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家庭谜团
第一百三十三章家庭谜团
东方泽的一番话,虽然韩滨不说,但也不禁为之动容。 东方泽继续说道:“前期,我为什么花那么大精力去逐一考查?我希望,要实现房地产行业的振兴,它不应该只因为中国有刚性需求的巨量市场而支撑起一些大而不强的房地产企业,而是由一批优质企业带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来最终实现。
天域,就是这样的公司,这是我对房地产行业寄托的最后希望。它,不仅不能因这次股灾受阻,相反,它应该在一片阴霾的股市背景下,让投资者看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希望——这希望,寄托在每一个负责任、有能力的企业身上,寄托在每一个有一批优秀企业的行业市场身上——因为这才是我们可以走向国际、引导全球市场的机会所在。”
秦正不由向前,眼中都是骄傲和赞叹,为东方泽的这段话郑重鼓掌。
韩滨闻之动容,起身大声说道:“说得有理。我本来只是想这场股市乱局,虽然华飞不能做什么,但至少可以做到一点,就是自觉约束、不再贪婪。”
秦正一笑:“这场股灾虽然目前来看有望被遏制住。但如泽总所言,只怕中国资本市场的修复和发展,还需要从长计议。因此,不再贪婪也许就是一个起点,但绝不是企业不再积极上市,而是更客观地看待上市。”
东方泽应声道:“正是!面对股市现状,如果上市融资高于预期,企业要想如何去兑现股价表现出的对于企业未来的信心;如果融资低于预期,就要想如何更好表现,让股市认可企业的潜力,通过不断超乎预期的发展,赢得市场价值的客观体现。”
秦正注视着他,眼神中都是了然会意地应和道:“打铁还要自身硬,不以成败论英雄!越是这种风雨飘摇、信心不再的时刻,我们越要表现出不为所动、笃定前行的坚定信念。天域上市,不是给市场一剂强心剂,而是一种信心:无论短期市场如何,天域这样的优秀企业,将代表一种新型上市公司,成为大盘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许这才是我们每个想与中国股市发展同行的企业及个人渴望的。”
韩滨郑重点头:“虽然我们决定退出房地产,但是华飞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决不退缩!东方,你放手去做吧。”
没想到韩总这样痛快表态,东方泽眼中神采焕然,兴奋地看向秦正。秦正当然同他一样高兴,还是目光微垂、暗示他“收敛点儿,表示一下先”。
东方泽忙对韩总道:“谢谢您,韩总。有您这样的支持,我一定与胡总一起,把天域的企业经营垒实,绝不负您和华飞所托!”
韩总亲自送两人出来,东方泽貌似无意中问了句:“韩总,您在华飞很多年吧?”
韩总感慨道:“是呀!我是□□后第一批大学生,82年起就在华飞工作,真是一辈子都贡献在这里了!”
秦正敏[gǎn]地瞥了一眼东方泽,东方泽脸儿朝着韩总,语气慎重地问:“刘总曾介绍说,华飞在八十年代初曾和德国合作过,只是后来转变策略开始和美国麦道合作。您知道当时与德国合作的背景吗?”
韩总想了想,说:“当时我只是个技术员,很多内情也是后来听说的。华飞在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飞机制造,在很多核心技术领域是有挑战的,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后来与当时的西德建交,在七十年代中期两国居然在相对比较敏[gǎn]的飞机制造上率先开始合作,而之后运—10的成功,令双方都非常鼓舞,因此在民用支线飞机上进一步合作就顺理成章地提上议事日程。当时讨论的是75座支线飞机整机研制合作项目,双方成立专门的技术专家团队,甚至还在国际展会中联合参展,发展势头非常乐观。
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个项目在1985年底突然全面叫停,甚至运—10也未逃脱叫停厄运,要知道运—10它可是20世纪我国研制的最大机型,曾经试航我国许多边远城市,表现非常良好。但是,运—10也在1985年停止了试飞,据称是由于‘非技术原因’而被中途搁置。之后,我们就与美国开始合作,放弃自行研制型号的尝试,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总装外国型号的发展方式。所以,1985年堪称是中德在飞机合作上的一个坎儿呀!”
东方泽全神贯注地听着,这时小声问道:“中德合作中止是政治原因吗?”
韩总为难地说:“不能这么说。尽管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政治因素肯定是首要的,但具体合作形式上,还是由两家公司出面的商业合作模式。中国这边是华飞,而德国那边是一家叫道尼尔的家族企业。”
听到这里,秦正紧张地从后面盯着东方泽,他预感到这是离过去那段岁月、离那个德国家族真相最近的时刻——但是,他能阻止吗?
东方泽轻声重复道:“道尼尔?”
韩总见他非常用心地在听,就详细解释道:“这是一家德国飞机制造商,在二战中可谓功勋卓著,但战后德国只能发展重型坦克等防御型军用装备,不再被允许制造战斗机,道尼尔只能通过与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合作,一方面发展民用航空,一方面保持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实力。所以,这家企业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一直积极配合。但天工不作美,据传这个企业是一个家族企业,1985年因为家族矛盾,被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db集团夺走控制权,结束了几十年独立经营的状况。也许,这是导致中德双方合作生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东方泽追问道:“这个道尼尔公司,它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韩总说:“之后,这家公司的发展非常坎坷。好象在1996年,db集团又将道尼尔公司80%的股份出售给美国的费斯柴尔华飞机公司,之后发展一直不是很好。因为911恐怖事件,国际航空业倍受打击,这家公司在2002年就破产倒闭了。”
东方泽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
秦正连忙问道:“您是说,这个道尼尔公司不存在了吗?”
韩总慎重地说道:“道尼尔公司失去控制权给db公司的时候,那个家族手里余下的部分后来被不断分拆,有一部分业务现在市场上还存在,也叫道尼尔公司,但其主要业务是纺织机械、医疗科技、激光设备等,不再从事航空业务。那个家族与现在这个公司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道尼尔这个家族的名字也再没有人提起,好象已经彻底没落了。”
秦正犹豫道:“这个家族叫道尼尔吗?我怎么听说是s开头的一个家族?”
韩总奇道:“是吗?这我倒不知道了。秦董还真是见闻广博呀!”
秦正笑了笑,有些担心地看向东方泽。
东方泽怔怔地望着天边出神,象是对自己说:“这样,也好。”
韩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为什么对这个德国企业这么感兴趣?”
秦正看了东方泽一眼,不知怎么竟对他的答案莫名紧张。
东方泽深深吐出一口气,缓缓说道:“小时候的一个谜团而已。”
周六一早,东方泽一个人在书房里清理,秦正倚在门边默默关注着,看他将航空方面的书藉,一本一本认真擦拭了整理好顺序,整齐地码放到纸箱里。他的眼中看不出什么情绪,手指从每本书的标题上划过,再稳定地排放进去,只是动作比平时缓慢许多。
终于,排满了一整只箱子,秦正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帮他抬起来,问:“真要收起来?”
东方泽点头:“放书架顶上吧。”
放好后,秦正看着空出来的一大排书架:“这儿打算怎么安排?”
东方泽淡然道:“让杜寒给我拉一个医药器械方面的书单吧。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领导都不懂专业怎么行?”
秦正微笑着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放下心来。
东方泽瞥见他的笑,皱眉道:“笑什么笑?你要跟我一起看,光看不行,还得考试——考不过不许吃饭!”
秦正立刻嬉皮笑脸地问:“那要是考过了,是不是得奖点什么呀?”
东方泽一抬眼,正看到他眼里明晃晃的表情,骂道:“我说你怎么成天满脑子邪门歪道!”
秦正吐了下舌头问:“你确定不是你想歪了吗?”
东方泽脸儿上一紧,立时没音儿了。
***
洛远征和陈立对着屏幕沉思,两人意识到:如果这个陈医生是假吴义死前24小时内唯一带矿泉水瓶子进关押室的人,这意味着他就是唯一的嫌犯。
陈立问:“你上还是我上?”
洛远征气得骂了声,说:“我先上,他不招,你再上。”
陈立不经意地皱了皱眉:“那多麻烦,我还得劫次狱。你觉得,他这种老油条有可能招吗?”
洛远征急道:“你先上也成,但能不能留个活的给我‘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