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 漫长的告白 - 简柚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漫长的告白 >

☆、第 196 章

关于酒童们的紧张情绪,顾海生很快就有所察觉,是因为他发现,只要自己出现在包厢里,本来和客人有说有笑的酒童,笑容全都卡住,包括客人也集体起身,有几个还点头哈腰的。

就算单独被他叫到楼上来问事情的酒童,一个个也拘谨得不得了,自己再多问两句,酒童的额头就冒出汗来了。

有这么不习惯么?顾海生暗想,自己并非是那种看着就叫人害怕的类型吧。

好在慢慢的,大家就放下了这种紧张,因为他们发现,其实顾海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厉,甚至有些晚间,等客人走得差不多了,他还会请酒童们吃夜宵,一群人边吃边聊,把人家大排档的东西扫荡一空。

小寇笑道:“顾先生,您以前吃过这种大排档么?”

“不是顾先生,是顾经理。”顾海生再度纠正他,“这是我第一次来吃大排档。”

“好吃么?”

“人间美味。”顾海生一本正经地说,“我为我错过了这么多年的大排档而深深懊悔。”

“您不用懊悔了。”岳龄说,“今晚的大排档被我们包圆,您想吃什么尽管放开了吃就行。”

顾海生看着自己碗里的鱼丸,他轻轻叹了口气:“不能太放纵自己,万一喜欢大发了,往后我会忍不住自己开个大排档,一边吃,一边卖。”

于是酒童们就笑得稀里哗啦的。

后来熟悉了,酒童们讲话也变得大胆起来,有一个酒童就问顾海生,是喜欢在瀛海上班,还是喜欢在独眼杰克上班。

顾海生眼睛一亮:“当然是独眼杰克!瀛海里面全都是直男,被四十几个直男包围,你们知道那是什么感觉?”

酒童们哗的笑起来。

顾海生一脸回忆往昔的沧桑表情:“跟你们说哦,我原先手下有个总监,每次开会,穿的都是同一件衬衣,我认识了他三年,那三年里,我就没见过他穿别的衬衣,永远都是那件细斜纹深蓝紫的衬衣。”

小寇惊愕了:“三年,就穿一件衬衣?!每天洗都得洗破了吧?”

明春说:“这得节省成什么样啊!”

顾海生忍笑道:“不是一件,是一百件,他有一百件一模一样的衬衣!”

酒童们哗然!

“原因很简单,他老婆是做外贸出口的,有一次不知怎么弄到了一批衬衣,好像是什么地方不合格吧,颜色还是纽扣的我也记不清了,而且刚好就是他的尺寸,总之一分钱没掏,白捡。然后他就乐不颠儿的把那批衬衣搬回家,从此再没买过新衬衣。”

顾海生说到这儿,就连旁边的大排档老板都乐出了声。

岳龄咬着海带结,嗤嗤地笑:“直男,可以理解。”

“就算不要钱,我也受不了每天穿同一个花色的衬衣呀!”

“就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每天都不洗澡不换衣服呢!”

“对呀!而且你还不好意思和人解释我这是一百件一样的,说出去多傻啊!”

小寇闷闷道:“直男可能不会觉得很傻,他会很骄傲地告诉你他有一百件一模一样的衬衣。”

酒童们一听这话,纷纷点头附和。

顾海生喟叹:“可想而知,我在那群直男堆里,每天是怎么熬日子的。而且那个家伙还把衬衣到处送,因为实在太多了嘛,他每次看见和他身材差不多的,就‘哎哎送你个礼物!’……结果害得我每次开会都很痛苦,因为会看见好多人穿这件衬衣,简直像电脑病毒!”

岳龄笑得揉肚子:“您应该下个命令,不许他们穿这件衬衣来开会。”

“我是想的呀!我确实有过这种想法,可是每次我把这个一百件衬衣的八卦说给瀛海其他人听,你们猜,别人是什么反应?”

泉子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此刻,他忽然嘟囔着说:“他们会觉得经理你大惊小怪,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关注这种细节,更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受不了。”

“没错。”顾海生叹道,“他们都说,那批衬衣是izod的,那个总监是捡了个大便宜――哇!一百件一模一样的衬衣,我得穿一辈子!就算给我阿玛尼我也不干啊!”

酒童们全都笑得东倒西歪!

相处得久了,酒童们也注意到了顾海生和苏誉的不同,并且他们发现,顾海生开始谨慎地调整起苏誉留下的旧格局。比如,他不再固定于原有的供货商,几轮谈判之后,顾海生果断更换了合作者。

他还换了厨师,因为顾海生发现,厨师的手艺和客人们夜宵的口味不一致,导致客人叫夜宵的频率比老冯在的时候急剧下降,于是他干脆解聘了那个厨师,自己找来了一个新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厨师是铁连城的得意弟子。因此这样的厨子,也只有顾海生请得动。

他还重新装修了酒童们的休息室,又给守夜的酒童买了新的卧具。其实休息室早就该装修,墙皮都脱落了,但苏誉太懒,总是拖总是拖,酒童们也懒,都嫌麻烦,于是两方就共同把这件事拖得遥遥无期。顾海生却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说要装修,第二天就拿出了方案,第三天施工队就到了。

另外像洗澡间热水时常失灵,卫生间窗子裂了条很大的缝,厨房冰箱因为太旧甚至还得手动除霜……这之类的小毛病,顾海生也一并在24小时之内给解决了。以至于酒童们不由感慨,相比起顾海生,苏誉是个多么懒惰、多么得过且过的老板啊!

包括审美观,俩人都截然不同,店里的落地窗帘是当初开业时,苏誉千挑万选买来的,他说窗帘上细细的玉色叶片有一种雅致的美。

但是顾海生却说雅致个屁,旧窗帘又霉又丑该扔进垃圾堆,于是他干脆把它们全部撤下来,统一换上了深紫色缠金线的落地天鹅绒,店里顿时有了一种纸醉金迷的奢靡氛围,以至于后来苏誉有一次回到店里,当场被新窗帘气得哇哇大叫。

这些都是外部设施,除此之外,在对待酒童们的态度上,俩人也有不同

平心而论,苏誉是个相当称职的老板,对酒童们公正,也不吝啬。但有一点,他和酒童们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哪怕在一起说笑,苏誉也会让酒童们时刻感觉到,他是老板,自己是员工。

这里面的原因不言而喻。

然而他们在顾海生身上,却很难捕捉到这种“我是老板”的味道,或许对顾海生而言,他实在不需要再刻意加深这个事实了。

双方足够熟悉之后,顾海生开始给他们每一个人建立档案,对酒童的发展方向提出规划。

比如岳龄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去瑞士进修酒店管理,但他不能确定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在和顾海生讨论之后,岳龄就定了出国进修的主意。再比如,阿栗在声乐方面很出色,每次给客人唱歌的时候总能引起轰动,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也碰不到能给他建议的人。

顾海生将阿栗推荐给了一个著名的古典式室内合唱团,阿栗很快就在那儿找到了归属感,过几年他离开夜店,就将留在合唱团里。

甚至就连“很会讲有色笑话”这种令人侧目的天赋,顾海生都不会觉得无聊,更不轻视。

酒童们擅长什么,短板在哪里,今后如何扬长避短,搞清楚这些,恰恰是他这个经理的职责所在。

其实以前苏誉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这两年他私事缠身,日子过得焦头烂额,所以也没空去管酒童的培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