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等不及了
整个下午,景皓都一直在通过古镜查看荣氏的记录,熟悉荣氏回归后,他都需要做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为晚上的回归宣告做准备。 所有的附庸家族的祖先,都是曾经某一任家主的亲随。
几百年来,荣氏早就有了一套统御附庸家族的标准模式。
荣氏为了便于管理领地,除了荣氏直接管辖的老城区,几处族内密地,以及外围的远郊区域,在领地的中心地区内,划出了大小不一的十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至少一个猎场。
这些区域都被指派给了各个附庸家族管理,作为他们的繁衍生息之地。
经过各家几百年的建设,这十八个区域几乎都已成为了平山市的城区范围。
在荣氏的家族体系里,各个家族的优秀后人都要编入荣氏的卫队,领守护领地之则,一般战时才会动用。
精英会分派成夜晚巡视领地的巡夜使,随时监督领地内状况,查探异常事件,处理小范围入侵。
偶有幸运的可以被荣氏的直系继承人收为亲随。
收服亲随是家族继承人才有的特权,所以每当一个家族出了亲随,便意味着不出意外,这个家族在未来几十年里,都会在荣氏的护佑下,一直兴盛。
当然,过去,荣氏的族长继承人往往都是很小的时候便在家族的安排下,从特定的家族挑选亲随。不会像景皓这样偶然遇到就决定了。
过去的亲随选拔还都是有一套标准程序的。
由此可见,这次白家兄妹和唐堂是多么幸运了。
研究后景皓发现,荣氏虽然隐退了,但是各家还保留着原有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这次他只需要检验一下各家的忠诚度,给各家的新接任人正式授权,把这些年一直没有收的魂力供奉收上来就好。
其他的,都可以以后再说。
于是,一下午景皓都在一家家的审视他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这些,古镜都有记载。
荣氏下属有四个分管四方的附属家族,分别是坐镇平山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东城的白家,西城的玉家,南城的齐家,以及北城的薛家。
经过多年的分化兼并,这四家是如今领地最大的四家。
其中,白渊兄妹所在的白家是跟随荣氏最久的家族,历史上为荣氏多有牺牲。
如今,他们家大业大,尤其是失去荣氏扶持后,近些年消耗日增,日渐衰落。
不过,他们近两天斥巨资收购了一大批魂力耗尽的魂器,想来应该可以补上这些年的损失,借此复兴家族了。
景皓回想起之前为他们充魂的那一百多件魂器,竟然大部分都是新收购回来的。
能够借机敛财,看来他们家里也是有聪明人的,以后应该不用太费心了。
西城玉家,就是那个死掉的叛徒玉溪所在的家族。
查看了一番,景皓发现,这个家族这些年来很能敛财,家族实力日益壮大,到了玉溪这一代,出了玉溪这么一个小辈的第一人,行事便更加嚣张无忌了。
可以说,他们是白家衰落后的最大受益者,地位隐隐开始逼近了百年来一直稳坐四大家族之首的薛家。
反倒是薛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在荣氏退隐之后,很多事都是由他们主持的。
十八年来,他们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行事非常沉稳。
细中查看,他们家的小辈中也出了四五个不错的苗子,虽然不及玉溪,但也稳稳地霸占了前十名中的半数。
他们在族人培养上,很有一套。
景皓知道,这一家他必须要着重安抚和注意,否则,他们可能会成为自己执掌平山市的最大阻碍。
四家中最奇怪的就是南城的齐家,不显山不露水的仿佛跟着荣氏一同归隐了,竟有了几分不问世事的意味。
他们的小辈中,也有四五个实力不错的,但是他们每逢大比,就只会派出两个最差的,然后两人排名挤进前十就很满意了。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景皓有些想不明白。
这一家也必须要谨慎对待。
剩下的十四家中,有两家已经没有后辈再修习魂术了。
一家是后辈天赋太差,无人可继承家业。另一家则是人口太少,干脆就不再强求后辈修习了。
修习魂术最初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很多小孩子不强求是根本不愿意学的。
他们两家的领地都很小,也就只有一个小猎场,只等他们的长辈过世,领地就该被收回了。
当然,也有可能被别的家族兼并,但这都是要有荣氏的首肯的。
如今表面上荣氏不在,有些家族便不安分了。
正巧,就在景皓用古镜巡查的时候,就发现后辈天赋太差的那家,被临近的洪家盯上了。
这一家姓丁,族长叫丁集,族中算上他也就只有三个能够使用魂器的人了,分别是他的弟弟丁岩和妹妹丁钰。
而他们的孩子们,三家共五个孩子,只有一个最小的女孩勉强能够感受到魂器里的魂力,其他人都是一点魂力都感知不到。
而且即使是最小的这个,也才只有五岁,要想使用魂器,还得等上五六年。
他家是真的后继乏人了。
还好,三兄妹都还是壮年,还能支撑门户,但是临近他们的洪家似乎有些等不及了。
通过古镜,景皓正好看到洪家族长正和自己的几个子侄商讨事情。
“洪磊,交给你那个开发项目做得怎么样了?”身为族长的洪建峰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