便可望见尖钩上挂着一条小鱼。安乐瞪着那条小鱼,然后,县令大人一甩竿,那条鱼被甩在了安乐脸上。
县令大人轻笑起来。
安乐板着脸,将鱼从脸上抓下来,一脸满是鱼腥味儿和鱼鳞。
县令大人笑得更开心了,“认输了?”
安乐撇撇嘴问道:“大人怎知这湖里还有鱼?”
“本官方才看了一眼鱼钩,上面的鱼饵少一半。”
安乐瞪着他默然。
县令大人收起渔具,“你的下酒菜也有了,没什么可抱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