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不多吃点,怎么长高? - 回到86,从收麻竹笋开始 - 绿叶无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不多吃点,怎么长高?

今天,对整个海螺村的村民而言,是个非常值得高兴的日子。  因为不仅领到了猪肉,还赚到了钱。

一天挖一百斤的麻竹笋,就拿到了十块钱的收入。

要是能连续拿一个月,就有三百块钱了。

这样的收入,可比县城吃公家饭的公职人员,要多太多了。

这让海螺村的村民,再一次对苏捷感恩戴德。

在此之前,他们只会说苏捷是个二混子,不争气的家伙。

而这会,个个都称赞苏捷,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希望他以后,能够带领全村的人发家致富。

骂他的话,苏捷他不在乎。而对于恭维他的话,他也不会在意。因为现在的他,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至于别人爱说什么,就随他去了。

这收麻竹笋的生意,大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了。

而且越到后面,村民们送过来的竹笋,也一天比一天少。

毕竟竹林里的麻竹笋是有限的,大家天天都去挖,量自然是一天比一天少的。

所以到后期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两个人去送麻竹笋了,苏意玫自己一个人去就行。

趁着这段时间,苏捷打算出去找找商机,不然等加工厂一停工,就真的是彻底没有收入了。

虽然说他们之前赚到的一万多块钱,花几年都绰绰有余。

但是他不可能,真的就这样坐吃老本。

明年的这个时候,或许还能做这个竹笋的生意。但是肯定也没有最开始自己做的那会,那么赚钱了。

再加上,别人会不会发现这个商机,跟他抢生意也说不准。

更何况,他还要给家里人盖新房子,所以他必须要赚钱,而且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第二天。

吃过早饭,苏捷问村里的龙生叔,借了一辆自行车,他打算到德山县城去转转。

走路去的话,起码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一来一回,估计天都得黑了。

骑自行车,骑的快的话,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了。

整个德山县城,其实是非常大的,下辖一个街道,也就是德山街道,18个乡镇,苏捷所在的华东镇,就是其中一个。

而人们通常说去德山县城,其实就是德山街道。

德山街道的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现在真正发展的,就只有城南片区。

而常驻人口也不算多,大约就两三万人左右。

这边有一条中心街道,也就是所谓的商业街。

百货公司,供销社,菜市场,甚至是一些吃饭的小食馆,都在这里。

苏捷来到德山县城,第一时间就是去了商业街,因为这里人最多,也是最容易发现商机的地方。

可是来到这边,逛了一圈以后,他都没有想到,自己该做些什么?

你说去卖菜嘛,这里已经有好几档卖蔬菜的。而且他来到以后,就观察了一会,来买菜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多。

原因很简单,德山县城这边有很多的荒地,所以不少人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自己去种点菜。

毕竟这个年代苦,赚点钱也不容易,所以能自给自足的,干嘛还要花钱去买。

而苏捷也猜想,这些来卖菜的人,估计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多,吃不完,才拿出来卖的。

你说卖水产吧,水产市场里面的摊位,全都已经满了,自己也没法做。

卖衣服的倒是少,整条中心街,就只有这么一间。

不过苏捷也观察了一下,生意并不是特别的好。不知道是因为这个点,大家都在上班的缘故,还是别的原因。服装店里面,几乎都没有人逛。

相反,隔了几家店铺的一家裁缝店,生意倒是不错。

好几个中年妇女,都在里面选布料做衣服。

不过想想也是,在这个年代,人们都喜欢量体裁衣。

这样买一块布回去,缝纫技术好的,就自己做。不好的,就去外面找裁缝做,给点加工费就好。

这样不仅省钱,还合身。

相比较于成品衣,价格太贵,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多花这个钱。

所以做衣服这个生意,做不来。

一家面摊的生意,倒是不错。络绎不绝的都有人去吃面。

这家面摊,就是上次苏捷来买保险柜的时候,吃过的那家。

味道倒是不错,价格也算合理,一碗面六毛钱。

苏捷看了看,整条街也就一家卖面的,要是在这里开一家面店,应该是可以赚钱的。

只是对于这个做面条,苏捷他可不会做。

更重要的是,对于下厨这个方面,他不在行,也不感兴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