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深秋的霖州一片橙黄,大瑶山上漫天皆是枫叶,今日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微风吹在身上带来丝丝舒适的凉意。
扫地的小和尚穿着一身厚重的僧衣,圆滚滚的脑袋随着扫地的动作摇来晃去,憨态至极。
一名穿着华丽的青年摇着扇子走上台阶,身后还跟着一名模样俊俏的小厮。
青年剑眉星目,五官轮廓分明,嘴角含着温润和善的笑意,走上前遥遥一拜道:“在下福州人士,前来斋戒还愿,不知主持现在何处?”
小和尚看着他,问道:“施主有礼,不知施主找主持有何贵干?”
青年笑道:“前年我接到书信,得知我母亲病重危在旦夕,赶回福州之时路过大瑶寺,曾许愿若我母亲病情好转便回大瑶寺为菩萨重塑金身,如今我母亲已然大安,在下也愿意信守诺言前来还愿。”
小和尚一听,这可是大好事,连忙道:“施主们,请随小僧来吧。”他将扫把靠在石栏上,引着两人往里走。
小和尚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暗自嘀咕道:“最近来斋戒的施主可真不少。”
陈道真眯了眯眼,随后坦荡一笑,随着他往里去。
主持此刻正在大殿内给一群小和尚讲课,大多都是七八岁的年纪,最小的也不过三四岁,有的正盘着腿打哈欠,有的偷偷地睡了过去。
那主持已是古稀老人,说话极慢,脑袋微微前倾,看东西的时候眼花的很,见小和尚们一个个盘腿坐着,满意的点了点头。
陈道真透过窗户看去,不由得失笑。
主持喊了放课,小和尚们小跑着急切的离开了,主持也不生气,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
扫地的小和尚这时才往里走,凑在主持耳边大声喊道:“主持,这位施主是来还愿的,要给菩萨重塑金身。”
“好啊好啊,施主有心了。”年迈的主持在小和尚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往前走。
陈道真上前一步,款款笑道:“在下姓陈,从福州过来,前年在大瑶寺向菩萨请愿,如今愿望达成,特来还愿。”
“好啊好啊,施主有心了。”主持眯着眼一脸欣慰的点头。
陈道真:“......”
小和尚搔搔脑袋小声道:“主持年纪大了,如今寺里面都是忌空师父在管事,只是他今日下山去了。不如小僧先安排两位施主住下,等忌空师父回来再说。”
主持慢悠悠道:“好啊好啊。”
陈道真失笑:“小师父有心了。”
小和尚将他们带到一个专门招待外宾的院子,十数间清一色的房间并排而列,围墙上爬满了爬山虎,整个院子显得古朴而素雅。
房间摆设简单,但十分干净整洁,床铺上只有一床略薄的棉被,茶壶里空空荡荡的。
小和尚道:“一日三餐饭堂里都有准备,茶水可自行前往伙房取用。”
“多谢小师父。”
小和尚有些不好意思道:“不必谢,只是这被子有些薄,因为平日前来斋戒的施主并不多,这几天突然来了不少人,被子有些不够用,小僧再去看看能不能匀一床过来。”
陈道真温和道:“不必麻烦了,在下前来也不是来享福的。”
小和尚一听,感动至极,连连道:“施主有心,待忌空师父回来我就将事情禀明他。”
“麻烦了。”
“那小僧扫地去了。”
陈道真将小和尚送出门外,只见转角的房间里里有个少年透过窗户怔怔的看着自己,年纪不大最多二十岁的样子,表情冷淡眉峰微蹙。
陈道真思索了片刻,脑海中并没有这人的印象,转身合上了门。
过了半个时辰,那个叫忌空的和尚脚步匆匆的过来了,忌空今年也已经年过半百,但行事雷厉风行,看上去十分利索,听闻陈道真来还愿塑金身激动万分,邀他次日前去听经,再详谈此事。
陈道真应对得体,送走忌空后方看向景霁。
景霁笑眯眯的看着他,坐在床上晃悠着两条腿。
陈道真在他面前蹲下,摸了摸他微凉的脸,笑问:“今日怎么都没听你说几句话。”
“奴才都是不插嘴的。”景霁嘿嘿笑道,“我看上去像么?”
“哪里会有这么漂亮的小奴才呢。”陈道真笑着刮他的鼻子。
两人正说着笑,突然皆是神情一变齐齐朝着门口看去,而就在此时,一名少年撞门而入,拔剑朝着陈道真刺去。
陈道真皱眉,这人便是刚才看他那少年,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拔剑相向。少年年纪不大,但剑法高超,只是比起陈道真来仍有着云泥之别。
陈道真不想在寺院内生事,快速利落的将他掀翻在地。
哪知那少年恶狠狠的瞪他一眼,一个鱼跃挺身跳了起来,朝着坐在床沿上的景霁一剑刺去。
景霁眨眨眼,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就在剑尖即将贴在景霁鼻子上之时,一股巨大的力量将那少年向后吸去,身体结实的撞击在墙上,顺着墙面滑了下去。
“你是什么人?”陈道真眉峰微蹙,“谁派你来的?”
“呸”少年啐了一口,直骂道:“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寺院重地与一个下人勾勾搭搭的调情,不要脸。”
陈道真紧紧皱起眉,一脸莫名的看着他,“你我认识?”
少年嗤笑:“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什么福州来的善人,你乃长明州无极宗宗主陈道真。”
陈道真不置可否的看着他,四年前他确实已经接任了宗主之位,江湖中有人认识他并不奇怪,怪的是这来历不明的少年骂他的语气就像是在骂一个负心汉,这着实叫他费解。
陈道真自问用情专一,别说负心寡义处处留情,就算是与人交际的时候也从来都是语气疏离,他当真是记不得哪里惹恼了这个陌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