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应对危机与持续变革
林氏企业在拓展新领域与跨界合作中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难以捉摸,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降临。
全球经济形势突然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林氏企业的海外业务受到了严重冲击,订单大量减少,库存积压如山。
“我们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客户纷纷取消订单,这可怎么办?”负责海外业务的经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楚清婉面色凝重,迅速召集高层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当前形势严峻,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削减成本,优化产品线,集中资源保住核心业务。”楚清婉果断地说道。
叶宇轩接着补充:“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寻找新的增长点。”
于是,林氏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和业务收缩。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资金压力,但也引发了员工的恐慌和不满。
“为什么要裁掉我们?我们为公司付出了这么多!”被裁员工的抗议声此起彼伏。
楚清婉亲自出面安抚员工:“这是无奈之举,只有公司生存下去,大家才有未来。我们会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供应商纷纷要求提高价格或者缩短付款周期,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供应商们都在逼我们,这让我们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采购部门经理愁眉苦脸地说道。
叶宇轩决定与供应商重新谈判,寻求长期稳定的合作方案。
“我们要和供应商共渡难关,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共同承担风险等方式,稳定供应链。”
然而,谈判过程异常艰难,一些供应商坚决不肯让步。
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却趁机发起了价格战,试图抢占林氏企业的市场份额。
“他们的价格低得离谱,我们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销售经理忧心忡忡。
楚清婉深知不能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我们要突出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不能只靠价格取胜。”
于是,林氏企业加大了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投入,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
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此时企业的资金链已经紧绷到了极限。
“财务状况越来越糟糕,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如果再找不到资金注入,公司可能会面临破产。”财务总监的报告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楚清婉和叶宇轩四处奔走,寻求融资渠道。他们拜访了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但由于市场环境不佳,融资进展十分缓慢。
“已经被好几家银行拒绝了,投资机构也对我们持观望态度。”叶宇轩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企业陷入绝境之时,楚清婉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出让部分股权,换取资金和资源。”
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有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愿意投资林氏企业,但条件十分苛刻。