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季胜如愿上大学刘艺来家吃西瓜 - 打工族 - 凌烟阁中又一书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打工族 >

第26章季胜如愿上大学刘艺来家吃西瓜

九月对季月明这个男子汉来说,是个幸运的月份,他自己的生日是九月份,他的两个儿子季军、季胜的生日也都是九月份。今年的九月对季月明来说格外不同,意义非凡,经过高考前的煎熬、高考中的紧张和高考后的期待,九月一日终于放榜了,那一天,季胜和刘艺早早就来到县中来领大学录取通知书。

季胜虽然没有考上他心仪的中国农业大学,但他被郑州大学录取了,而且是他喜欢的农学专业,刘艺发挥正常,考上了河南大学,虽然他们没有考上同一所大学,但也相距不远,又是本省的大学离家又近,以后可以经常见面,相互交流,所以他们两个都很满意。

季月明拿着季胜递过来的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鲜红的封面,漂亮的校园,气派的图书馆……他脸上洋溢欣喜的笑容,仿佛是他考上了一样,不,甚至比他考上了还要高兴十倍。

他抚摸着季胜的头说:“儿子,你真争气,通过十年寒窗,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圆了你老爹的大学梦。”

接着他说起来他以往的遗憾,当年在部队差一点就提干上军校,由于家族的拖累,政审没通过……

赵红叶接着说:“幸亏当时你没有提干成功,如果去上军校了,邻村的美女田桂香肯定跟你了,那就没有我们一家人什么事儿了,是不是?”

季月明说:“这么多年了,你老提人家干什么?”这天晚上,季月明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说了很多,感慨了良久,赵红叶看他高兴,就给他炒了几个小菜,他第一次喝酒喝多了,他太高兴了。

季军也在金秋的九月大学毕业就业了,他被分到郑州一家化工厂,正式落户郑州,成了郑州新市民,一家人喜气洋洋,农家小院充满了欢愉的笑声。

季月明动情地说:“当初供他们兄弟俩个上学,邻居们都说他傻,说他花钱供一个未知的未来,简直缺心眼。”

那些年,周围邻居家的房子都翻新了,有的盖了新房,有的还建起了二层小楼,周围的人都劝季月明也把房子修整一下,装装门面,将来也好给两个儿子娶媳妇儿,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全力以赴供孩子们上学。

季军、季胜他们两个也争气,如今季军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季胜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众人都夸季月明有眼光,全然没有了当初对他“缺心眼”的评价。

季月辉、陈群达、季月红、季月莲等家人都回来了,计划着为季军、季胜一起办一场庆功宴,一起热闹热闹。季军说:“我们有什么功劳,要说功劳,也是父母的功劳,我们只是踩着父母的肩膀向上攀爬。”季胜也附和着说:“哥哥说的对我们与其说办庆功宴,不如叫谢恩宴吧,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永远感恩父母。”

一众亲戚朋友都赞叹说:“有学问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有里有面,还头头是道。”于是他们大张旗鼓,张罗了十几桌,请了亲戚朋友、左右高邻,连吕二狗、牛老二都来凑热闹来了,吕鹏程想把他们轰走,特别是吕二狗,干了不少缺德事,一看他们就来气,被季月明劝止了,季月明说:“来的都是客,大家不要分彼此。”

众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推杯换盏,说着一些陈谷子烂麻子的事,牛老二说吕二狗在生产队大集体的时候偷吃池塘的鱼,把自己吃的白白胖胖的,监守自盗;吕二狗说牛老二利用晚上喂牛的时候,偷偷潜入队部食堂,偷背集体的粮食,他对天发誓说他说的都是实情,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他不惜出卖自己,他说:“有一次我偷鱼的时候,亲眼看见他翻墙进入了队部食堂,背了半袋玉米出来……”他们相互之间不停地抖着对方的黑料,惹得双方就要动起拳脚打起来,被赵红叶制止了,她说道:“以前的事都不要再提了啊,谁还没有点不规矩的事情呀!”

陈群达说:“陈青考上了大专,陈红不上学了,打算学门手艺,外出打工先闯一闯,陈蓝蓝学习还行,准备向大哥二哥学习,她心目中的榜样就是大哥二哥,考上大学。”

季月明说:“也好,学校可以学习知识,社会是更大的学校,出来闯荡闯荡也行。”

季月明又对赵红叶说:“等开学后,他就送季胜去郑州大学报到,顺便去看看张大伟,听说张大伟在郑州发展得不错,看看在郑州能干点啥不。”

陈群达说:“我和你一起去,带上陈红,见见世面。”

赵红叶见季月明还惦记着外出打工的事,不满地说:“家里那么多事还不够你忙的?家里的果园需要人管理,又承包了几亩池塘,在钱专家的建议下,准备搞立体养殖,刚刚有了起色,很多事都需要人手,你还出去干啥嘞?”

季月明说:“你没有算过细账,你不懂,你看看村子里还有年轻人吗?如果村里能养人,谁还往外走?”

季月明说的对,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蜕变的时代,机会永远只给那些有勇气,敢于挑战的人。这又是一个小富即安的时代,时间来到九十年代末,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二十年来风云激荡,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已不成为问题,如果抱着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大概率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这样的人也没有拼搏的勇气和胆量。

赵红艳说:“别和命争,别和运斗,命里只有八升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季月明说:“别看我年过不惑,我还雄心仍在,你是不会明白的。”是的,季月明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也想重新实现自己的价值。

开学的日期日益临近了,季胜约了刘艺一同来家里玩,季月明两口子借故去县城办事去了,只留下季胜与刘艺在家,季胜与刘艺来到了他家的西瓜地里,虽然现在已是西瓜的后期,但刘艺仍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从小在县城里长大,对农村的了解甚少,眼前一排排的西瓜像阅兵式的排列得整整齐齐,大的十多斤,小的七八斤,个个圆圆滚滚的。

季胜告诉她,这才算是二茬瓜,头茬瓜长的更大,平均都有十五六斤重,刘艺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感到很欣喜。她特别爱吃西瓜,今天算是开眼了,季胜让她从中挑一个来吃,她挑了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季胜看着她挑的瓜,笑着摇摇头说:“这个瓜不熟,换个吧。”刘艺不服气的说:“我挑的这瓜肯定熟呀,又大又圆又甜。”

刘艺一刀切下去,果然如季胜所说,黄瓤的,只七分熟。季胜又找了一个小一点的西瓜,一切开又沙又甜,季胜介绍说,挑西瓜是有技巧的,不能只看个大,挑瓜有“六看”:看纹路、看瓜藤、看屁股、看重量、看瓜蒂、看颜色,比如纹路一开西瓜就熟,刘艺哪里知道这些?

刘艺说:“我只知道瓜熟蒂落。”季胜说:“那只是一方面,学问多着呢。”刘艺说:“希望我们的关系也像圆圆滚滚的西瓜一样,瓜熟蒂落,你去郑州上大学,学校肯定美女如云,你可不准见一个爱一个,心里眼里只能有我一个人。”季胜说:“那当然。”

他们两个坐在西瓜地的田埂上,吃着又甜又沙的西瓜,看着渐渐西坠的夕阳,觉得无比幸福甜蜜,刘艺依偎在季胜的肩膀上,憧憬着将来美好的大学生活。一个星期后,他们将各自奔赴自己的大学,去探寻知识的奥秘。(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