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娘炮和魏军统帅部
蓝光十分感慨。
涪城虽然城池不够坚固,可是,真有强烈的抵抗意志,完全可以留下一支部队,钉子一样钉在这里,迟滞敌人前进。
涪城的位置不错!
它周围大部分已经是平原,尤其是南下和东南方向,是一望无际的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鱼米之乡,即便是冬天,寒烽呼啸,也有大量苍翠的田园赏心悦目!
涪城的南边不远,就是涪水,依山阻水,八方通衢,是极其重要的水陆枢纽,如果蜀军牢牢地巩固这个据点,就可以中流砥柱,咽喉鱼刺,让魏国大军无法长驱直入!
城池既然小,就特别好防守,如果有一千精兵,两个步兵营的规模,就可以应付敌人中等烈度的攻城行动,至少能坚守十天。
十天时间,将给蜀军后备部队集结,乃至于南中大后方的精锐主力军星夜驰远,赢得宝贵的时间。
通过这个躯壳留下来的部分意识,通过胡超等人不经意间的言谈流露,蓝光已经知道,现在蜀国的战略格局。
主力军十万左右,由大将军姜维带领,汇合了廖化,张翼等两路援军,聚集到剑阁天险,死死抗住了魏军主力钟会军的十多万大军,同时,也能防御左右两翼魏军的攻击,正常情况下,占据会僵持下来,魏军如果久攻不克,很可能粮尽退兵!
姜维的战略战术,都是没有问题的。
坚守要点,以拖待变。
当年魏国司马懿不是也经常这样吗?
蜀军羽林军为首的京师警备军团,由诸葛瞻带领,迅速由成都出发,北上堵截邓艾军的突击。
这股部队,数量不多,大约两万,或者更少,而且,百战精兵不多,所以,不是魏军对手。
他们要是占据关山险要,让魏军不得突入平原地带就好了。
可惜,他们失去了最佳战机,前锋失败,无法阻遏敌人。
现在,他们一路败退,逃往南下的关卡,估计是绵竹关。
蜀军在南中,大后方,还有一支精锐军团,大将霍弋平时镇守南中,挟制各部落,征收赋税粮饷,兵员等,为蜀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他们的总数量大约为三万,这些人,身处蛮荒之地,时刻警惕备战,也经常和叛乱部落交战,战斗力应该很强,不亚于姜维等人统帅的边军。
蜀国大局已经岌岌可危,但是,距离灭亡和投降,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甚至有很多转机!
诸葛瞻军能不能阻遏住魏军邓艾部队的冲击,能不能坚持到南中大军的驰援,是关键!
只要南中大军赶来,与诸葛瞻军汇合,则蜀军一定可以顶住邓艾军,邓艾军孤军深入,粮饷不继,处境堪忧!
站到了涪城内城墙上,蓝光还在不停地惋惜。
诸葛瞻太胆小了!
或者说,诸葛瞻的战术选择有问题!
狭路相逢勇者胜!
既然带领大军迎战敌人,就应该坚持下去!
利用地利人和等因素,依托关山险阻,死战不退!
前锋稍有挫折,就匆匆远遁的做法,终究是不妥当的。
最佳的战法是,留下一支小部队,精锐敢死部队,留守涪城,大张旗鼓,给敌人以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