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只有我,一直特别忙
最近宫中盛传着一句话,叫做“女人当男人使唤,男人当畜生使唤”。此话十分通用,不管是到了哪个部门,都能听到有人时常就这么抱怨两句。虽然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传着,也心有灵犀的从不指明此话从何而来,但依我个人所见,他们说的大抵就是前几日丞相告老还乡,临走前把皇上交给他处理的大部分公务都撂了摊子的事。
现在的无征国,皇帝恐怕是最悠闲的差事。太后半垂帘,天子只需要坐在那里每日听那么几会众臣启奏,然后有什么小事就问问太傅怎么处理,大事则直接由太后交给丞相去办,他自己做完样子就可以吃喝玩去了,剩下那些个操心的活计一个一个往下推,最后责任全是下面小官的。
所以丞相走后,他没交代清没处理好的事又都经过简单处理几乎原封不动地返了回去,于是忙坏了那批要重新根据现状修改上报奏章的人。有些都是猴年马月他们都快忘记的事了,这返回来还要重新调查一遍,也难怪他们哀声连连。
不过要我说,那些人还是小题大做了。
他们不管怎么忙,到了上朝的时候不还是人模人样的站在那吗?忙虽忙,累了的时候不还是可以找个茶馆歇歇脚,听听小曲儿打个盹儿吗?
况且,他们忙也只是这一阵子,等到新丞相上任了,事情也就算都过去了。
然而只有我,从十四岁那年开始,整整七年的大好时光都浪费在了一个人身上,过着女人如狗的生活,从未被放过。今日听说九弟定亲的消息时,我都要从淡然化为绝望了。
霍家九子,八个少爷们该娶的娶,未娶的也有婚约在身了。只有他们的大姐我,芳龄二十又一了还是孑然一人。
这全归功于宋瑞雪。也就是无征国当今的天子,一个活泼壮实的小胖子。
我爹做霍太傅的时候,常常为我的人生大事操心,总是变着法子的向太后申请把我调离出宫做个安安静静的闺秀找个好人家凑合凑合了结一生,可太后她总不同意。现在我爹成霍公公了,也没啥权利去见太后了,我的人生大事算是彻底没了着落。
想我霍家,祖辈是无征国开国功勋,往下世代出功臣,最不济的官都是从二品,一度属于皇上都要礼让三分的那种。可到了这一代,宋瑞雪登基,朱太后借着皇上尚且年幼的说辞管起大小事务,霍家算是彻底走向式微了。比如我爹,好好的从一个太傅硬生生成了公公。
而下旨命我爹惨遭宫刑的人,正是太后。
这事要追溯起来,大抵是因为三年前的宫变。
那时,我还是一个每天只需要陪太子玩的杂役,玩开心了偶尔还能被他称一声师父。但是一夕之间,皇帝驾崩,宋瑞雪身为唯一被留在宫里的皇子兼太子,直接被送上了皇位。
以我爹为首的几位大臣相继上书无征国历来没有太后听政的先例,请太后明鉴,但太后硬是以开创先河为由坐住了位置,将奏折一一驳了回去。不仅如此,朱太后还将上书之人都记恨在心,三年间硬是将我爹以外的几人安排了罪名斩首或以各种借口外调,动不得我爹就费尽心思对他施了宫刑,安了个公公的职位长期留在了宫里。
短短三年,曾经的朝堂已然变了样,太后党雄踞一方,天子党几乎灭亡。
当事人宋瑞雪倒是不怎么在意,总能在我劝导他多读书少睡觉的时候拍拍我的肩说:“我都不慌,你慌什么嘛。反正我又不会处理朝政,你也不会教我处理朝政,你说就算咱俩急,又有什么用呢?”
每每他说这话时,表情都会特别认真,总能把我堵得无言以对。我爹一出事,朝中连太傅的位子都空出来了,太后新物色的丞相听说还要一阵子来晋京,好好的朝廷变成这个样子,我和宋瑞雪就算都急的火烧眉毛又有什么意义呢?想想也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