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人 - 士为知己 - 云上君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士为知己 >

☆、非常之人

散朝,沈闻若留到了最后,与齐牧同行。

“子夜才智超群,秉性不凡,遗世独立,并世无双,难以融于俗尘。此世间最能理解子夜之人,先来非侯爷莫属,闻若恐尤不及。”沈闻若试探着开口道。

“遗世独立……”齐牧沉吟道,“子夜确是遗世独立。”

沈闻若却不由嗟叹,“太超世不群,怕非好事。天地有道,家国有法,世人从之,乃成社稷,此方为长久之理。如若过于超纲越礼,则社稷乱之,家国乱之,天地亦将乱之,非君子之为。”

沈闻若此言,话中有话,虽含蓄之极,以齐牧之智性,如何能听不出来?

沈闻若是在九曲十八弯地暗示,群臣激愤,恐怕不仅仅因为殷子夜“超世不群”,而是他――或说他们――超纲越礼。齐牧在世道纷乱之际,起兵平定中原,匡复皇室,跟随他之人,都对他寄予厚望,简言之,有很多双眼睛都在牢牢地盯着他。齐牧对一些必须的门面功夫,从来不会掉以轻心,偏生对殷子夜,他仿若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

沈闻若忍着没直说,对齐牧与殷子夜的关系,近来朝廷百官私下里已有些微议论,甚至都流入民间了。之中,有些话语极其不堪入耳。

他不得不想方设法,极力劝齐牧收敛一点。

如果可以,最好当机立断,勿越陷越深。

因为,他深知,这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完满的结果。

他不忍,不忍他一力辅佐的主公与他相交至深的好友因此等非战之罪,而受人非议,遭人唾骂,乃至在史册上被抹上本不该有的一笔污名。

他们,一为雄杰,一为英才,本当为一对君臣相知的世之典范,现在,一切却都变了味道。

是他们的错,还是世界的错?

“闻若,”齐牧笑道,“有句话,不知你听过没有。”

“侯爷请说。”

“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齐牧道。

“此乃……庄子之言。”

这句话,意在批评儒家学士,只懂表面之仁义道德,而不解人之心性。齐牧语气温和,然这一道引用,可是对沈闻若所谓超纲越礼犀利之极的反击。

齐牧还未说完,“庄子此言,反过来讲,该当如何?”

沈闻若很配合,“请侯爷指教。”

“明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明于见心人者,必也疏于礼仪,闻若以为呢?”

沈闻若无言以对。

是啊。

太在乎表面的东西,难免忽略内在。

能一眼看穿表象、洞察人心之人,便也就不在乎身外的浮华烟云了。

这类人,他们的目光,从来就不曾在俗世的万千繁华上停留过。

所有人都谨慎依循的守则,他们不屑一顾。

所有人都拼命追逐的事物,他们不为所动。

他们昂然阔步地走着自己的路,不论那有多孤独,多萧瑟,多艰难。

有人只是为别人而活,直至生命结束,都不知自己的方向在何处。

有人不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当别人告诉他,这便是普世的标准、这便是世俗的价值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之当做自己的使命,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生命轨迹,更为有责任心的,就会去迫使他人也去遵从此等标准、此等价值。

究竟有多少人的心是自由的?

究竟有多少人已不知不觉被困在了框架中,而仍不自知?

这些,无关对错,无关是非,无关正邪。

世间,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唯有胜负而已。

如沈闻若所言,天地有道,家国有法,世人从之,乃成社稷,此方为长久之理。

若人人随心所欲,放浪形骸,将家之不家,国之不国,社稷也无法安稳地持续。

是以,身为君子,他们有责任去维护天地运行之道。

这不仅是君子之为,也是统治者之愿。

而超世不群的代价,往往昂贵而惨重,并非每个人都承担得起。

“子夜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最终,齐牧以这句话,结束了这场短暂的交谈。

沈闻若看着他的背影,怔了半日。

知其不可而为之,难道不是举世罕有的情操与勇气么?

既然如此,顺其自然吧。

沈闻若不自觉地笑了,那笑容里,有无奈,也有几分释然。

群臣联名上奏,都奈何不了殷子夜,众人都感到黔驴技穷了。此事起得轰轰烈烈,却骤然中止,显得后继乏力,大家都认为,应是暂且告一段落了。

对有些人是,对有些人却不是。

有时候,静水反而深流。

这日,殷子夜如同往常一般,前往沈府拜访。齐牧很早就给他配了马车,省去他许多行走的功夫。殷子夜正坐在车内,思考着些什么,马车戛然停下,仓促之间,殷子夜猛地往前一个踉跄,用力扶着把手才勉强坐稳。

同时,他听到外边有马蹄声、笑声以及嘈杂的说话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