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高中
其实科考对于林源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林如海看重,而他家老师也是翰林出身,所以,林源悲催的只能参加了科举。会试结束没多久就是殿试,林源过五关斩六将的杀到了一甲,名列前茅。皇帝看着大殿之上林源摇了摇脑袋,这爱疯的野猴子终于是准备安定下来了,以后一定要将他扔到户部去,给朕攒银子去。
林源的学问可是翰林院出身的先生亲自教到出来的,再加上他有林如海和程峰吴思忧这几位的教导,自己又不是个愚笨的,想不好都难啊!
这一科考生的学识普遍都不差,那个十四岁的少年郎,就是想要三元及第的小家伙,他叫做张易之。他做了这一届的探花郎,理由是年纪太小,相貌太好,嗯,做个探花郎正好。状元郎是上一届恩科的风云人物,年满二十八岁的苏州才子,姓刘,名扬,字宣扬。上一届科考他吃坏了肚子,生生的就这么错过了,这一届他奋发向前,准备一雪前耻,结果成了状元郎。林源呢,不上不下的,正好做个不起眼的榜眼。
明朝的科举和林源所知道的历史上的有所不同,它虽然重文但也没有贬低武学,文举结束后的第七天就是武举的开始。林源小的时候和程峰最是要好,程峰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就是没有参加武举,不是他的武学不好,而是他爹不想自家一家子都是武夫,所以硬是不准他参加。林源的武功是程峰手把手教的,他小的时候程峰就经常抱着他,念叨着:“源儿,源儿,好好学武,等长大了给哥哥考个武状元回来啊!”林源虽不是真正的孩子,但他喜欢和程峰在一起的感觉,就跟哥哥一样。嗯,怎么说呢,就是很温暖,和以前自己那几条无良的龙哥哥一点都不一样。
林源休息了几天,又花了几天的功夫温习自己的武学,磨了磨程峰给自己的梅花枪,上了武举的考场。不用问,林源这从小就是灵泉子里泡大的身子要比一般人的强悍,学的又是天界的枪法,一举就摘到了这一届武举的状元之位。介于林如海和程峰都不在京城,吴思忧这个做干哥哥的就为林源摆了酒席,为他庆贺。
酒席上,林源和一些相交较好的考生闹得疯狂,就像是考上了大学的大学生,终于可以放下每日必读的书籍,好好放松一下了。吴思忧看着林源那活力十足的模样,不禁笑笑,一眨眼,源儿都这么大了,过了年,就该娶媳妇了。想想源儿小的时候二弟和三弟都将他宝贝的不得了,生怕他长不大,好在源儿还是健健康康的长大了,嗯听说伯母去世前还为源儿订了亲,是冯家的大姑娘,那姑娘虽说大了林源两岁,大听说人还不错,明儿个向自家大女儿问问。
榜眼虽然没有庄园和探花的名声来的响亮,但林源这文榜眼武状元的名头还是极为响亮的,好些大臣和世家都纷纷打听起林源来,要问为什么,还不是今年文武头三名到了成婚年纪没有成婚的就只有林某人一个。文状元早就已经成亲,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文探花年纪太小,才十四,还长着一张娃娃脸,虽然粉嫩可爱,可人家姑娘要嫁的可不是小弟弟,这长相能给人家安全感吗?不过先定下来过几年也是可以的。武榜眼都三十了,还能没成家吗?探花年纪也不小了,据说是定了亲了。
至于林源,知道有人向他问婚事的时候立刻就把梓瑾自小就定过娃娃亲的事儿说了出去。这一下子,最佳女婿,孙女婿的人选顿时就没了。
大家也不气馁,没了林源不是还有个更小的张易之吗?于是磨刀霍霍向……呸呸呸,是找张小盆友去了,林源这才吐了一口气,好在自己老娘英明啊,不然自己清白可要不保,至于张易之小盆友,呵呵,哥哥会准备好贺礼的,你就安息的去吧,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科考结束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虽然都只是小官,但胜在清贵。林源这就开始了每日安分的去上班,然后下班,沐休的时候就跟明子暄胡闹一番。虽然有明文规定为商者不得参加科考,但林源经营的铺子所赚取的的银两有大半是送到国库里的,剩下的又有些给了皇帝,再剩下的才是林源和明子暄的私房钱。他们的铺子经营的极为杂乱,什么类型的都有,除了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人晓得这些是林源的铺子,而林源的名下也就只有京城的那一座山庄和江南的几个庄园,其他的明面上可都不是林源的。
日子就这样过着,很快,冯婉莹就出了孝期,这时候她已经十九岁了,不可谓是大龄姑娘,好在人家早已定下了亲事,不然这么大的年纪还真不好找人家。七月的时候,林源给冯家下了定,送去了一箱箱的聘礼,看着那整匣子的宝石珍珠,金银裸子,冯老妇人和冯老太爷的心理甚是安慰,看来孙女婿是个疼妻子的,这些东西都是给莹儿添妆用的,莹儿的嫁妆越是丰盛,那在林家就越是站得住脚。
林源成婚的时候,林如海和贾敏也回了京城,贾敏一回到京城就先见了贾母,母女俩抱在一起痛哭了一番,好在后来叫人劝住了。
“我的敏儿,可算是回了京城,真是想死为娘了。姑爷待你可还好?缙云可还听话?”贾母就只有贾敏这一个女儿,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到底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那里有不疼的道理。
“有劳太太挂念,女儿真是不孝。”贾敏眼里含着泪水,“老爷待我还好,缙云也听话,他现在还在岳山书院里读书,他家先生看重他,就没叫他一起回京来了。”
“我苦命的儿,好在你早下就生了缙云,要不然……”贾母顿了顿,小声道,“这些年来身子可养好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太太,反正我已经有了缙云,孩子的事倒也不急。”贾敏听到贾母说到孩子,心里就一阵烦躁,孩子的事儿是她心里最深的伤。她也想多生几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别的女人为自己丈夫生孩子,客户四这十来年的调养海华丝没有将身子养好,难不成她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了?
“老太太大喜了!”贾敏和贾母正说着体己话,外面就传来赖嬷嬷的笑声,“二太太又有了!”
“这可是真的?”贾母大喜,连一旁的贾敏都顾不得了,连忙要去看看王夫人,“快,快去看看老二家的。”
“……”虽说贾敏是自己的亲闺女,可这外嫁的闺女哪里有嫡亲的孙子重要啊。贾敏看着自己母亲这欢喜的模样,心里就一阵发酸,然后又憋了一阵子怨气,生!生!生!自己这二嫂还真是能生,都十四了还有了孩子,也不知道养不养得活……唉!不过说真的,要是自己也能像二嫂一样就好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什么秘方……
林源的婚事过后,林如海又回到了苏州,他这回回京城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向皇帝禀报江南的一些事儿,至于林源的婚事都只是借口。江南一带虽然皇帝安插了不少人马,可到底还是比不多江南的各大世家所把持的,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支持忠顺王爷的,嗯就是以前的顺郡王,皇帝登基后他就成了忠顺王爷,太上皇是希望他能终于新皇,可是忠顺王爷心里哪里会服新皇,没给他明着闹事儿就不错了。
至于林源知道贾家又有了孙子的事儿时,挑了挑眉毛,呦!这是不是就是那块破石头来了……
林如海回了苏州后一年就掉到了扬州,在那里,贾敏终于得偿所愿,生下了一个女儿,虽然知道自己生的是个女儿心里有几分不舒服,为什么嫂子生的就是儿子,要是自己生的也是儿子那该有多好。这回不会有林源那厮的阻碍,我的儿子就会好好地听我的,不会像缙云一样与自己不亲。
不过,这都是后话……
------题外话------
最近我家小电脑抽风抽的很厉害,敬请见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