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乃千年【有话说捉虫】 - 是修真不是长歌 - 入帘听风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G乃千年【有话说捉虫】

韩非池忽然对进行这段对话的两人产生了一丝好奇,便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

只见一名身材健硕的中年男子趴伏在天然形成的石桥上,上半身微微探出与桥下一名身着纹饰怪异的黄口小童对话。

便上前问道:“你们二者是何人?为何形容举止如此怪异,又在此处逗留?”

张潮生被人打断对话,转头望去,只见一名男子立于前方:他长发不束,一张长琴斜背在后,神态间似有狂放不羁之意又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

这时桥上的中年男子直起身来,小心翼翼地从桥上站起,遥遥地对着对方抱拳行礼答道:“在下阳大福,我观兄台背上有琴,可是前方驻守骆宾王墓的长歌英豪?”

韩非池点头不做多余的回应,目光朝着张潮生看去。

张潮生看他一副“我很厉害”的模样,也不敢怠慢,学着电视小说里的台词,拱手行礼:“晚辈张潮生,一觉醒来就在这里了。”

韩非池看眼前孩童目光澄澈身姿端正,虽然形容狼狈却不减风骨,便知他所言不虚。

当下也不再多问他为何莫名出现在此地,只是问道:“你刚才说你无父无母,祖父已亡,连家也没有,可是真的?”

“确实如此,不敢妄言。”张潮生不敢看他犀利的双眼,只好低下头来轻声答道。

“既如此,你在我长歌驻地外醒来,又被我遇上,也算有缘,可愿与我同去前方驻地,拜祭先贤?”

长歌驻地?

这里不是长安么?

怎么会有长歌门的?

不过现在不是想东想西的时候,当下张潮生便又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复又躬身行礼起身向韩非池走去。

韩非池看张潮生向他走来,便要转身带他去骆宾王墓拜祭。

这时阳大福在石桥上,大声喊道:“兄台!请等一下!”

韩非池转头疑惑地望向阳大福,阳大福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说道:“嘿嘿,这位兄台,能否搭一把手,在下轻功低微,上来之后便下不去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他刚才宁愿趴在上面姿势别扭得说话也不愿下来了,张潮生无语的看着这个自称为阳大福的男子。

张潮生跟着两人沿另一条岔路前行,到了一处类似营地的地方。

几个帐篷分布营地周围,身着长歌服饰的弟子穿梭于营地之内,看见韩非池进来,一名像是主事的长歌门人眼中精光一闪,快走几步向韩非池走来。

韩非池见状暗中摇头是以对方不要透露自己身份。

当下那名门人便收敛情绪,款款行来,不亢不卑地将三人带了进去。

营地中央,是一块石头砌成的奇怪建筑,张潮生走近一看,面前一个石碑刻着【骆宾王墓】几个大字。

这,这里竟然是一个墓地!骆宾王,这个名字好熟悉啊……是哪个王侯么?

这时,一旁的中年男人,哦,他说他叫做阳大福。

阳大福对着张潮生耳语言道:“骆宾王前辈曾经是长歌门的长老,当年曾参与起兵,反抗武后,兵败之后下落不明。后来长歌弟子便以他生前随身的一件宝物暂代肉身,与长安郊外长蛇谷建立了一座衣冠冢,并派弟子为其守墓护法。”

又指了指周围的长歌弟子,目光像着面前石墓看去,“便是这里了。”

张潮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长歌门的一处驻地,这个骆宾王……初唐四杰,好熟悉,在哪里听过呢?

对了!

鹅鹅鹅!

这个骆宾王,是那个鹅鹅鹅的作者啊!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学学过这首诗啊,记得当初自己还问过爷爷这个作者的名字好奇怪,是不是唐朝一个封号是骆宾的王爷……

结果被爷爷好一顿教训,好好科普了一下什么是初唐四杰。

唉,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屁股疼疼,没想到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张潮生慢慢回想起来爷爷当初给他讲的骆宾王的事: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据说《咏鹅》是他七岁所作,被称为“神童”,可惜,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他跟着别人一起起义。

结果,起义的头头被杀了,他也不知所踪……

张潮生回忆起来自己记忆中的骆宾王,当下觉得自己现在居然距离传说中的人物如此之近,而大文豪李白竟然也还在世……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起了心思也想对这位七岁能诗的天才拜祭一番。

于是当下便对要去祭拜的韩非池表示了对先人的敬仰,请求也一起拜祭。

阳大福也马上跟着表示自己对长歌门的英豪们仰慕已久,也要与二人一同拜祭。

韩非池自然应允,又唤人为二人净手并取来清香。

各上一注清香,又分别在衣冠冢前俯身拜祭,韩非池支走其他门人,带着二人来到一边的帐篷前站定。

阳大福首先打破沉默,对着张潮生问道:

“小公子你现在无家可归,之后要去哪里呢?”

“我也不知道,可能先找一个能赚钱的营生吧,我孑然一身,总要活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